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王衍安,主要内容,基本知识 α-淀粉酶、赤霉素 实验目的 验证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形成的生理作用, 掌握对该酶活性定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基本技能 1、理解赤霉素对α-淀粉酶的诱导的原理 2、赤霉素的生物学测定方法 3、标准曲线的绘制并分析结果,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贮藏物质,需要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进行这些酶有的已经存在于干燥种子中,有的需要在种子吸水后重新合成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的分解主要是在淀粉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淀粉酶在植物中存在多种形式: α-淀粉酶 β-淀粉酶 β-淀粉酶已经存在于干燥种子中,而 α-淀粉酶不存在干燥种子中,需要在种子吸水后重新合成实验原理:,淀粉性种子在萌动过程,,,,,胚,,释放,GA,α-淀粉酶基因表达,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糖,,,,糊粉层细胞,,,胚乳,在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GAS刺激许多酶的产生,最显著的是α-淀粉酶,诱导α-淀粉酶的形成,,,,胚芽鞘,,盾片,,,GA,,,,,,根,,水解时,,,果皮和种皮,,糊粉层,,胚乳,,,,,大麦种子萌发时赤霉素诱导水解酶生成和作用示意图,,赤霉素诱导糊粉层细胞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实验原理:,外加的赤霉素可以代替胚的释放作用,从而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
这个反应是极其专一的,被用来作为赤霉素的生物鉴定法 去胚的吸胀大麦种子外加赤霉素,诱导α-淀粉酶形成,催化淀粉水解为糖实验原理,测定依据:碘试法 碘( I2 –KI)遇淀粉或糊精会出现不同的颜色,通过碘试法比色测定淀粉在酶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消耗量,可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α-淀粉酶的力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颜色,实验内容,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淀粉类种子,通过碘试法定量测定α-淀粉酶的活力 实验材料: 大麦种子 实验设计: 无胚、有胚、无胚+GA处理 GA3=2×10–8mol/L,实验步骤,(一)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不同浓度的淀粉(0、10、20、30、40、50μg/ml)各2.0ml,分别加入I2-KI溶液2.0ml,蒸馏水5.0ml,充分摇匀,于波长580nm下测定吸光度值,以淀粉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制作标准曲线 C(μg/ml)=151.97D580+0.058 R2=0.9995,(二)操作步骤,1. 选种与处理: 选取大小一致、健康的大麦种子80粒,用刀片将每粒种子横切成两半,无胚的半粒和有胚的半粒有胚,无胚,有胚,有胚,无胚,2. 取12只离心试管,编号 按照下表加入各种溶液和材料,(二)材料的处理与测定,1. 选种与处理 选取大小一致、健康的大麦种子60粒,用刀片将每粒种子横切成两半,使成无胚的半粒和有胚的半粒,分别置于新配制的1%次氯酸钠溶液中,消毒15min,取出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备用。
2.淀粉酶的诱导 取具塞试管12只,按表1加入各种溶液和材料,于30℃下振荡培养24h3. 淀粉酶活性分析:,0.1%淀粉磷酸液放置在冰箱中,使用后放回原处,实验步骤,选种、切种,淀粉酶的诱导(30℃下培养24h),酶提液0.1ml,30℃保温10min,I2-KI溶液2.0mL 蒸馏水5.0mL,,,,淀粉液1.9ml,,,,计算,,比色(580nm),,波长580nm下测定吸光度 空白?,赤霉素对α-淀粉酶的诱导形成数据记载表,4.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淀粉的含量,C(μg/ml)=151.97D580+0.058 R2=0.9995,结果计算,,1. 处理O为淀粉的原始量(X) 2. 处理P、G分别为反应后淀粉的剩余量(Y) 3. 淀粉水解量,实验步骤:,1.先使用其他班级已经进行淀粉酶诱导溶液,测定α-淀粉酶活性; 2.切种子处理 3.处理标号必需准确,严格按照处理顺序排放,思考题:,1. 本实验为何要将大麦种子分成有胚和无胚的半粒? 2. 为何 处理O和处理P中都没有加入赤霉素溶液,但反应完后两者溶液的吸光值却不同 ? 3. 影响本实验效果的可能因素有哪些?试分析说明其可能的影响是怎样的?如何改进?,GA对大麦糊粉层产生α-淀粉酶的影响,无胚种子,下一个实验:,值日生打扫卫生,植物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测定 (实验39,B-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