话题4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提问导入】• 你觉得什么是角色游戏?你在幼儿园见过哪些角色游戏呢?请举例说一说 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1角色游戏的结构2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3探寻一 角色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角色游戏的发展4(一)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 1. 社会性•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模仿角色的言语和行为方式,体验社会关系及其态度倾向,从而了解社会生活、学会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 2. 象征性• 角色游戏中,有“以人代人”的象征,也有“以物代物”的象征• 3. 戏剧性•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既是演员,也是导演,还是观众和制作人,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构思脚本,边构思边行动展开故事情节二)角色游戏的结构• 1. 情境迁移• 【举例】在非吃饭时间做出吃饭的举动• 2. 替代物使用• 【举例】用细细的纸条当面条• 3. 角色扮演• 【举例】将体温计放到娃娃腋下,说“医生给你量个体温”三)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案例分析】阅读教材119页和120页的案例,说说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1. 角色游戏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 角色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教育因素蕴含在角色扮演、游戏材料的使用和情节的发展之中。
• 2. 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模拟社会交往,获得对角色规范的认同感,也是社会角色、 遵守社会角色规范的一种自我教育活动• 3. 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 角色游戏既是幼儿建立积极情感的途径, 也是他们表露或发泄情感的渠道• 4. 角色游戏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许多语言交往的机会游戏前的协商;游戏情节的交流;游戏结束后的分享,都是幼儿练习语言的好时机四、角色游戏的发展• 1. 替代行为的发展• 2. 角色扮演的发展• 机能性角色:对角色原型典型动作的模仿,其角色扮演纯粹由动作或对物的操作来表现且角色分工不够明确, 对角色职责的意义不甚理解• 对应性角色:以角色关系中另一方存在为条件的角色扮演,即角色动作指向另一个角色,两个角色之间产生互补关系• 关联性角色:指在同一个游戏中, 一人承担多重角色, 而且角色动作指向不同的角色• 同一性角色:指在同一个游戏中,多种角色动作指向同一类型的角色• 【配对】说说以下情形分别属于什么角色的扮演• 情形一:同一个人在家扮演的是妈妈,去医院上班是医生, 到商店买东西又成为顾客• 情形二:大班娃娃家中“妈妈”辛辛边喂宝宝边对“姐姐”小倩说:“今天牛奶冲多了,妹妹吃不完,你喝了吧!”接着,招呼小倩喊“爸爸”思齐来吃饭。
吃完饭,小倩要去理发,“妈妈”问道“你理发带钱了吗,我给你五块钱用手比划了一个给钱的动作,然后又追着嘱咐道“你要早点回家呀!”• 情形三:(小班娃娃家)“妈妈”蕾蕾在“厨房”中坚持切菜十几分钟了,老师问她:“你在干什么呀?”蕾蕾说:“我在切菜是谁在切菜呀?”老师问我在切菜• 情形四:(中班娃娃家)菲儿今天当“姐姐”,但她觉得“炒菜”更好玩,就去炒菜了爸爸轩轩问她:“你今天当什么呀?”菲儿回答:“我当姐姐说完,她在灶台边站了一会儿(克服自己“炒菜”的愿望),丢下锅铲,对爸爸说:“我去上学了• 3. 游戏情节的发展• 小班:处于简单重复一个情景动作或重复几个无联系的情景动作的装扮动作水平• 中班:出现了一些简单的情节,他们更多地处于表现几个有内在联系的情景动作的发展水平• 大班:情节发展有内在逻辑性, 且更为自然、生动角色游戏指导的意义1角色游戏各环节的指导2探寻二 角色游戏的指导任务(一)角色游戏指导的意义(二)角色游戏各环节的指导• 1. 角色游戏的准备• (1)扩展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越新颖,内容和情节也就越充实。
• 【提问】举例说明教师如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角色游戏做准备?• (2 )创设角色游戏环境• ①提供多层次的游戏材料• ②以游戏需要为出发点投放游戏材料• (3)帮助幼儿分配角色• 【注意事项】• 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经常忘记自己是什么角色,需要教师给予启发,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 中班幼儿角色意识强烈,往往争当同一角色,教师应引导幼儿用推荐、轮换等办法来确定角色• 大班则应鼓励幼儿自己商量分配角色,并懂得谦让• 2. 角色游戏的观察与现场指导• 【案例分析】阅读教材128页的观察案例一、二,如果你是该教师,你是否会介入游戏中进行指导?如何指导?• (1)语言提示• (2)行为暗示• (3)直接干预• 3. 角色游戏的评价• (1)预防性评价• (2)即时性评价• (3)总结性评价• 【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幼儿游戏的评价?• ①评价幼儿是否能正确反映生活经验• ② 评价幼儿的角色意识• ③ 评价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材料的水平• ④ 评价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 评价幼儿的游戏习惯小班的角色游戏1中班的角色游戏2大班的角色游戏3探寻三 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和指导要点(一)小班的角色游戏• 1. 小班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 (1)游戏前没有明确的主题,角色扮演离不开形象的游戏材料• (2)角色意识不强,游戏行为易受同伴影响• (3)喜欢重复角色的典型动作• (4)喜欢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 2. 小班角色游戏区域的设置• 【注意事项】• (1)游戏的主题以娃娃家为主,提供种类少,同类物品数量多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 (2)小班中、末期,角色游戏的主题可以增加超市、小医院等鼓励幼儿互相“做客”、“招待客人”、给宝宝“过生日”、“买菜”等• 【交流讨论】小班娃娃家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1)场景材料:彩色的地毯、温暖的靠垫、迷你的厨具、家具、电器等• (2)角色身份标志材料:画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娃娃等家庭成员图像的胸牌或头饰• (3)操作材料:灶台、锅碗、刀具,各类逼真的塑料蔬菜和精心缝制的各种点心、纸片、橡皮泥、树叶等• 3. 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 (1)以游戏的发起者和指导者介入幼儿游戏• (2)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开展游戏评价• 游戏结束时,教师不要急于让幼儿收拾整理,而要在敞开式的游戏情境中进行评价• 【自主学习】阅读小班角色游戏活动设计案例,说说游戏案例撰写的基本部分,以及小班游戏活动指导二)中班角色游戏• 1. 中班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 (1)角色游戏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增强• (2)角色游戏主题扩展,角色扮演的能力提高• (3)角色游戏的社会性水平提高• 2. 中班角色游戏区域创设• (1)中班初期一般设置娃娃家、餐馆、超市、医院、理发店,后期可新增银行,在幼儿熟悉娃娃家厨房操作的基础上扩增点心店。
• (2)中班的角色区活动空间不宜过小,不同游戏主题之间的交通路线力求畅通,以促进不同游戏主题之间的联系• 【提问】中班创设的娃娃家、超市、餐馆和医院区域时分别要注意什么?• 3. 中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 (1)丰富幼儿与主题相关的生活经验• (2)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 (3)保证游戏进程的流畅性• 【自主学习】阅读中班角色游戏活动设计案例,结合案例说说中班角色游戏的特点和指导要点三)大班角色游戏• 1. 大班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 (1)游戏主题稳定• (2)角色扮演逼真• (3)表征能力提高• 2. 大班角色游戏区域创设• (1)大班的角色游戏区除了提供与主题相关的基本材料外,还应提供象征性材料,增加角色游戏活动的趣味性• (2)大班的角色游戏区可以设置游戏“百宝箱”,放置一些废旧物品和手工用具,让幼儿根据游戏情节的需要,利用材料进行想象与创造• (3)及时调整角色游戏内容和区域的设置,为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做好物质准备与指导支持• 3. 大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 (1)支持幼儿主动游戏• (2)支持幼儿合作游戏• (3)促进游戏技巧的提高• 【自主学习】阅读大班角色游戏活动设计案例,结合案例说说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和指导要点。
作业布置】• 1、搜集小、中、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案例各3 例,并与同学相互交流,指出各年龄段幼儿角色游戏发展的特点• 2、观察小、中、大班角色游戏组织过程中教师是如何指导游戏活动的,并比较不同年龄段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的差异作业布置】• 3、如何开展幼儿园角色游戏的评价活动?• 4、操作题:请为小、中、大班幼儿设计娃娃家的游戏环境,并说说小、中、大班娃娃家游戏材料投放的差异及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