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tian****1990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89.31KB
约24页
文档ID:73525042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_第1页
1/24

1/25/2019,运动训练学,1,第七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1/25/2019,运动训练学,2,主要结构与知识点分析,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运动员技术能力,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和技术评价,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 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 技术训练的常用方法 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和运动技术的评价,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概念及其训练要求和评价方法,并能再实际训练中运用,1/25/2019,运动训练学,3,第一节 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一、运动技术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一)定义 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 (二)基本特征 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可分割性 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 运动技术现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 一性 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性,1/25/2019,运动训练学,4,,二、运动技术原理 (一)生物学原理 生理学原理 生物力学原理 (二)心理学原理 (三)社会学原理,1/25/2019,运动训练学,5,三、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 (一)动作要素 1、身体姿势:开始、过程中和结束姿势 2、动作轨迹:形状,方向,幅度 3、动作时间:总时间和部分时间 4、动作速度:平均速度、瞬间速度、初速度、末速度、角速度和加 速度 5、动作力量:内力和外力 6、动作速率 7、动作节奏:用力大小、时间间隔、动作幅度大小、动作快慢,1/25/2019,运动训练学,6,,(二)技术结构 1、动作基本结构 由动作基本环节和基本环节之间的顺序构成,也称为技术的微观结构。

2、技术组合 由若干独立的技术动作连接组成的集合1/25/2019,运动训练学,7,第二节 影响运动技术的因素,一、主体因素 人体结构力学特征 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感知觉能力 动作技能的储存数量 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 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 二、客体因素 竞赛规则 技术环境 器材设备与场地,1/25/2019,运动训练学,8,第三节 技术训练常用方法,选择技术训练方法的原则: 1.目的性和针对性 2.多层面的综合性 3.常用方法与特殊方法相结合 一、直观法和语言法 (一)直观法 指在技术训练中,借助运动员的各种感知觉器官,使运动员建立起对练习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帮助运动员正确思维,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种训练方法 运用时应注意: 根据具体条件和可能,广泛利用各种直观手段,提高感官综合分析能力和阶段分析能力 把运用直观法和启发运动员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 对不同的运动员应使用不同的直观法,1/25/2019,运动训练学,9,,(二)语言法 指在技术训练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运动员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 要求: 明确的目的性 通俗易懂、简单扼要 富有启发性 注意讲解的时机,1/25/2019,运动训练学,10,,二、完整法与分解法 运用要求: 对于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先分解后完整、 儿童少年,对于不太复杂的动作,可先完整后分解 运动水平越高,分解比例可大 教练员应根据技术动作的难度、结构、运动员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灵活掌握,1/25/2019,运动训练学,11,三、想象法与表现法 (一)想象法 指在练习前,通过技术要领的想象,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技术的痕迹,然后在练习中激活这些痕迹,使技术动作完成得更为顺利和正确。

(二)表象法(念动法) 指运动员在头脑中对过去完成得正确技术动作的回忆与再现、唤醒临场感觉的方法 四、减难法与加难法 减难法使指在技术训练中,以低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加难法使指在技术训练中,以高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1/25/2019,运动训练学,12,第四节 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一、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技术的关系 二、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三、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四、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 五、处理好合理的内部机制与正确的外部形 态关系,1/25/2019,运动训练学,13,六、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 (一)技术风格的概念 技术风格是指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强调了运动员的主体因素 每个运动员或运动队都可 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和行为特征 运动员(队)技术系统的 独特性的长期训练的结果 运动员(队)技术系统的 独特性需要表现出来,1/25/2019,运动训练学,14,,(二)技术的独特性表现为: 统构成的元素不同,主要表现在各具体技术水平的质和量上。

技术结构不同:技术组合 (三)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 特长技术 运动员的神经类型 种族特征,1/25/2019,运动训练学,15,,七、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 技术学习的一般规律: 运动机能形成模式分析 运动机能学习的一般能力及专项素质 练习前的各种准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定向于学习目标、能力准备、环节安排及心理辅助手段的使用 练习进行的具体措施和教法安排 练习后的教学措施:强化原则的应用、反馈原理的应用、分析与归因问题、技术迁移的规律、技术的保持和巩固 社会及练习中所产生的各种因素对学习的影响,1/25/2019,运动训练学,16,,从一定的角度看,技术训练的过程实质就是运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接受信息,形成动作表现,建立动作程序 发出指令,完成动作 反馈和调整动作 在训练中,教练员要有选择、有重点的向运动员提供有关动作的信息,要注意给予信息一定的时间扩散,1/25/2019,运动训练学,17,,八、改善动作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 不同项目应有侧重点 对于技能类项群,要精雕细凿,使各个环节间的联系更流畅,表现难美项群,提高各技术动作间的组合水平 技能类项群,掌握好固定组合和变异组合,1/25/2019,运动训练学,18,,九、重视运动技术的创新 (一)运动技术的发展有两种形式:渐进式和飞跃式 技术创新属飞跃式,建立新技术会引起整个技术体系的振荡,破坏原有的技术结构, (二)技术创新的意义: 直接提高成绩 引进制胜因素或提高制胜因素单个水平或因素间的组合水平,新技术的出现是制胜因素产生和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效制约现有的技术 更大程度发挥人体潜能,1/25/2019,运动训练学,19,第五节 运动技术的评价,一、运动技术评价的目的任务和基本标准 (一)目的任务 运动技术评价是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予以描述和评价的活动 目的:发现、描述和评价运动员在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并为运动员实现理想或满意的技术状态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 任务:帮助运动员尽快掌握动作,提高技术质量,探寻新技术和论证新技术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准 (二)基本标准 实效性 合理性和经济型,1/25/2019,运动训练学,20,,二、运动技术评价的指标 (一)生物学和社会学指标 (二)质量和数量指标 质量:内部指标:技术动作的合理和经济 外部指标:技术动作的实效 数量:运动员掌握技术的全面性和多样性,1/25/2019,运动训练学,21,三、运动技术评价常用的方法 (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1、定性评价 是对于运动技术的质的特征所进行的评价,主要是用观察法:客观性、系统性和精确性 2、定量评价 是对于运动技术的量的特征所进行的评价,主要依靠各种仪器设备,对运动员的运动技术的各种生物学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和评价1/25/2019,运动训练学,22,,定量评价主要采用“理论模式分析”和“实测”两种具体的方法。

理论模式分析方法就是把运动中的复杂人体,进行一系列简化性假设,建立起技术动作的数学或生物学模型,继而使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技术动作进行分析评价 实测方法就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进行中的技术动作作直接检测,以获取技术评价所必需的人体运动学、动力学、形态学和功能解剖学等方面的参数1/25/2019,运动训练学,23,,(二)运动学评价与动力学评价 运动学评价 动力学评价 (三)多维测试与综合评价 是指运用多种手段,尤其是现代科技手段,从多种角度对运动技术进行测试,1/25/2019,运动训练学,24,本章结束,谢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