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明帝国的产值及其崩溃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4KB
约4页
文档ID:5159437
大明帝国的产值及其崩溃_第1页
1/4

话说公元 1368 年大明王朝取元朝而代之,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幼年时放过牛当过和尚,对贪官污吏极为愤恨因而他坐上金銮宝殿后,贪官污吏就倒了霉,他杀了千千万万贪官污吏,甚至于连他的女婿走私谋利,也被杀了头他恨急了的时候就会不客气的把贪官污吏扒皮揎草朱元璋当政的洪武年间,大概是中国历史上贪官污吏最收敛的年代他还淘汰了众多的编外官员吏役(所谓冗员) 减轻了百姓负担吴思的《血酬定律》一书对此有深刻的论述和分晰朱元璋是所有明朝皇帝中生活比较俭朴的一个到了他儿子明成祖朱棣的时代,明朝的经济军事实力就发展到鼎盛时期他干了两件大工程,其一,修整扩大北京城,修建了世界最大规模的紫禁城皇宫,房屋万间,建筑面积达 16 万平方米其二,组建起宏大的远洋船队,建造了世界最大的远航木船(宝船) 于 1403 年~1434 年间进行了七次远航,直达非洲肯尼亚这些舰队的规模和船只之大,远远超过哥伦布和达•伽马的船队(后者几乎晚了一个世纪,却仍需雇用一个阿拉伯领航员) 有的欧洲学者甚至于说郑和这支船队最早到达美洲明代人口已达 5000~6000 万人另一项统计数字为,洪武 26 年 7000 万,明末崇祯三年1此时农业得到很大发展,红薯,南瓜,蚕豆,土豆,玉米,棉花等农作物已由国外传入中国。

城市形成和快速发展南京人口已达 100 万以上据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一书中提出的数据,中国明代远洋船舶吨位达到 18000 吨,占世界总量的 18%明代手工业得到巨大发展,潞安府就有织机 1.3 万张松江棉纺织业的发展,使松江成为明朝政F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永乐时铁产量达 9700 吨,其时西方俄国产量最高,不过 2400 吨制铁厂可拥有六七个冶铁炉,需要雇佣上千个工人南京一地有众多的陶瓷厂,每年可生产 100 万件瓷器其中许多是专门为出口而设计的——出口欧洲的瓷器绘有宫廷图案,出口伊斯兰国家的瓷器则绘有雅致的抽象图案…有学者认为明代工业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二中外学术界公正的指出当时中国已具有占全球财富总量的 1/3 的经济实力弗兰克在他的《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如果说在公元 1800年以前,有些地区在世界经济中占据支配地位,那么这些地区都在亚洲如果说有一个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及其‘中心’等级体系中占有‘中心’的位置和角色,那么这个经济体就是中国 ”西方学者布鲁克(1998 年)在其研究明代经济与社会的专著的导言中写道:“中国,而不是欧洲,是当时世界的中心 ”西方学者汉斯布罗埃尔(1972 年)在其著作中说:“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贸易都是顺差” 。

由于当时欧洲拿不出过硬的东西向中国出口,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看从公元 1500 年到 1800年这三个世纪,欧洲所能生产和出口的最重要商品,就是金银,而它是依赖掠夺在美洲的殖民地才实现的在公元 1800 年以前的二个半世纪里,中国最终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大约60000 吨白银大概全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自公元 1600 年起为 120000 吨白银,自1545 年起为 137000 吨 )的一半另据西方学者冯格汉(1996 年)的估算,中国占有世界白银产量的 1/4 到 1/3,高于欧洲西亚等各地区在明清小说中可见到老百姓经常以银两作为交易货币,是一佐证明朝的科学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工业,机器制.造,农业,尤其是火器都有长足的发展,(内蒙托克县曾出土明代地雷二十多枚,型式同现代地雷,不同者用黑色火药而已最近曾一次出土明代各类铁火炮 70 多尊,可见军队装备之普遍 )有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煌煌巨著《中国科技史)享有盛誉,李约瑟(1964)本人写了一个概述:“科学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他说:“就技术的影响而言,在文艺复兴之时和之前,中国占据着一个强大的支配地位。

……世界受中国古代和中世纪的顽强的手工业者之赐远远大于受亚历山大时代的技工、能言善辩的神学家之赐 ”(Needham1964:238)李约瑟列出的清单上不仅有众所周知的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他还考察了钢铁冶炼技术、机械钟表、以及把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的传动带和传动链、拱桥和铁索桥、深井钻探设备等工程技术发明,水上航行用的明轮船、前桅帆、后桅帆、密封仓和尾舵等以及其他许多东西查尔斯•辛格等人编写的《技术史》第二卷承认并且强调,从公元 500 年到 1500 年, “在技术方面,西方几乎没有传给东方任何东西技术的流向是相反的 ”书中复制了李约瑟(1954)的一个图表,上面列出中国的几十项创造发明与欧洲最初采用它们之间的时间差大多数的时间差长达 10 到 15 个世纪(铁烨犁则相差 25 个世纪) ;少数的时间差为 3 到 6个世纪;火炮和金属活字版印刷术的时间差最短,也有一个世纪大明帝国这个世界经济大国社会生产总值即 GDP(占全世界的)到底是多少?中外学者通过各自研究提出不同数据,有如下说法:万历时:90%,40%,80%崇祯时:40%明代:45%,40%33%,30%说明代 GDP 占世界的 80%~90%,我难以相信,因为世界其他地方并非荒漠。

从外贸的硬通货白银因出超而大量流入中国的现象和明代农业、手工业、纺织业及制.造业得到巨大发展来看,GDP 占世界的 30%还是比较可信的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相当于当今的美国(GDP占 28%) 然而这样一个拥有庞大的经济实体的大明帝国,却于公元 1644 年轰然崩溃!常令人们困惑的是,明代出现了资本Z義萌芽,为何没有近一步发展资本Z義?有人认为宋、明的灭亡是由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金、蒙古、满清)善于骑射,而中原农耕民族(主要是汉族)不善战的结果这种看法只看到表象,实不足以服人汉、唐击败了当时极其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突厥人作何解释?南宋岳飞的岳家军被游牧民族女真人惊呼为“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又作何解释?东晋谢安以八万人打败北方前秦符坚的二十七万骑兵六十多万步兵又作何解释?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实际上明代前期,特别是明成祖朱棣时期对北方游牧民族(蒙古,女真)保持了一种军事优势和高压态势他曾六次亲征漠北没有遇到象样的抵抗其实导至明帝国灭亡的真正的原因在于明代社会结构内部的崩溃!社会结构的崩溃是由于社会财富分配的极不均衡,极不合理,极端的两极分化,造成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极端贫瘠,当他们不反抗会饿死,反抗虽会被以谋逆罪处死,但还有一线生机时,他们就会奋起反抗,社会结构也就失去了支持力,崩溃成为不可避免。

农民起义是BL的,非理性的,对生态和社会经济有极大的破坏性,对人口有极大的杀伤力天下大乱,直到一个新王朝的诞生,完成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恶性循环看看明朝两极分化的情况当代资本Z義国家元首的收入是透明的,如美国总统克林顿其年薪 20 万美元俄国总统普京年薪 3.3 万美元中国明朝皇帝的私人财富有多少,史无明载但皇帝夫妇的伙食费却有明确记载如颇为节俭的崇祯皇帝和他的皇后每年吃到肚子里的日常伙食费,就有 16872 两白银按粮价折算超过 52 万美元而嘉靖、万历之后此项开支超过 36 万两白银,即超过 1000 万美元皇宫内侍候皇帝的太监,朱元璋洪武二年内官编制不过 60 人,到嘉靖年间太监及宫内杂役已近万人而到了天启年间太监人数多达十万人!明代宗室人口明初洪武年间有 58 人,到明万历 23 年已繁衍到 155000 人,明末就达数十万人连同其下属吏役,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吸血阶层!他们控制的社会财富极为惊人崇祯的岳父一向哭穷,李自成攻入北京,拷挞官吏,他不得不乖乖缴出 50 多万两白银明代有庞大的官僚统治集团,除了正式编制以外,编外官员吏役(所谓冗员)数量惊人!明初吏制森严,冗员为正员的 3 倍,明后期冗员为正员的 10 倍以上。

据《虞谐志》记载,仅苏州府常熟县就有冗员万余人,这意味着万余只虎狼,在方圆百里内横行,无休止地弱肉强食,老百姓不得不丧家亡命这庞大的官僚统治集团,人人尽力收刮财富,造成社会财富的高度集中,形成畸形的两极分化 《明史》卷三百八奸臣传,严嵩之子严世藩犯事被抄家时,得黄金可三万余两,银二百万余两而锦衣卫指挥朱宁抄家得黄金十万五千两,银四百九十八万两另有绸缎绫绢等达三千九百多扛但这两位与明正德年间巨贪太监刘瑾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据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十三,刘瑾犯事被抄家,仅抄出的金银就有:黄金 1205.78 万两,白银 25958.36 万两2001 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据此将刘瑾列入过去 1000 年来,全球最富有的 50 人名单 (在入选的 50 人中,有 6 名是中国人他们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和珅、刘瑾,伍秉鉴、宋子文 )这个记载数字可能有所誇大,另据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所载,刘瑾有黄金 250 万两,白银 5000 余万两其它珍宝细软未计据〈血酬定律〉一书作者吴思据此计算出,刘瑾家产仅金银一项相当于 254.88 亿人民币和当时国库年收入的白银差不多 (另一说刘瑾的财富是国家年收入的数倍) 。

明代中国还是个农业国家,人口主体是农民,在这样的两极分化中,农民变得赤贫无以为生明后期,中国处于气候上的小冰河期,水旱频仍,更加雪上加霜明帝国的轰然崩溃就是不可避免的了社会的巨量财富集中到刘瑾一类人身上,财富的流向是:大肆挥霍消费,购房置地设大量不动产,囤积隐藏他们不会把财富用于扩大再生产、改善产品质量、和搞科研开发新产品,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明代从资本Z義萌芽发展到资本Z義也就无从谈起!社会生产总值 GDP 和人均 GDP 的数据并不能反映社会主体农民的生活水平(占有财富的水平) 因为在一定的 GDP 时,社会财富分配极端两极化,和分配较均衡合理的情况下可以有相同的人均 GDP社会财富分配极端两极化时,人均 GDP 具有粉饰和虚假性而基尼系数可以反映社会财富分布的真实情况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于1922 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即基尼系数是表示社会分配不平均程度的指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 0 和 1 之间基尼系数越大,则收入分配越不平均;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 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 表示比较平均;0.3-0.4 表示相对合理;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 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据学者研究,明末崇祯年间,李自成起事时基尼系数高达 0.62 (与此类似,清末太平天国时,基尼系数达到 0.58)远超过基尼系数0.4 的国际警戒标准可见收入差距悬殊即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两极化时,会存在社会体制崩溃的危险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两极化,才是社会体制崩溃的根本原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