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平寿先进事迹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教材[邓平寿同志简介] 邓平寿同志生前系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6月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扎根偏远艰苦农村,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泥脚书记”、“草鞋书记”、“田坎书记”、“农民书记”2007年1月14日下村检查工作时,因积劳成疾突发重症倒在了工作第一线,于2月1日不幸去世,年仅51岁 一、生平主要经历 1955年12月17日(出生日应为农历)出生于四川省梁平县(今重庆市梁平县)原虎城乡上丰村 1962年9月至1968年8月,原上丰村小学和原虎城乡中心小学读书 1968年9月至1971年8月,原虎城镇中学初中毕业(其后曾在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学习现代乡村综合管理,学制3年)邓平寿[图左三] 1971年8月回乡务农;在1977年11月27日的《关于对邓平寿同志选干的调查报告》中,有这样的记录:1975年,邓平寿带领生产队的广大群众大搞科学种田,试验小麦亩产达500斤,群众说:“我们这个面房换了几个人都没搞好,只有邓平寿把它管好了。
1975年8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邓平寿《入党志愿书》中有段朴实的话:我一定要向刘胡兰、杨子荣等英雄学习,学习他们专拣重担挑在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我要求入党,不是为了名誉好听,不是为了给人民当老爷,而是为了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安排,党叫我干啥就干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1976年11月至1978年4月,在县基本路线教育工作团工作,后在工作团任组长 1978年4月至1981年,任原虎城区波漩乡团委书记 1981年至1989年11月,任原波漩乡乡长;在1983年3月24日的《关于邓平寿提任职务的考察报告》中,有这样的记录:该人在管计划生育工作时,多数时间就在各大队与计划生育干事一起工作,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住,计划生育抓得好……作风正派,不谋私利,不搞歪门邪道 1989年11月至1992年10月,任原虎城区楚家乡党委书记兼乡长 1992年10月至1998年12月,任虎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1998年12月至2007年2月,任虎城镇党委书记 2007年2月1日凌晨,身患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邓平寿经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当时他还差3天满51岁;噩耗传出,上万名村民自发赶来,捧着他的相片,伫立在雨中为邓平寿送行。
2007年6月17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春蚕到死丝不尽——记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原党委书记邓平寿》,随后,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邓平寿的热潮;重庆市授予邓平寿“重庆直辖十年建设功臣”荣誉称号 2007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要求广泛开展向邓平寿同志学习的活动 2009年,邓平寿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二、主要感人事迹 1、百姓心中的“田坎书记” 重庆梁平县虎城镇原党委书记邓平寿被群众亲切称为“田坎书记”, 他的办公室永远都向群众敞开,他下乡从不坐车,他让虎城镇从一个山区穷镇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镇,最后病逝在工作岗位上出殡那天,成千上万的群众,佩戴白花自发前来为他送行 邓平寿喜欢下乡,除了开会和赶场日,他都在村里面,下乡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记一路他没有架子,群众给他编了一个“四子歌谣”:不坐车子,不戴(草)帽子,不摇扇子,手上有块汗帕子 每逢赶场日,一清早开始,一拨一拨的农民往他屋里跑,靠墙边能挤下10个人的长沙发,一整天都是满满当当的 夜晚他总在做两件事:一是打,17个村的村主任挨个打一遍,询问各村的情况,交流他白天看到的问题。
第二件事就是读书,特别是农业技术书籍邓平寿的节省出了名他在县里开会,总是当天赶回1999年,他带领镇干部职工10多人到宜昌、武汉考察,节省开支5000多元而且家境并不富裕,然而,镇里那块永不消失的“光荣榜”上,邓平寿的捐款数额总是排在第一2、碧血丹心——铸就忠诚 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最高贵的品质就是“忠诚”,“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邓平寿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用生命铸就了大写的“忠诚”二字病逝后有上万名老百姓自发护送他的灵车回家,靠的正是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一位镇党委书记,病逝后仍被人民深深怀念,那么多普通的村民直到今天提起他的名字时还泪流满面,一些和他相识不久的外来投资者至今仍觉得他的离去就像“失去的自己的亲人”……“泥脚书记”邓平寿满腔热忱、一心为民的一生告诉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都会受到人民的爱戴,这样的好干部永远是伟大时代的骄傲 3、累倒在岗位上的“建设功臣”“田坎书记”邓平寿,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他的事迹经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重庆市授予邓平寿“重庆直辖十年建设功臣”荣誉称号时,前重庆市委书记汪洋说,全市党员干部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有一大批像邓平寿这样的干部辛勤工作、无私奉献,我们就一定能够闯出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4、“耍好龙、养好虫”虎城镇在重庆市梁平县是一个偏远的农业大镇,邓平寿围绕柚子和蚕桑两大传统农业项目,响亮地提出了“耍好一条龙,壮大一根虫”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虎蜜柚和栽桑养蚕前些年,由于市场行情的影响,蚕茧价格逐年下滑,有些百姓的信心开始动摇,有的甚至挖桑树邓平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带着镇里的干部天天下村组,给群众做工作并邀请西南农业大学教授、蚕桑专家到虎城讲解技术、传授科学养殖方法,还在自己家里带头载桑养蚕,为群众做示范养蚕的季节和桑树冬管嫁时节,他的挎包里总是带着蚕药、桑剪,随时随地为人民服务为了大力发展柚子产业,镇党委政府邀请华中国农业大学和县科委、农业局的科技人员对全镇的果农进行规范化的技术培训邓平寿组织镇干部下村组蹲点服务,他向礼仁村的种植柚树的能手学果树嫁接技术,并带头在家里种植果树,进行虎蜜柚的嫁接改良,很多群众都到他家参观学习虎城镇大力加强优质虎城尖柚的优选,进行分级鉴定和管理,注册了“猫儿寨”商标,优选培植出来的虎蜜柚荣获了国家金奖;组建柚子专业合作社利用自办网站开展网上宣传与招商,产品远销重庆、成都、香港、澳门等地虎蜜柚也成为虎城农民群众增收项目之一5、为了雨天不湿鞋1997年以前,虎城仅有一条出境的泥结碎石路,老街只有三四米宽,全是石板路,破烂陈旧。
改造老街已成为老百姓强烈的愿望可是,要改造老街就意味着原来的门市面积将会减少为此,他反复组织居民座谈,带领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问原因,找问题,解疙瘩在整个改造过程中,无一人上访改造后的街道达16米宽,街道平坦干净,店铺生意兴隆2002年,虎城第一条村组级水泥路——上丰村二组公路修建成功通过典型引路、扎实工作,全镇迅速掀起大办交通的热潮,一条条村组公路相继修建和硬化邓平寿同志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奋战在村组公路修建、硬化第一线,在千丘村,由于过度疲劳,晕倒在工地上2003年,陈家村决定修建一条村组公路,要经过村民刘某住宅后山,刘某认为修路会破坏他家的风水,死活不准施工,镇村干部想尽办法,都无功而返当时邓平寿在重庆做了肺肿瘤切除手术回来,正边打吊针边工作,知道这件事后,他马上拔掉针头,叫上几位镇干部就往刘某家赶,刘某看到邓平寿捂着胸口,脸色苍白,只冒虚汗,终于被感动了,答应施工邓平寿同志就是这样,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通过6年的努力,硬化村组级公路48条,全镇基本实现县道连村道、村道连组道的水泥路交通网…… 6、敬老爱老的“大孝子”人民群众为邓平寿“送行” 2005年6月11日,是千丘村龚仕珍老奶奶90岁生日当天晚上,邓平寿来到老人家的身前,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
那股亲热劲,简直就像一个孩子回到母亲身边龚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邓平寿经常这样说,也这样做,他爱老、敬老的故事,在虎城传为佳话邓平寿亲自兼任了镇老龄委主任职务,多年来镇里先后成立了老龄委、老年人体育协会分会、老年大学、老年人文体活动室、“五保”老人家园,各项老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三、生前主要荣誉邓平寿被群众誉为“农民书记”、“泥脚书记”、“田坎书记”、“桑蚕书记” 、“教育书记”、“草鞋书记”、“挎包书记” 邓平寿曾两次成为《当代党员》杂志的“封面人物”,一次是在生前,一次是在生后 重庆市授予邓平寿“促农”活动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重庆直辖十年建设功臣”等多种荣誉称号四、“情”中见精神 1、邓平寿对家人至孝至爱的浓厚亲情他对母亲:“晚饭后,母亲安坐起来,儿子打来洗脚水,先用手试试水温,才慢慢将母亲的鞋脱去,小心把脚放进去一边慢慢揉搓,一边和颜悦色地拉着家常,最近脚还疼不疼?咳嗽好些了吗?50岁的汉子蹲坐在母亲膝下,一脸认真,仿佛一场仪式夏天天气热,儿子拿湿毛巾帮母亲擦擦背;冬天冷得快,儿子把母亲的脚放在自己怀里暖热了才离开。
他对妻子:每天晚上接到丈夫的,已成为唐有清的习惯不管是出差还是在镇上,即使忙到深夜,邓平寿都会给家里打个:“老唐啊,空了没?”“老唐啊,今天忙啥了?”他对女儿:小女儿从小喜欢吃肉皮子,邓平寿就把肥肉咬下来,剩下皮子夹到女儿嘴里:“来,邓小狗儿,吃块皮皮……”这些细节,生动地体现了邓平寿这个至孝至爱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的真实形象2、邓平寿对百姓至真至纯的鱼水深情 为了帮助群众致富,邓平寿“用脚踏平了办公室与田间地头之间那道坎”,下村时,看到哪个农民挑一挑担子,他会接过来帮他挑一肩;看到哪个农民在给果树修剪枝条,他会摸出剪刀来帮他一阵修公路那几年,他每年捐款不少于5000元他过世后,小女儿找出的由各村开给父亲的修路捐款收据就有近8000元而大家都知道,邓平寿家并不宽裕,他一个月的工资1000多元,要赡养88岁的老母亲,弱智的哥哥,多病的妻子……但是,他以崇高的道德品质实践着一句名言: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3、邓平寿对事业至忠至诚的炽热感情…… 4、邓平寿对工作至勤至勉的无限激情…… 五、他的肺腑之言 1、“我要求入党,不是为了名誉好听,不是为了给人民当老爷,而是为了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党叫我干啥就干啥。
2、“农民的问题在地里,我坐在小车里,农民不会来找我说话办事” 3、“管你金生银生,把老百姓的路修好了才是你的人生!”“泥脚书记”邓平寿的工作笔记本 4、“是的,基层做事难,但关键还在于我们怎么对待我认为,只要真心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群众就会理解你、支持你 5、“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要对得起这张皮皮 6、“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办公益事业出点钱,我们也不得穷 7、“拿着共产党的钱,起码要对得起那份工资8、“一个老鸦一个滩,一个鱼儿一个沱六、人物主要评价2007年7月10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接见邓平寿先进事迹报告团指出:邓平寿先进事迹的震撼力,来自于他对党的事业至忠至诚的炽热感情,来自于他与老百姓至真至纯的鱼水深情,来自于他对老人妻子孩子至孝至爱的浓厚亲情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集中体现了党的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公仆本色,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忠孝仁爱的传统美德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