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基坑排水与地基处理,第一节 基坑排水 作用: 1、提高基础的承载力,保护地基土层不受破坏; 2、减少了开挖和回填工程量,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3、方便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分类: 按排水时期和方式的不同分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一、初期排水 1、概念:指排除围堰建成后,基坑开挖前基坑内的积水、渗水和降水 2、内容:1)积水、2)渗水、3)雨水(忽略) 3、排水量计算: Q=KV/T K积水体积系数; V基坑内积水的体积; T计划排水时间 4、排水设备:离心泵(常用)、潜水泵,容量由Q定,并考虑一定的备用量 5、布置:固定式(基坑水深小于5m)、移动式(浮船、平台)二、经常性排水 1、概念: 1)基坑开挖过程中,渗流、降雨、施工废水等排除;2)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不断降低地下水位,保持场地干燥这两种排水是经常不断进行的 2、内容:渗透水、施工废水、施工期内降雨 3、分类:按排水方式分:明式(沟)排水(又叫集水坑排水)、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又叫暗式排水,井点降水法)一)明式排水 1、概念:指基坑开挖和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在基坑内布置明式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集水井、水泵站等。
2、布置原则: 1)利用有利地形,自流排水; 2)尽量使排水路线最短,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 3)尽量不要干扰施工和过多的转移; 4)应与先期初期排水的排水系统布置统一起来,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3、布置方法 1)开挖过程中,干沟布置在基坑中部; 2)开挖结束后,修主体建筑物,排水系统布置在基坑四周,建筑物轮廓线外侧; 3)基坑坑底不在同一高程,采用层层拦截,分级抽水的方法; 4)如果基坑较深,地下水位较高,则沿等高线分层设排水沟、排水井排水 5)为防止降雨时地面径流进入基坑,增加抽水量,往往在基坑外缘挖排水沟和截水沟,以拦截地面水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排水系统布置1运土方向;2支沟;3干沟;4集水井;5抽水,修建建筑物时基坑排水系统布置 1围堰;2集水井;3排水沟;4建筑物轮廓线; 5水流方向;6河流,4、优缺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开挖方量大、排水效果差 5、注意点: 1)保持排水沟的畅通; 2)如排水任务重,配备备用水泵; 3)结合工程结构设置龙沟排水; 4)集水井的大小一般相当于所用水泵1015min,可放大尽量放大 6、排水量估算 Q=MAX(Q渗+Q降,Q渗+Q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