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教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528265 上传时间:2018-05-1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第一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 (1 课时) 第 1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新授课 编写时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一、三维目标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 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互相团结、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

2、,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解决方案:通过课堂实验和课件演示以及巩固练习来突破重难点,同时引 导学生看书 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法 四、教具四、教具 丝带、波动演示箱、水平悬挂的长弹簧、音叉、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 课件 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引入新课 演示抖动丝带的一端,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在丝带上传播 (二)进行新课(二)进行新课 【板书】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演示拨动水平悬挂的柔软长弹簧一端,产生一列疏密相间的波沿弹簧 传播; 演示敲击音叉,听到声音,这是声波在空气中传播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波产生的条件:波源,介质。 波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波形?波传

3、播的是什么呢? 【板书】实验探索 发放“探索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的实验报告,进行实验探索并完成实验 报告。 实验目的:探索波的形成原因和传播规律 实验(一) ,学生分组实验:每两人一条丝带(60cm 左右) ,观察丝带上凹 凸相间的波。实验步骤: (1) 、将丝带一端用手指按在桌面上,手持另一端沿水平桌面抖动,在丝 带上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向另一端传播。 (2) 、在丝带上每隔大约 23cm 用墨水染上一个点,代表丝带上的质点。 重复步骤(1) 。观察丝带上的质点依次被带动着振动起来,振动沿丝带传 播开去,在丝带上形成凹凸相间的波。 思考:丝带的一端振动后,为什么后面的质点能被带动着运动起来?

4、如 果将丝带剪断,后面的质点还能运动吗? 分析:丝带上凹凸相间的波形是怎样产生的? 观察丝带上的质点是否随波向远处迁移? 实验(二) ,观察波动演示器上凹凸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 (1) 、逆时针转动摇柄,演示屏上的质点排成一条水平线。 (2) 、顺时针转动摇柄,各个质点依次振动起来。现象: 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_,从总体上看形成凹凸 相间的波。 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波的传播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怎样?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这种波叫做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 谷。 实验(三) ,观察弹簧上产生的疏密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 (1) 、

5、拨动水平悬挂的柔软长弹簧一端,产生一列疏密相间的波沿弹簧传 播。 (2) 、在弹簧上某一位置系一根红布条,代表弹簧上的质点,重复步骤 (1) 。 观察::红布条是否随波迁移?说明了什么? 分析:弹簧上疏密相间的波形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四) ,观察波动演示器上疏密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 (1) 、逆时针转动摇柄,演示屏上的质点排成一条水平线。 (2) 、顺时针转动摇柄,各个质点依次振动起来。 现象: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_,从总体上 看形成疏密相间的波。 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波的传播方向怎样? 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这种波叫做纵波,在纵波中最密处叫做密部,最疏处叫做疏部。

6、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不论横波还是纵波,介质中各个质点发生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因此,波 传播的是_,而不是介质本身。 波传来前,各个质点是静止的,波传来后开始振动,说明他们获得了能 量。这个能量是从波源通过前面的质点传来的。因此:波是传递_ 的一种方式。 (四)知识应用:(四)知识应用: 1、课本中提到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你能想象在某次地震时,位于 震源正上方的建筑物,在纵波和横波分别传来时的振动情况吗?为什么? 2、本来是静止的质点,随着波的传来开始振动,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 的有: A、该现象表明质点获得了能量 B、质点振动的能量是从波源传来的 C、该质点从前面的质点获取能量,同时也将

7、振动的能量向后传递 D、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E、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也立即停止 F、介质质点做的是受迫振动课后记:课后记:课题: 第二节第二节 波的图像(波的图像(1 课时)课时) 第 1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新授课 编写时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 1知道波的图象,知道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知道什么是简 谐波。 2知道什么是波的图象,能在简谐波的图象中读出质点振动的振幅。 3根据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能画出下一时刻和前一 时刻的波的图象, 并能指出图象中各个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 4了解波的图象

8、的物理意义,能区别简谐波与简谐运动两者的图象。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做实验的品质,进而培养学生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明确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对波的时间与空间周期性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教学用具 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机械波,同时认识了波的形成 和传播过程。 我们还清楚,图象是描述物理过程、物理现象和

9、反映物理规律的一种简单、 直观的方法,如物体的运动图象、简谐运动的图象等。同样,波的运动情 况及传播过程也可以用图象直观的表示出来。这就是波的图象。 【板书】第二节 波的图象二、新课教学: 【演示】由波动演示仪给出波动过程中振动质点在一些时刻所在的位 置,然后定格在某一时刻。 用横坐标 x 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 y 表 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并规定在纵坐标中位移的方向 向上时为正值,位移的方向向下时为负值。把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连成一条曲线,就得到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 【板书】一、什么是波的图象 振动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连成的一条曲线,叫波的图象

10、。 波的图象也可以理解为:在 x-y 坐标平面内,连接某一时刻各个质点位 移矢量末端得到的一条曲线。在波的图象中最高处叫波峰,最低处叫波谷。 处在波峰和波谷的质点位移的数值,就是振动质点的振幅,也叫波动的振 幅。 在波的图象中,波形曲线是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 ,它所表示的波叫 简谐波。简谐波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波,其他的波可以看成是由若干 简谐波合成的。在中学物理中,我们不再研究简谐波的合成情况。 根据波的传播情况,我们知道,先振动的质点带动相邻的质点依次振 动,于是在质点中就形成了机械波。因此我们不难理解,质点振动方向和 波的传播方向应有一定关系。这就是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之间的

11、关系问题。 【课件演示】波的形成,描绘波的图象 【板书】二、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 【例题 1】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 10-1 所示。若此时刻质 点 a 的振动方向向下,则波向什么方向传播? 分析:取和 a 相邻的两个点 b、c。若 a 点此时刻向下振动,则 b 点应 是带动 a 点振动的,c 点应是在 a 点带动下振动的。所以 b 点先振动,其次 是 a、c 两点。因此,波是向左传播的。 【例题 2】如图 10-1 所示,若波向右传播,此时刻 d 点向 什么方向运动? 分析:取和 d 点相邻的一个点 e,由于波向右传播,所以 d 点应该比 e 点先振动起来,e 点是在 d 点

12、带动下振动起来的, 所以 d 点此时刻应该向下振动。 根据波的传播过程我们知道,波是以一定的速率 v(波速) 在介质中传播的,在单位时间内某一波烽或波谷(密部或疏部) 向前移动的距离等于波速,既然波是向前移动的,所以波的图 线形状是在变化的。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波动过 程中,质点都在不停的振动,在不同的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置是不同的, 因此,波的图象形状也是在变化的,我们要掌握波的图象变化的情况。 【板书】三、波的图象变化情况 确定波的图象变化的情况有两种方法:一是描点作图法,二是图象平移作图法。 (这一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前一种方法) 【板书】1、描点作图法 【例题 3】某一简谐波在 t

13、=0 时刻的波 形图如图 10-2 中的实线所示。若波向 右 传播,画出 T/4 后和 T/4 前两个时刻的 波的图象。 分析:根据 t=o 时刻波的图象及传播方 向,可知此时刻 A、B、C、D、E、F 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由各个 质 点的振动方向可确定出经 T/4 后各个质点所在的位置,将这些点所在位 置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便可得到经 T/4 后时刻的波的图象。如图 10-2 中虚线所示。同样道理,由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可 确定出经 T/4 前各个质点所在的位置,将 这些点所在位置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便 可得到经 T/4 前时刻的波的图象。如图 10- 3 中虚线所示。 若波向左传播,同

14、样道理可以画出从 t=o 时刻开始的 T/4 后和 T/4 前两个时刻 的波的图象。 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波向左传播,从 t=0 时刻开始的 T/4 后和 T/4 前两个时刻的波的图象。 (可以请两个学生到黑板上练习,及时发现问 题,进行针对性讲评) 【板书】2、图象平移作图法 (这种作图法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 从波的图象中的波形曲线我们看到,波的图象和振动图象从图线形状 看,可以完全相同,但两种图象有着本质的区别。 【板书】四、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区别 【课件演示】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区别。 【板书】1、两种图象横、纵坐标的意义不同。 波的图象横坐标 x 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

15、平衡位置,振动 图象横坐标 t 表示该质点振动的时间。 【板书】2、两种图象描述的对象不同 波的图象描述的是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振动图象 描述的是某一质点在不同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板书】3、两种图象相邻两个正向(或负向)位移最大值之间的距离含义不同。 波的图象中相邻两个正向(或负向)位移最大值之间的距离表示波在 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振动图象中相邻两个正向(或负向)位移最大值 之间的距离表示振动的周期。 三、小结: 从波的图象上可获取的物理信息是: (1)波长和振幅。 (2)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求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若已知某一质点的振 动方向也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可以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3)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波形图。 (4)质点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位移。 四、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五、板书设计: (一) 、什么是波的图象 (二) 、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 (三) 、波的图象变化情况 (四) 、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区别课后记:课后记:课题: 第三节第三节 波长、频率和波速波长、频率和波速 第 1 课时 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 新授课 编写时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一、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波的波长,能在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 知道什么是波传播的周期(频率) ,理解周期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