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第一章导论

tian****1990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70.81KB
约21页
文档ID:72623352
尹翔硕国际贸易教程-第一章导论_第1页
1/21

1,国际贸易概论,尹翔硕,2,参考书目: 1、任何有关国际贸易或国际经济学的教材 2、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4、俄林:《国际贸易与区间贸易》 5、Helpman and Krugman: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 6、Grossman and Helpman: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3,有用的网站: 世界贸易组织: www.wto.org 世界银行: www.worldbank.org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 www.unctad.org 中国商务部: 邮址:xshyin@,4,第一章 导 论,5,1.1 国际贸易的产生,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条件 贸易就是交换,国际贸易就是国际交换 生产力的发展是贸易产生的根本动力 贸易是历史的产物1、生产力怎么发展的? 为什么会发展? 2、今天的国际贸易格局是否是历史的必然?,6,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剩余的出现 私有财产制度7,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世界市场 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 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动力。

8,国际分工的出现 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国际分工萌芽于16世纪:地理大发现、殖民地导致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形式 18世纪到19世纪的产业革命使国际分工迅速发展:大机器工业、运输和通信革命、以英国为中心的分工9,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国际分工体系形成:第二次产业革命、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分工、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分工与生产力发展是什么关系?,10,二战以后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殖民体系瓦解: (1)工业国家之间的分工起主导作用; (2)分工领域不断扩大;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形式有所改变; (4)分工的机制发生变化二次大战前后的国际分工有什么变化?,11,世界市场的形成 世界市场随着国际分工的出现而出现,是由各个国家的市场构成 世界市场萌芽于16世纪:地理大发现使区域性市场变为世界市场12,产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大发展 (1)大机器工业开辟新的市场和新的原料来源 (2)大机器工业的发展推动世界人口的移动,导致城市化 (3)大工业推动了运输、通信事业的发展 (4)黄金和白银成为世界货币,世界价格形成13,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1)多边贸易支付体系形成; (2)国际金本位制度建立; (3)形成了比较固定的销售渠道。

14,二战以后一度出现二个平行的市场: 一方面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经互会 另一方面是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市场 90年代苏联瓦解以后,以WTO为核心的世界市场体系完全形成15,生产力的发展与贸易 贸易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分工,社会大分工又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的社会大分工使得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出现了对外贸易16,在奴隶社会,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生产力还很落后,贸易中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 封建社会国际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奢侈品仍然是贸易的主要商品 国际贸易到了资本主义阶段才得到真正巨大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产业革命等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贸易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7,1.2 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为什么会发展?,18,从重商主义到“绝对优势论”:萌芽 早期的重商主义:绝对限制进口,鼓励出口,16世纪 晚期的重商主义:不限制进口,但鼓励出口,鼓励贸易顺差,17世纪初 绝对优势论:斯密,1776年19,从“绝对优势论”到“比较优势论”:创立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开创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1817年 从“比较优势论”到“要素禀赋论”:形成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论”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1919、1939年。

20,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列昂惕夫悖论” 解释“列昂惕夫悖论”的各种理论 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各种理论 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 把内生增长理论与国际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结合起来21,1.3 关于国际贸易政策的争论,自由贸易还是有保护的贸易? 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奖出限入 古典和新古典理论的政策结论:自由贸易 李斯特与幼稚工业论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论 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压力 不完全竞争市场和战略贸易政策,。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