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斯太尔双级减速驱动桥维修手册解读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MB
约64页
文档ID:113071355
斯太尔双级减速驱动桥维修手册解读_第1页
1/64

LB300双级减速驱动桥一、LB300-4×2双级减速驱动后桥………………………………………P1二、LB300-6×4双级减速驱动双联桥……………………………………P42一、LB300-4×2双级减速驱动后桥重型载货汽车按驱动型式可分4×2、6×4、6×6等几种,无论是哪一种型式都具有驱动后桥驱动后桥是中央一级减速再加轮边行星齿轮减速的常规式驱动桥按照不同的使用条件又分普通型和加强型两种,他们的结构和其他所有零部件都相同,只是桥壳壁厚不同普通型桥壳壁厚为16毫米,加强型桥壳壁厚为20毫米一般加强型桥壳常用在非公路用工程汽车上使用驱动后桥的基本参数见表3-1表3-1 驱动后桥基本性能参数项 目参 数额定载荷 (公斤)最大输入转速(转/分)最大输入扭矩(牛顿·米)速比i=4.38速比i=4.8速比i=5.73速比i=6.72制动鼓直径×宽度(毫米)制动形式制动力矩(牛顿·米)额定制动气压(巴)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摩擦系数制动效率驻车制动形式桥总重(不包括润滑油和轮胎) (公斤)润滑油量(升)主减速器每个轮边减速器 13000 3500 18280 16680 13730 11770 φ420×185 气控气室凸轮式 29810 6.5 0.39 0.89 弹簧储能断气制动 约820 6 2图3-1所示驱动后桥的基本尺寸。

驱动后桥有多种速比可供选择,目前重型载货汽车常选用四种速比i=4.8、5.73和6.72,此外还有i=4.38可以使用一、驱动后桥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3-2所示为驱动后桥中央减速器的结构,图3-3为中央减速器分解图,图3-6所示为驱动后桥轮边减速器的结构,图3-7为轮边减速器分解图如图3-2和3-3,由传动轴传动来的动力通过驱动法兰1传递给主动齿轮轴5,再经过被动齿轮20传递给差速器差速器由十字轴19、四个行星齿轮18和两个半轴齿轮17、23以及两半个差速器壳15、21组成联接螺栓将两半个差速器壳15和21联接成为一体,因此在差速器壳旋转时十字架同时旋转,行星齿轮产生公转,同时带动左、右半轴齿轮17和23旋转,从而由左、右两半轴将动力等扭矩地传递给左、右车轮当汽车拐弯时,转向内侧车轮应比外侧车轮转动圈数少,由于扭矩的平衡关系,行星齿轮不仅公转而且绕十字轴产生自转,从而使两半轴齿轮差速,即转向内侧车轮图3—1  驱动桥的基本尺寸少转多少,则转向外侧的车轮就同步多转多少,如此达到差速作用,保证汽车在转弯时的平稳主动齿轮轴5安装在主动齿轮轴承座4内,由内、外两圆锥滚子轴承3和6支承为了确保轴承的预紧度,在外轴承3的内圈与轴5的轴肩上设置有调整垫片29。

图3—4D)在装配时应选择合适厚度的垫片,使主动齿轮轴与壳在组装后(两圆锥轴承完全压紧后),轴承座4的转动阻力矩应在1.0~2.0牛顿·米范围这点可以用绕在主动齿轮壳上的细绳用弹簧称拉动,在用压力机(或其它设施)将轴承压紧的情况下,其拉动轴壳旋转时弹簧称的拉力应在1~2公斤范围,那么轴承预紧度是合适的(详见装配一节)如果转动阻力矩过大,则应当相应增厚垫片,反之则应相应减薄垫片在差速器行星齿轮的球形背面,都装有标准球形垫圈,在每个半轴齿轮背面都有一个不同标准厚度可以选择的止推垫圈16和22在安装时应选择合适厚度的止推垫片,使行星齿轮与两个半轴齿轮的齿侧间隙都在0.18~0.22毫米范围(详见装配一节)两个圆锥滚子轴承9和24将差速器支承在主减速壳的轴承座和轴承瓦盖上为了保证轴承的预紧度,在轴承座、轴承盖上分别设置有调整开槽螺母10和28在安装时应调整开槽螺母的旋紧量,使差速器总成在主减速器座孔中的转动阻力矩在1.5~4.0牛顿·米范围这点也可以通过拉动绕在差速器壳上的细绳,用弹簧称测得的转动拉力应在1.2~3.2公斤范围如果转动阻力矩过大,应将调整开槽螺母旋松,反之应将其旋紧在解体与组装差速器时应当注意:因差速器轴承瓦盖与轴承座是配对加工的,因此如果在轴承瓦盖与轴承座上没有配对标记,则应在拆卸前打印配对标记,以免在重新装配时搞错,(虽然在轴承瓦盖与轴承座上有安装销钉,也应注意打印配装标记)。

为了保证已磨合的轴承配合间隙,一般来讲在解体行星十字轴时最好也在行星齿轮与十字轴上标写配装标记,使其重新装配时保持原来磨合好的配合中央减速器的主、被动齿轮在加工时也是配对研磨的,因此组装时必须配对装配,更换齿轮时也应成对更换为了保证齿轮的啮合间隙和齿面的合理啮合,在装配时应计算和调整主动齿轮壳与差速器壳的垫片T的厚度,选择合适的垫片安装,如图3—41.凸缘总成2.油封3.主动齿轮外轴承4.主动齿轮轴承座5.主动齿轮轴6.主动齿轮内轴承7.调整垫片X 8.主减速器壳9.差速器右轴承10.差速器右轴承调整花帽11.右半轴12.桥壳13.被动齿轮垫圈14.差速器轴承瓦盖15.差速器右半壳16.右半轴齿轮止推垫片17.右半轴齿轮18.行星齿轮及球形垫圈19.十字轴20.被动齿轮21.差速器左半壳22.左半轴齿轮止推垫片23.左半轴齿轮24.差速器左轴承25.差速锁啮合套26.差速锁啮合套27.左半轴28.差速器左轴承调整花帽29.调整垫圈图3—2驱动桥中央减速器结构图图3—3驱动桥中央减速器分解图图3—4调整垫片D和X的调整调整垫片T的厚度X按下式计算: X=(A±Z)+B一(L±Y)其中 A——主动齿轮的齿顶端至被动齿轮轴线距离的理论值(毫米)B——主动齿轮齿顶端面至主动齿轮壳联接面距离的实测值(在未安装调整垫片时测量)(毫米)L——主减速器壳联接面至被动齿轮轴线距离的理论值(毫米)Z——A值的实际偏差(打印在主动齿轮齿顶端面)(毫米)Y——L值的实际偏差(打印在主减速壳联接端面)(毫米)对于三种总速比i=4.38、4.8、i=5.73、i=6.72的驱动桥其A=102毫米、L=170毫米。

而i=7.49;8.4和9.49的驱动桥其A=106毫米、L=170毫米)例如:观察主动齿轮齿顶端面打印的Z=-0.3毫米,主减速壳联接面打印的Y=-0.07毫米,主动齿轮与壳装好后用深度尺实测B=70.2毫米,则X=(A±Z)+B一(L±Y)=102-0.3+70.2-(170-0.07)=1.97毫米调整垫片标准厚度为0.1、0.15、0.4和1.0毫米几种此时应选择1个1.0毫米、2个0.4毫米和一个0.15毫米的垫片组合在拆检旧的主减速器时,应注意将原调整垫片保存好,以备重新装配时使用    在将主动齿轮轴组件装入主减速器壳之后,应检查被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的啮合齿侧间隙,该间隙应在大锥面齿顶部位测量用千分表测针垂直顶在被动齿轮大锥面齿顶上,来回活动齿轮,观察间隙值,此间隙应在0.3~0.4毫米范围如果不符合标准则应进行调整该间隙值可通过调整轴承花帽10和28移动被动齿轮的轴向位置来实现间隙值过大,应将差速器总成(即被动齿轮)向右移,间隙过小则应将差速器总成向左移动为保证差速器轴承预紧度不变,调整中应注意左、右花帽的松和紧应同步进行,即左花帽旋松多大角度则右花帽必须旋紧多大角度因此在操作中最好在花帽上做好刻线标记。

在齿侧间隙检查调整之后,最后应检查齿面接触痕迹在被动齿面上涂抹红丹油或其它颜料,来回转动齿轮,观察齿面接触痕迹如果齿面接触痕迹不在齿面中间部位,则说明垫片X的厚度仍不合适,应进行再调整一般来讲,如果痕迹靠近齿顶部,则需将垫片T厚度减薄,如果痕迹靠近齿根,则需将垫片T厚度增厚(详见装配一节)被动圆锥齿轮的安装结构因速比不同而不同如图3-2,总速比i=4.8的驱动后桥,被动齿轮与差速器壳直接联接,即S=0总速i=5.73和6.72的驱动桥,被动圆锥齿轮和差速器壳之间还安装有一垫圈13,这两种速比垫圈的厚度S=17毫米不同总速比的主、被动齿轮齿数不同其齿数见图3—5和表3—2 图3—5‘主、被动齿数表3—2不同速比的主.被动齿轮齿数速比i4.384.85.736.727.498.409.49主动Z123211715131211被动Z229292829282930在驱动后桥的左半轴和差速器壳上安装有差速锁装置差速锁啮合套25用固定开槽螺母将其固定在差速器壳上差速锁挂合啮合套26支承在左半轴花键轴上当汽车行驶在泥路面而某一单边车轮打滑空转时,操纵差速锁开关,通过电磁阀使压缩空气通向差速锁工作缸,工作缸活塞推杆将通过拨叉使啮合套26与啮合套25啮合,从而使半轴与差速器壳成为一体,换句话说使左、右半轴成为一体,使汽车能平稳地驶出泥泞路面。

驱动后桥采用轮边行星减速机构,用以提高速比,减小中央主减速器的尺寸,从而加大了底盘的离地间隙,提高了汽车的通用性如图3-6和图3-7,半轴l通过花键与太阳轮25相结合,在太阳轮25四周有五个行星齿轮4,在行星齿轮4外面有内齿齿圈5与之啮合,而内齿圈5又与固定在桥壳轴管上的齿圈轴套7相固联当半轴旋转时,太阳轮25同时旋转,从而带动行星齿轮4旋转然而与行星齿轮4相啮合的齿圈5是固定不动的.,因此迫使行星齿轮4不仅自转,而且绕轴心公转从而通过行星齿轮轴3推动行星架轴头6旋转,进而带动轮毂21,制动鼓13共同旋转轮边减速器的速比只与太阳轮齿轮数Z1和齿圈齿数Z2有关,由于齿圈齿数与太阳轮齿数差别较大,加之其传动速比i=+l,因此减速比较大轮毂轴承的预紧力是由轴头开槽螺母23来保证的,为了确保轴头开槽螺母的稳定,在轴头开槽螺母内轴肩和桥壳轴管端面有一垫圈24组装时应以300~400牛顿·米的扭矩将轴头开槽螺母旋紧,然后用厚薄规测量开槽螺母内轴肩至桥壳轴管端面间隙,选择合适厚度的垫圈重新安装轮毂轴承的预紧力矩为7~9牛顿米,为保证该转动阻力距,首先用300~400牛顿·米将轴头开槽螺母预旋紧,然后再旋松,用木锤轻轻敲打轮毂使其振松,再以7~9牛顿·米扭矩旋紧开槽螺母,用细绳绕轮毂螺栓用弹簧称拉动旋转的弹簧力在4~5公斤较为合适。

驱动桥轮边制动机构采用常规结构,维修时应保证制动摩擦片的圆周直径比制动鼓直径大0.2毫米新制动鼓的直径为420±0.1毫米,制动鼓最大光削直径为422±0.1毫米1.半轴2.轴头端盖3.行星齿轮轴4.行星齿轮5.齿圈6.行星架轴头7.齿圈轴套8.通气孔9.制动蹄10.制动蹄轴销11.桥壳轴管12.制动盘13.制动鼓14.制动蹄支架15.制动凸轮轴16.回位弹簧17.轮毂油封18.油封轴套19.轮鼓内轴承20.轮鼓密封圈21.轮鼓22.轮鼓外轴承23.轴头花帽24.垫圈25.太阳轮26.半轴油封图3—6轮边减速器结构(图注与图3—6相同)图3—7轮边减速器的分解图40二、驱动后桥的拆卸    (一)中央减速机构的拆卸    1.在拆卸中央减速器总成之前首先应将两边轮边减速器端盖拆卸掉然后将没有差速锁一边的半轴抽掉,而将有差速锁一侧的半轴轴出140毫米长度,使该侧半轴与差速器半轴齿轮脱开,而差速锁啮合套又不至于脱落将中央减速器与桥壳联接螺栓拆卸,把中央减速器总成吊出桥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