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采薇诵读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

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6KB
约6页
文档ID:89284246
采薇诵读教案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1页
1/6

溯源诗经 薇草芬芳 ——《小雅·采薇》诵读课教案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殷婷授课教师殷婷课题名称溯源诗经 薇草芬芳 ——《小雅·采薇》诵读课授课教材高教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授课 班级及人数13级营销精英班 25人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授课时间2014-5课型活动课课时45分钟教学内容《采薇》诵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采用多样化的诵读形式,读准全诗音律,进入诗歌意境,准确读出全诗重章叠句结构及一唱三叹的情感2、能力目标:通过不同层级的诵读帮助学生在“听读—初读—品读—美读—探读”中循序渐进的掌握诵读要领3、情感目标:领悟诗中主人公对家园故土的向往之情教学重点采用多种方式诵读,读出全诗音律美,读准全诗重章叠句结构及一唱三叹的情感教学难点调动视觉、嗅觉、听觉、触觉、感觉等多种感官帮助学生有效“入境”,把握诗歌情感内核关键点诵读技巧的层进训练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方法诵读引导法、问题探究法、创设情境法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教学方法与手段听读导入把握基调(4分钟)播放音频资料《小雅·采薇》,让学生在听读中感受配以音乐的诗歌,展开想象: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边关渐远,乡情渐近。

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的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学生通过聆听,能初步把握诗歌情感基调,在听读中渐入佳境初读体验感受音韵(8分钟)结合班级分成的四个部门 ,要求学生部门内部采用自主学习法自读,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节奏重音语调停连行政部业务部后勤部人力资源部通过学生探究,我们共同得出:节奏:二二节奏重音:同字重音延读,变字重音强读,韵脚重音高读语调:沉郁、悠长、苍凉停连:各小节之间适当停顿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探究法,通过诵读感知诗歌,对诗歌的理解逐渐加深品读领悟 体验升华(15分钟)设置提问,回顾微课,并指导学生分部门填空:1、从“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再到“薇亦刚止”,这是 的推移,表达 2、从“四牡业业”到“四牡骙骙”再到“四牡翼翼”,这是 的描写,表达 3、从“岁亦莫止”到“心亦忧止”再到“岁亦阳止”这是 的变化,表达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并明确:1、从“薇亦作止”到“薇亦柔止”再到“薇亦刚止”,这是 时间 的推移,表达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

2、从“四牡业业”到“四牡骙骙”,再到“四牡翼翼”,这是 场景 的描写,表达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3、从“岁亦莫止”到“心亦忧止”再到“岁亦阳止”,这是 情感 的变化,表达戍边归家的复杂情愫填空完成后进行诵读,请一位同学读前三节,另一位同学读第四、五节,全班同学集体诵读第六节教师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重章叠唱、反复咏叹是《诗经》中的常用手法,目的是强化诗歌感情,突出主题,泻染气氛,便于记忆与传唱,因此在诵读中,我们要读出章节的逐层渐进和情感的不断深化采用“诵读引导法”和“问题探究法”,通过互动诵读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重章叠唱,反复咏叹情感层次,突破教学难点运用微课帮助学生理解有关重章叠唱的概念美读创造 勾连内化(15分钟)将突现诗歌主题的音乐配合全班的集体诵读,并在诵读前设计4个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有效“入境”场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觉时光流逝季节更迭之时硝烟弥漫烽火连天之时阳春三月离家赴命之时雪花纷落壮士归家之时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再次诵读,并结合量化考核细则对诵读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自评、互评、师评及教师总评量化评分表见附表一采用“创设情境法”,帮助学生有效进入诗歌意境,并在美读的同时,注重小组分工合作与共同协作,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达到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

探读迁移 能力提升(3分钟)为了使学生的诵读能力进一步提升,并能将诵读要领运用到其他诗词作品的诵读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题目:1、运用本课学得的诵读技巧,结合微课中的视频学习资料,诵读名篇《蒹葭》,并将诵读作品上传到群共享2、在《采薇》中我们看到一个苦戍边关、心系故土的边塞卫兵形象:大丈夫有仗剑远行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又有低头思乡胸怀亲人的回归意识这位戍边战士心中的矛盾,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人类共有的,也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矛盾心理,在生活中当你遇到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矛盾时,你会如何去做请登陆班级群交流讨论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测评,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板书设计教学后记(一)亮点1、本课我设计不同形式的有声诵读使学生乐于诵读,并反复诵读;不同层级的诵读要领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方法,学生的有效诵读时间达到25分钟以上2、在品读环节融入微课,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唱的艺术特色;在美读环节设计4个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感觉等多种感官,帮助学生有效“入境”,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超过87%的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情感内核二)探索方向1、如何利用多种诵读形式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并乐于诵读,是我今后诵读教学的重点。

2、诵读比朗读更强调个人情感体验,因此,如何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他们跨越时代、人生阅历等障碍,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是我今后诵读教学的关键部门评价主体个人诵读情况(65分)小组合作情况(15分)教师(20分)合计字音5分节奏5分停连5分重音5分语调5分层次20分入境20分分工协作组织有序积极参与行政部 业务部后勤部人力资源部等级评定:A.90-100为五星级,B.80-89为四星级,C.70-79为三星级,D.60-69二星级,E. 60分以下为一星级附表一、量化考核评分细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