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吕梁市交城县第二中学校 王文艳【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影响价格的直接与间接因素;价格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供给变动及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量与一系列量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二)能力目标本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抽象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22、通过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了解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只有不断努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学习这些理论,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教学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教学方法】:师生合作讨论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涨时代: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苹什么”、“辣翻天”、“向钱葱”接力不断,如今“蒜你狠”卷土重来,今年一月份,有些城市大蒜卖到了 13元一斤,江湖传言有人囤蒜发财了,据媒体报道,有大蒜经纪人通过收售大蒜赚取差价,4 库蒜就赚了一千多万元。
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农产品身价上涨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课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讲授新课]:3多媒体演示 4 个材料,请同学们分析导致价格差异和变动的因素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时间、气候、地域、生产都会影响价格的变化还有宗教也会影响(比如回民是不吃猪肉的) 我们看到前面这些因素它们实际上是影响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的这也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一 、 供求影响价格1 气候、时间、地域、 影响 影响生产条件、政策,-- → 商品的供给或需求-- →商品的价格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间接因素) (直接因素)结论: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过渡:请结合P11、12,的例子,思考并总结供给、需求又是怎样引起价格变化的呢?⑴需求对价格的影响我们以口罩行业为例,假设商品生产者可以供给 10 万只口罩,但恰巧爆发疫情,比如 2003 年的非典人们对口罩的需求增加到15 万,这就必然会导致商品的供不应求,但我们都想买口罩,这4就引起买者竞争,从而商家把价格抬高,形成卖方市场。
2[副板书] 供不应求→买者竞争→价格上涨→卖者有利→(卖方市场)即:物以稀为贵⑵供给对价格的影响我们以彩电业为例,假设商品生产者可以供给 15 万台彩电,而消费者只需要 10 万台,这就导致商品的供过于求,但是生产厂家想把彩电卖出去,这就引起卖者竞争,我们经常听到促销、大出血、跳楼价就是商家把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3[副板书] 供过于求→卖者竞争→价格下跌→买方有利→(买方市场)即:货多不值钱过渡:以上我们谈到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那么现在市场上自行车供不应求,它的价格会上涨,但会不会超过汽车的价格呢?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二、价值决定价格我们在第一课学了价格的概念,有哪位同学记得什么是价格(P5) (学生回答)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新课 标第 一 网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不同,首先是因为它们的价值量不同这里,我们要分清价值和价值量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和价值量是不同的概念,它们是一个事物质和量的关系,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越大越大,价格越高越高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越小越小,价格越低越低越低过渡:那么价值量即价值的大小又如何衡量呢?2 价值量的决定价值是指耗费的劳动,量是指劳动量的多少。
价值由劳动形成,价值量由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是以劳动时间为尺度,所以衡量价值量的是劳动时间那么也就是说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就越大,价格就越高那么我用了 10 个小时生产了一支铅笔,价值10 元有哪位同学想买呢?(学生回答)为什么不想买呢?(学生回答)哦,有同学说太贵了,我用 10 块钱就可以买到 20 多支,为什么要用10 块钱买一支呢?但是,这支铅笔是用了 10 小时做的,刚才不是说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就越大,价格就越高吗?为什么同学们不肯接受我的 10 块钱一支的铅笔呢?商品的价值量是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呢?我们知道每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有的用 0.1 小时生产一支铅笔,有的用 1 小时,有的用 3 小时,而我用了 10 个小时那到底用谁的标准来衡量这支铅笔的价值量呢?如果说谁耗费的时间多,价值量就越大的话,那我就不需要用先进的技术,不用那么勤奋,可以慢慢来,这样价值量就大了,价格就高了是不是这样呢?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能不能行得通呢?(学生思考,6回答)很显然,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请同学们找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并划出这个概念中的重要词语总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商品的价值量大;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商品价值量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的价值量是正比例的关系结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练习:假设生产同样的一部,少数工厂用旧工艺生产,花费4个小时,绝大多数厂用新工艺生产,花费3个小时,极少数工厂用最新高端技术生产,花费2个小时,假设每小时的劳动形成600元的价值那么的价值量按谁的劳动时间计算?为什么?他们之间的竞争结果是什么?哪个厂家更有竞争的优势?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竞争结果甲厂(旧工艺生产)43 1800元亏本,不利 乙厂(新工艺生产)3 31800 元不赚不亏7丙厂(最新高端技术生产)2 31800 元盈利,有利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商品生产者来说, “时间就是金钱”,他们为了要得到更多得利润,就会努力地缩短自己地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尽可能地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3 、个别劳动时间对生产者的意义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唯一办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和劳动时间一样,它也有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之分,我们看下表:(见书 P13名次点击)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某一部门、某一行业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率根据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平均到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比如:8以前生产一件衣服要一小时,现在生产率提高了,一小时生产两件衣服,也就是一件衣服只要 0.5 小时可见,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时间成正比,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总结:劳动时间包括: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包括: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量包括: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现在我们以生产衣服为例来分析这些量之间的关系:假定生产一件衣服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8小时,工作时间是8小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16元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价值总量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一定8 小时16 元1 件16×1=16 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4 小时8 元2 件8×2=16 元9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8 小时16 元2 件16×2=32 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填写,并让学生根据图表总结出)4、价值量与一系列量之间的关系正比 无关反比 无关 无关 反比无关 正比商品价值总量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两者是正比的关系。
这种情况对于生产者来说,是有利可图的,所以,每个生产者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以求获得更多的额外收入, “效率就是生命” 当这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降低,个别生产者的额外收入也就消失了,生产者又要为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技术的进步过渡:价格不可能总是等于价值,它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时高时低,但是不管它怎样变化,始终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不会无限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10偏离价值接下来,我们学习价值规律三、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 等 价 交换注:价指价值即等价指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货币出现以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合2.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思考: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否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不违背!1、价格不会无限制的上涨,也不会无限制的下跌,价格的上下波动总是围绕着价值这个轴心2、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虽然价格时涨时落。
但从一个长时期来说,商品的价格仍然与价值相符合3、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在动态中实现的即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得到贯彻[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其中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价值是决定因素,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弄清楚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11该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来实现的,但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尤其重点分析了价值量与一系列量之间的关系另外价值规律主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板书设计]: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1)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间接因素)(2)商品的供求影响价格(直接因素)2、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2)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 个别劳动时间对生产者的意义(4)价值量与一系列量之间的关系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作业练习]:基础演练1、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A、改变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实现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C、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D、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的2、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 )A、买方市场 B、卖方市场12C、供不应求 D、供求关系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各种各样的电脑大幅度降价。
其根本原因是( )A、现在电脑的质量得不到保证B、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其价值量减少C、各种各样的电脑供过于求D、降价可以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所谓薄利多销能力提升4、在市场上,人们总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商品生产者要满足人们的这一要求,就要做到( )①重视商品质量 ②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③采用先进技术,缩短个别劳动时间④增加产量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①②5、生产同样一只茶杯,甲耗费 3 小时劳动时间,乙耗费 2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