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9207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中人物形象特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一、鉴赏人物的切入点:一、鉴赏人物的切入点: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明确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明确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明确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明确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 二、人物形象鉴赏的答案组织落脚点二、人物形象鉴赏的答案组织落脚点 (1)是一个()是一个( )形象。)形象。 (2)通过()通过( )手法(记叙、描写如: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手法(记叙、描写如: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等) ,表现出了,表现出了 人物(人物( )特点。)特点。 (3)表达

2、了作者()表达了作者( )情感。)情感。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寻陆鸿渐不遇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析析】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

3、的高洁不俗。、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三、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表现了

4、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 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 格。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5、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 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 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抑郁悲愤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抑郁悲愤的形象。 如陈子昂。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 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

6、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 形象。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 示儿示儿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破阵子破阵子 。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如李白的赠汪伦赠汪伦 、王维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

7、王翰的如王翰的凉州词凉州词 ,王昌龄的,王昌龄的出塞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表现了他们忠心 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兵车行则体察人民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痛苦,反对战争。 8游子、思妇的形象。游子、思妇的形象。 远思乡诗往往传达出诗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远思乡诗往往传达出诗人的相思离别之苦和羁旅惆怅之思。 如如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中的中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方游子的诗。暗。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方游子的诗。暗 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练习:练

8、习: 1、 诉衷情诉衷情 陆游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析析】 (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2)诗人通过记述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诗人通过记述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

9、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 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的遭遇,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的遭遇, (3)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谒金门谒金门 冯延巳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斗鸭阑干独倚, 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挼,读注:挼,读 ru, “揉搓揉搓”之意。之意。 问: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问:试简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

10、析析】 (1)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细腻而含蓄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 女子)形象。女子)形象。 (2)词人通过动作描写:闲引鸳鸯、揉搓杏蕊;外貌、神态描写: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等)词人通过动作描写:闲引鸳鸯、揉搓杏蕊;外貌、神态描写: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等 体现了闺中女子的愁苦及孤单寂寞。体现了闺中女子的愁苦及孤单寂寞。 (3)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 2、 南浦别南浦别 白居易白居易南浦凄凄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

11、头。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问:前人认为前人认为“看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析析】同意。同意。 “看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 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愿看的形象(步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愿看的形象(步 骤二)骤二) 。只一。只一“看看”字,就淋漓尽致

12、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 3、分析李清照的、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点绛唇 中女主人公形象中女主人公形象点绛唇点绛唇 李清照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却把青梅嗅。 【析析】 (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

13、物娇媚)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 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走”与与“回首回首”的矛盾和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却把青梅嗅”的的 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 (3)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 。4、 初冬夜饮初冬夜饮 杜牧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

14、明年谁此凭栏杆?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会昌二年,四十岁的杜牧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后又转池州、睦注:会昌二年,四十岁的杜牧受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后又转池州、睦 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 “欢欢” , “欢伯欢伯”的简称,即酒。的简称,即酒。 问:诗中第二句描绘的是怎样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述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问:诗中第二句描绘的是怎样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述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析析】第二句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天寒岁暮,秉烛独饮,第二句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15、天寒岁暮,秉烛独饮, 形影自伤,更觉寂寞悲凉。形影自伤,更觉寂寞悲凉。 “霜霜” 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 “客袖客袖”已见乡思之切,已见乡思之切, “侵霜侵霜” 更增迁徙之苦,只此四字,总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更增迁徙之苦,只此四字,总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 最后一句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最后一句凝聚着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 痛。痛。鉴赏诗歌中的景物鉴赏诗歌中的景物一、景物形象鉴赏常见题型一、景物形象鉴赏常见题型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景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二、景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 1、注意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注意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注意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