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燃机原理第三章.4h讲解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11.50KB
约43页
文档ID:116903617
内燃机原理第三章.4h讲解_第1页
1/43

第三章 内燃机的工作指标与性能分析 3-1 内燃机的工作指标￿ 内燃机的工作指标是指内燃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描述 和表征内燃机性能和工作状态的一组参数￿ 一、标定性能的主要指标￿ 标定工况,是指内燃机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其动力性能和 经济性能达到设计指标时所处的运行状态 标定性能指标是指在标定工况下表征内燃机工作性能的主 要指标,比如: 标定功率――标定工况下内燃机发出的功率￿ 标定转速――标定工况下内燃机相应的曲轴转速 标定油耗率――标定工况下内燃机发出单位功率所消耗的 油量 比质量――单位标定功率下内燃机所具有的质量 比容积――单位标定功率下内燃机所具有的容积 比质量和比容积是用以评价、比较内燃机轻重、紧凑、设 计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大修期――指从新机开始使用至第一次进行大修或二次大 修之间内燃机累计运行的时间是表征内燃机可靠性与寿命的 重要指标￿ 二、驱动扭矩和驱动功率￿ 用测功器可测出某一工况下内燃机输出的扭矩或驱动扭矩 Me(见图3-1) Me = Pb￿ 图 3-1 测功器示意图 用转速仪可测出同一工况下内燃机的转速,则内燃机输出 的有效功率或驱动功率为 ￿ Ne =2πnMe/103 / 60 (3-1) 三、循环指示功率￿ ￿ 图3-2所示的是内燃机的p-V曲线图。

每缸每循环的指示功 Wi可沿封闭曲线进行积分获得,即 ￿￿ (3-2) 也就是图中封闭曲线围成的面积 对于二冲程机(图3-2(a)),单缸循环指示功Wi就是阴影面积, 对于四冲程机,单缸循环指示功Wi就是: 图3-2(b) 阴影面积A+C,即为压缩膨胀冲程传递给活塞的 功 图3-2(c) 阴影面积(A+C)-(B+C),即为四个冲程传递给活 塞的功 B+C为泵气损失对非增压机,B+C为负功,对增压机,B +C为正功 图 3-2 p-V￿曲线图示例￿ (a)二冲程发动机; (b)四冲程发动机; c)部分负荷下四冲程汽油机 进气和排气行程(泵气回路) ￿ 单缸指示功率为: (3-3) 式中,Z——动作系数(也称为活塞行程数),对于四冲程 机,Z=4;对于二冲程机,Z=2; 对于二冲程双动机,Z=1￿￿ 这个功率称为指示功率,即缸内工质作用于活塞的功率, 与驱动功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含了克服内燃机摩擦和带动 辅助机械所消耗的功率以及泵气功率￿ 四、道路功率￿ 指车用内燃机为克服汽车轮胎滚动摩擦阻力和车辆气动阻 力所消耗的功率道路功率的近似计算式为: (3-4) 式中,fR——滚动阻力系数,凭经验确定(0.012< fR < 0.015)3;mA——车辆质量;g——重力加速度; 环境空气密 度;fD——气动阻力系数,凭经验确定(对于汽车,0.3< fD ≤0.5)3￿ ; fA—车辆最大横截面积;vA——车辆速度。

五、平均指示压力￿ MPa ,即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作的指示 功,代入式(3-3),可得 MPa (3-6) 六、油耗率gi与效率 gi--表示内燃机每小时每单位指示功率所消耗的燃料量 ￿ g/kW•h (3-7) -每循环内燃机所作的功与每循环供给的燃料燃烧所释 放能量之比 (3-8) 七、空燃比和燃空比 空燃比 A/F= (3-9) 燃空比 F/A= (3-10) mL -每循环进入气缸的空气质量, mf -每循环喷入气缸的燃料量 对于汽油机, A/F=12~18, F/A= 0.056~0.083, 对于柴油机, A/F=18~70, F/A= 0.014~0.056 八、容积效率(充气效率) η V η V定义为每循环空气进入进气系统的容积流量mL除以被 活塞置换容积的速率 或者表示为 (3-11) 九、比排放量￿ 比排放量定义为单位时间、单位输出功率内燃机排出污染物的 质量流量,单位为mg/(kW·h) 十、增压压力PK与增压比πk ￿ PK :在环境状态下,空气经压气机压缩后压气机的出口压力或 进入气缸前的压力。

πk:在环境状态下,空气经压气机压缩后的出口压力比上环 境压力 十一、机械效率 :内燃机输出的有效功率比上指示功率 (3-13) 3-2 内燃机的指示参数 内燃机的指示参数是用以表征燃料燃烧释放出来的热能转变 为机械能完善程度的一组参数,只考虑了气缸内因燃烧不完全 和传热等方面所引起的热量损失,而没有考虑各运动副间所存 在的摩擦损失、泵气损失和辅助机械损失等 内燃机的指示参数主要包括内燃机的平均指示压力pi、指示 功率Ni、指示效率ηi以及指示油耗率gi,下面主要讨论这几个参 数￿ 一、平均指示压力pi和指示功率Ni￿ 1. 平均指示压力pi 以一个假想的数值不变的气体压力作用在活塞上,在一个 膨胀行程内所获得的功与一个工作循环的指示功Wi相等,这个 假想的压力就称为平均指示压力pi如图3-3所示 图3-3 求平均指示压力pi的示意图 每循环每缸所作指示功为: kJ m3 于是: MPa (3-14) 由式(3-14)可以看出,平均指示压力就是内燃机在一个工作 循环中每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即活塞排量),活塞所获得的指示 功,即 。

这样,平均指示压力pi就与气缸的容积大小无关了 pi愈高,表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作的指示功愈多,气缸工 作容积的利用率也愈高同时,平均指示压力pi也是衡量内燃 机实际作功能力大小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能参数,也基本上表征 了 内燃机的强化程度和工作循环各阶段进行的完善程度 在各种类型内燃机中,标定工况下的pi值一般为:￿￿ 非增压汽油机 pi=0.4~1.2MPa 增压汽油机 pi=0.9~1.5 MPa 非增压四冲程柴油机 pi=0.75~1.2 MPa 增压四冲程柴油机 pi=1.2~3.0 MPa 非增压二冲程柴油机 pi=0.5~0.9 Mpa 增压二冲程柴油机 pi=1.0~2.2 MPa 煤气机 pi =0.6~1.4 MPa ￿ 2. 指示功率Ni￿ 每单位时间内作用于活塞上的指示功称为内燃机的指示功 率Ni,即 kW (3-15) 式中:z为动作系数,四冲程机,z=4;二冲程机,z=2;二冲 程双动机,z=1 双动机活塞上方的气缸工作容积为Vs￿ ,下方容积应减去活 塞杆所占的容积,后者约为11~12%Vs,以11%Vs计算,则二 冲程双动机每个气缸的平均工作容积为, 式(3-15)可写为 kW (3-16) 为了分析pi、Ni与工作循环中各参数间的相互联系,分析影 响因素,下面建立数学表达式。

计算整台内燃机每小时的耗油量可以用以下两式计算: kg/h (3-17) kg/h (3-18) g/kW.h 整机每小时空气耗量 kg/h ρs:进气管状态下空气密度,kg/m3, kg空气/kg燃料; kg空气/kg燃油 (L'o,kmol空气/kg燃料) 由(3-17)、(3-18)得: (3-19) 将gi,Ni,mL及L'代入上式,整理后得: (3-20) 将上式代入(3-15),化简得: kW (3-21) 二. 影响pi与Ni的因素￿ 1.影响内燃机平均指示压力pi的因素: (1)增压度pk 当α一定时,pk↑ ps↑ ρs↑ pi↑,可见p增 pi非 对特定的发动机,因受热负荷与机械负荷的限制,用提高pk来提高 pi也有一个限度 (2)过量空气系数α , 当每循环供油量不变时,pk↑ α↑ AF↑ 在α≤2以前,随着α的增大,混合气中的氧气成分增加,可促进燃 烧的改善,pi值也随着α值的提高而有所提高。

当2.6≥α>2时,随着α的提高,混合气逐渐变得比较稀薄,pi的 增加就变得很缓慢 到α>2.6后,α↑ 燃烧速度 ↓ 后燃↑ ηi↓ pi↓ (3)换气质量ηv 内燃机的换气质量愈好→ ηv ↑→残余废气愈少,气缸中新鲜充量填 充愈充足, →燃烧速度 ↑ →热利用系数ζz↑ → ηi↑ → pi↑ (4)油气混合的完善程度 柴油机燃油空气混合的完善程度愈高,完全燃烧所需的α ↓ → pi ↑ 但α值也不能太小,太小使气缸热负荷↑ ,ge ↑ (5) 燃烧完善的程度ηi 燃烧完善→ → ↑放热持续期↓ →等容度↑ →热利用系数ζz↑ →ηi ↑ → pi↑ 2. 影响Ni的因素 由(3-15)式知,凡提高pi的途径,均有利于提高Ni;另 外,Vs↑,i↑ Ni↑,减少z → Ni↑ ￿ 三、指示效率ηi及指示油耗率gi 1.指示效率 ηi 每循环所做指示功的热量比上循环供油量的热量,即 (3-11) 2. 指示油耗率gi 内燃机每小时发出1kW指示功率时所消耗的燃油量,即: g/kW.h (3-12) 或 g/kW.h (3-12`) 将(3-11)代入上式并整理得 g/kW.h (3-13) 由(3-12`)可以清楚看出gi与ηi反比,ηi越高,gi越少,反之亦 然。

1.影响ηi和gi的因素 改写(3-11)式得, 上式右端给出了ηi与循环参数的关系由上式知, ① 当功一定(piVs一定)循环供油量 mfcyc ↓ → ηi ↑,这 说明作同样的功,耗了更少的燃料,热量利用高→ ηi ↑ ②当 mfcyc 一定,piVs↑ → ηi ↑,这说明消耗相同的燃料 ,做功多了,热量利用高 →ηi ↑ 热量利用的好坏主要与燃料热能释放的好坏、热量转换成 指示功的有效程度及热损失相关 a. 燃料热能释放的好坏￿ 它与混合气形成的好坏相关,一般空气足够,油气混合均匀 ,燃料中的热能就能较好的释放出来→ ηi ↑ 混合气形成的好坏与燃油系统、燃烧室形状、空气涡流运动 及足够空气相关 b. 热能转换的有效程度 在内燃机燃烧过程中,燃油热能的释放是按一定规律 进行 的,如果放热持续期短、等容度高(在上止点附近放热多),那 么有效利用率就高,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有效程度就大,反之亦 然 c. 热量损失的大小 热量释放与转换的损失已包含在a、b中,这里主要是考虑冷 却介质的传热损失,但在实际发动机中,Tw =75~85° C较好,太 低Qw↑ → ηi ↓,太高→ ηi ↓燃烧变坏→ Tr ↑ → ηi ↓。

关于影响gi的因素,由ηi知,它们互为倒数,影响ηi的因 素就是影响gi的因素,只是增加ηi ,gi则应减少 3-3 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及机械效率 一、机械损失功率Nm 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经曲轴输出的有效功率Ne总小于活塞 所获得的指示功率Ni,其差值为机械损失功率Nm,即 Ni-Ne=Nm 而有效功率比上指示功率即定义为机械效率,即 (3-14) 现代内燃机的机械效率一般在下列数值范围之内(见P45):￿ 非增压四冲程柴油机 ￿ ηm =0.75~0.80￿ 增压四冲程柴油机 ￿ ηm =0.80~0.92￿ 非增压二冲程柴油机 ￿ ηm =0.70~0.80￿ 增压二冲程柴油机 ￿ ηm =0.75~0.90￿ 四冲程汽油机 ￿ ηm =0.70~0.85￿ 煤气机 ￿ ηm =0.75~0.80￿ 由上可知,增压比非增压的ηm高,因为增压泵气功为正 机械损失功率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Nm=N。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