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习题新人教版_105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33920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习题新人教版_105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习题新人教版_105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习题新人教版_105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习题新人教版_1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老王习题新人教版_10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习题10老王01积累运用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1)他过去住在一个荒僻(hung p)的小山村。(2)中国政府早就于1993年严格取缔(q d)了贩卖老虎身体器官的贸易活动。(3)这座建筑虽然塌败(t bi)不堪,但人们依稀可见其鼎盛时期的影子。(4)他惶惶不安,为自己对朋友的误会而深感愧怍(ku zu)。(5)根据刑法规定,情节严重的侮辱(w r)行为会构成本罪。(6)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zh bn)地转过身子。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A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B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2、”?C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D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解析:B项引用的是一句完整的话,问号应该在后引号之内。)3将下列句子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A)爱心是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爱心是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沙漠中的一泓清泉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冬日里的一片阳光AB C D4文学常识填空。本文作者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文中提到的“默存”是

3、其丈夫钱锺书的字。5文末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不好,可作者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又为什么感到“愧怍”?示例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患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但因为“我”感觉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6在街头巷尾,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乞讨者:手足完好,但神情木然,双手向前,不知羞耻“给一点,给一点”。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应施以援手,奉献爱心吗?请谈谈你的看法。(80字左右)示例一我们依然应该怀有一颗爱心,他们也应当是个“不幸者”,只不过他们

4、的不幸不在物质,而在于失掉了做人的尊严和骨气,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不幸,这种不幸更令人同情,更需要帮助。示例二我们不应该施以援手。这种手足健全,完全可以自食其力的人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我们的奉献、援助只会促使他们更加没有骨气。02课内精读阅读“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回答问题。7“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王病情的严重和他身体极差的情状,为下文写老王的死做了铺垫。8“十个还是二十个”说明鸡蛋的个数并不难数,但作者为什么

5、说“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示例因为老王在病重的情况下,仍然拿鸡蛋来看“我”,报答“我”对他的关照,令“我”非常感动,这份真情是无法用数目来衡量的。9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补充营养,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了老王的什么品质?示例因为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这一举动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的品质。03拓展阅读(邵阳中考改编)卖伞姑娘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

6、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忪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这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雾。“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

7、以轻心的。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有停下挑拣的动作。“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便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

8、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因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多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不是我。如果是我,那么我对她的挂念也还有充分的理由。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我没

9、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10请从词语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3分)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示例一一个“裹”字(1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雨的细腻缠绵(1分)。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无形的思念化作有形的雨(1分),写出了“我”对小姑娘强烈的思念之情(1分)。11第段“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示例内容上:表现了小姑娘的温柔、善良(1分)。结构上:为下文写小姑娘在暴雨中等待失主的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1分

10、);使文章前后照应(1分)。1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3分)示例小姑娘既弱小又高大,既平凡又高贵(1分),她心灵的纯洁美好靓丽了自己,也感化了别人(1分),使我们这个世界更美丽,小姑娘的精神品质让“我”感到无比温馨,伴“我”走过每一天(1分)。13阅读全文,说说卖伞姑娘有哪些性格特点。(4分)示例自尊自强、诚实善良(1分)。从她不肯多说自己的生活情况以及后续的新闻报道可以看出(1分)。温柔耐心(1分)。从卖伞时轻盈、温馨的询问和对待客人的态度可以看出(1分)。04写作创新14本文作者对老王临终前的肖像描写细致入微,让人如见其人。请发挥你的想象,运用肖像描写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11、课文片段在线】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写法分析】这段肖像描写主要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强调了老王已经病入膏肓。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肖像描写的要求是: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例文】一张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时而忽闪忽闪,流露出一种可爱的神态,时而眼珠左转右转,显得十分机灵。高翘的鼻子下一张灵巧的小嘴,别看它小,从早到晚就数它最勤劳。最有特色的是他那蓬松的西瓜太郎的发型,走起路来忽上忽下,像个不知疲倦的精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