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27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279115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27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27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27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27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27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27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27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27讲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课时限时训练 岳麓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北京东城高三期末)“唯独圣经”“唯独恩典”“ 唯独信心”“唯独基督”“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是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口号,其意义在于()A宣扬因行称义B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C创立新教教派D否定教皇的权威D“唯独圣经”“唯独信

2、心”表明是因信称义,故A项错误;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材料中“宗教改革”不符,故B项错误;创立新教教派是宗教改革的重要内容,与题干“意义在于”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唯独圣经”“唯独信心”“唯独把荣耀归给上帝”,就是没有“教皇”,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故D项正确。2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天主教、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B马丁路德强调信仰的重要性C教会腐败是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根

3、本原因D马丁路德完全否定了天主教教义B题干材料反映不出天主教和专制王权受到打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强调信仰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提到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马丁路德并没有完全否定天主教的教义,只是对天主教会的一些主张和做法予以否定,故D项错误。3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作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道理”路德的观点()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权D材料“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并不能

4、体现人人平等的观念,人人平等是一种自然的平等,并不是具有某种前提条件作限制(如信仰)的平等,故A项错误;马丁路德的观点主要针对教会和教皇而不是针对宗教,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解释权,使人有了信仰的自由,打破了教会的垄断和禁锢,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4马丁路德提出:“让每一个知道自己是基督徒的人确知:我们都是祭司,我们彼此没有分别,即是说,我们对于圣道和一切圣礼都有同等的权利。”这一主张在当时最主要的积极意义在于()A破除了人们对宗教神学的迷信B顺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C有利于各民族国家的形成D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特权D马丁路德强调的仍是宗教的信仰,

5、故A 项错误;材料与资本积累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国家,故C项错误;马丁路德剥下了教士神圣的外衣,否认了他们的特权,体现了人与人的平等,故D项正确。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材料中“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A圣经至上,强调个人自由B崇尚理性,人民主权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D反抗权威,王权至上C“圣经至上”体现的仅是宗教改革运动时期新教的思想,无法体现启蒙运动,故A项错误;“人民主权”体现的只是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无法体现宗教改革,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反对教权,启蒙运动反对

6、教权、王权,二者都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故C项正确;“反抗权威,王权至上”是宗教改革的内容,没有体现启蒙运动,故D项错误。6与同时期法国相比,18世纪早期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少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而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英法启蒙思想家出现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水平的差异B政治制度的差异C文化环境的差异D国际地位的差异B18世纪早期英法经济水平差距不大,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英国已经率先(1689年)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而与此同时的法国仍然处于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之下,整个社会受专制的影响超过英国,从而对现实政治进行的

7、批判多,故B项正确;文化环境的差异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国际地位不是国内政治变化的主因,故D项错误。7(2017绵阳质检)卢梭设想了一种取代基督教的“真诚教”,其终极依据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自然情感,是一种心灵的“真诚”。就连看不惯卢梭的伏尔泰为此也忍不住击节称赏。这说明卢梭的思想()A忽视人的理性价值B与启蒙思想大相径庭C重视人本主义价值D反对激进的民主革命C卢梭是启蒙思想家,提倡理性,故A项错误;理性与感性是启蒙运动的两面,故B项错误;重视人的自然情感是人文主义的表现,故C项正确;卢梭是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主张激烈的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818世纪的法国社会崇思鄙行,揭示事物原理的“自由艺

8、术”广受尊崇,将原理付诸实用的“机械艺术”则隐晦无闻。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描述农业耕作、运河御水、造纸印刷、丝绸织造等各门技艺的精美图版有600幅。狄德罗在此体现出的思想是()A社会契约B民主共和C宽容博爱D理性平等D社会契约强调的是一个理想社会的建立,与材料提供的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民主共和强调的是人人平等,国家没有专制,国家政治由人民参与,与材料提供的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宽容博爱思想,故C项错误;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载入各门技艺的精美图版,而各门技艺体现的是科学理性,狄德罗在此体现出的思想是理性平等,故D项正确。9(2017吉林五校联考)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主权

9、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而且它在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该思想家主张()A建立完善的代议制B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C为防止独裁应分权制衡D个人意志即主权B由题干信息可知,即使是代议制的议会也不能很好的代表民众的意见,故A项错误;由“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等内容可以看出,该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学说,属于卢梭的思想,故B项正确;分权制衡是孟德斯鸠的观点,故C项错误;卢梭主张的是公共意志,故D项错误。10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

10、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A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B为卢梭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D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D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是在1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分权思想,为卢梭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的是洛克的分权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封建王权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体现的是理性主义,故D项正确。11(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

11、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B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D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B材料没有体现出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被改变,故A项错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就增加了人们的自信心,他们开始带着同样的认识转而思考人类社会本身,对传统的社会制度进行理性的思考,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放弃宗教信仰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世界起源的问题,也没有否定神创说的信息,故D项错误。12卢梭曾

12、写信给伏尔泰说:你的诗使我失去慰藉,并且濒于绝望,并迫使我反对上帝。(但这)片刻也无法诱使我怀疑自己灵魂的永存和精神的上帝;我感受它、坚信它,我向往它、期待它,并且只要有一息尚存,就要捍卫它。这表明()A伏尔泰给启蒙运动带来消极影响B法国启蒙运动逐渐误入歧途C卢梭对理性主义有着自己的见解D卢梭并非真正的启蒙思想家C卢梭不同意伏尔泰对基督教精神、理性主义的理解,不能据此推断伏尔泰给启蒙运动带来消极影响,故A项错误;这一差异反映出法国启蒙运动逐渐深入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片刻也无法诱使我怀疑自己灵魂的永存和精神的上帝”可知,卢梭对理性主义有着自己的见解,故C项正确;卢梭对理性主义有着自己的见解,

13、说明他仍然是启蒙思想家,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1718世纪对中国与西欧来说都是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风”,中国的文法、典籍、儒教、建筑风格、工艺美术、绘画、瓷器技术大量传入西欧,尤以政治制度影响巨大。欧洲百科全书派的启蒙学者,通过对中国思想与政治制度的赞美,表示了他们反对神权统治下的欧洲君主政治的残暴统治。伏尔泰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最美好的制度。”重农学派代表魁奈认为:中国的统治是合法的专制统治,中国皇帝是合法的专制君主自然法则是人类立法的基础和人类行为的最

14、高准则,所有的国家都忽略了这一点,只是中国例外。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材料二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三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

15、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风”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不同态度。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9分)(3)根据材料三,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明清启蒙思想缺陷性的原因。(10分)【解析】第(1)问,分别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欧洲的角度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进行解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赞赏或批判两个角度分析;第二小问从对儒学的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分析。第(3)问,“同”从斗争矛头上归纳;“异”从对当时的社会制度的作用上分析;“原因”结合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来回答。【答案】(1)原因: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启蒙思想家们的理论建设要求;中国文化自身的吸引力。(2)态度:尊崇儒学:伏尔泰认为儒学是最好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