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教案七年级上第一章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455066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教案七年级上第一章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教案七年级上第一章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教案七年级上第一章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教案七年级上第一章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数学教案七年级上第一章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教案七年级上第一章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教案七年级上第一章 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课题:课时课题: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课型:课型:新授课 潘福红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2 年 9 月 3 日 星期 一 第 3 节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几何体, 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2.2.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直观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3 3 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表达以及思维能力,渗透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法及学法指导教法及学法指导:教法:情境式、合作式.创设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从身边去发现,在观察、操作

2、、思考、交流中感受几何体的特征.学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本节重点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难点是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学生通过经历“认一认,学一学,辨一辨,分一分,找一找”一系列活动逐步渗透.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将学生 6 人一组分为 6 组.教师准备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球等几何体的实物和模型 、讨论纸等.学生准备橡皮泥、土豆、黄瓜、胡萝卜、小刀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好,欢迎你们成为孟庄中学的一员,喜欢我们的学校吗?(生:喜欢.)师:那你最喜欢校园的哪些地方?(可能的说法生:我喜欢学校

3、的红楼,我喜欢挺拔的大树,我最喜欢校园的凉亭,我最喜欢篮球场,以后可以打球了)师:听了同学们描述,我也更加热爱我们的学校了.我们今天就用数学的眼睛来认识我们的校园.在校园里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在小学学过的几何体类似?(可能说法生:楼房像长方体,树干类似圆柱,凉亭顶类似圆锥,篮球柱类似圆柱,篮球类似球体)设计意图:校园的景物是学生初入学校的第一印象.以“我最喜欢校园”为主题的情景谈话,一方面,拉近师生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2、探究探究 1+1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生活中立体图形.活动活动 1:认一认:认一认探究探究常见几何体

4、的特征常见几何体的特征.师出示常见的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识别: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球.师:请同学们用学具中的橡皮泥、土豆、黄瓜、胡萝卜等材料,自制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球等模型.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师巡视观察,适时指导.师组织各小组展示各自的作品.师: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做出的几何体模型,并用语言描述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生组内讨论交流.(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师可引导:从围成的面数,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有无顶点等方面描述.)师请一个组代表阐述,其他组补充.最后师生从底面、侧面、顶点三个方面归纳并板书几何体的特征.设计意图:师先展示模型加深学生对常

5、见几何体的认识,再通过“做几何体、说几何体”进一步体会不同几何体的个性特征.活动活动 2:学一学:学一学认识棱柱认识棱柱.师:下面我们来近距离的认识棱柱.生自学课本第 23 页的内容。然后师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出示 3 个不同的直棱柱与 1 个斜棱柱模型,要求学生指出底面、侧面、侧棱、顶点;各面的形状以及大小关系;侧棱的条数及大小关系;顶点的个数.生手拿模型描述.师说明棱柱可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本书只讨论直棱柱(简称棱柱).设计意图:此环节之所以采取自学的形式.一是课本编排这部分知识图文并茂,易于学生理解;二是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验怎样自学.最后设计的“指认”活动目的是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活动

6、活动 3:你辨我也辨:你辨我也辨比较几何体的异同比较几何体的异同.师:现在请同学们找出你自制的圆柱、圆锥和棱柱,在小组里研究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师发给各小组讨论纸.由小组长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讨论圆柱与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师巡视指导,各小组将讨论结果填写在讨论纸上(如下表格中).师请一组代表展示,其他组补充.允许各组争辩.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如下.几何体不同点相同点棱柱有多个面,上、下两底面都是多边形,侧面长方形.有顶点.圆柱有三个面,上、下两底面都是圆,侧面是曲面.没有顶点.都有两个底面,且上、下两底面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设计意图:随着两个问题的展开讨论,使学

7、生亲身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的探索过程,见证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体验合作的快乐,为合作学习积累第一份宝贵经验.活动活动 4:分一分:分一分几何体的分类几何体的分类师:既然几何体之间有相同点与不同点,同学们试一试把自制的一些几何体分一分,并谈一谈分类的理由.(板书:几何体的分类)生小组合作观察讨论,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如可以(1)按柱,锥,球,(2)按组成的面曲或平等然后,师组织学生展示.(生可能的分类的理由:生1 :按“柱锥球划”分: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是柱体,圆锥、棱锥是锥体 ,球是球体.生2:按面的曲或平划分:圆柱、圆锥、球是一类,组成它们的面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的;正方体、长

8、方体、棱柱、棱锥一类,组成它们的各面都是平的生3:按有无顶点分:正方体、长方体、棱柱、圆锥、棱锥一类,有顶点;圆柱、球一类,无顶点.)对各组分类的方法,要求不要过高,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了.最后,师再提出标准且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按“柱、锥、球”来划分.(板书: 柱:棱柱、圆柱 锥:圆锥、棱锥 球:球.)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采取开放式模式.让学生通过比较几何体有哪些类似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小组合作找到分类的依据,然后进行分类.对于分类的标准,只要言之有理就几何体不同点相同点圆柱有三个面,上、下两底面是形状完全相同、平行的两个圆。没有顶点圆锥有两个面,上底面缩成了一个点.下底面是圆.有一个

9、顶点.下底面都是圆,侧面都是曲面。可.师最后提出的分类方法具有普及性,易于学生掌握.活动活动 5:找一找:找一找生活中的组合几何体生活中的组合几何体.师:生活中有的的物体可近似地看成由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组合而成的.你能找出课本第 3 页几幅图中的几何体吗?你还能举出其他组合几何体的例子吗?生抢答比赛,看谁找的对,举例多.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体验数学的美.3、学以致用学以致用1、 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类似于棱柱、圆柱、圆锥、球.生畅言。设计意图:通过生列举建筑物、食物、日用品等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2、将下面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生可选取一个或多个标准分类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而定

10、.设计意图:检测学生是否能正确进行分类,分类标准是否合理,会用几种方法划分.3、完成下表棱柱面的个数顶点的个数棱的条数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n 棱柱生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并理解和掌握其中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棱柱面数、顶点数、棱数的规律,完善棱柱的特性,也为以后的“展开与折叠”学习做好铺垫.4、小游戏:我摸你猜。请出一位学生,闭上眼睛从装一堆几何体模型的袋子中摸出一个的几何体,边摸边说出这种几何体的特征,其他同学猜测,然后取出几何体,看谁猜得正确。设计意图:在游戏中测试学生对几何体特征的掌握情况.4、畅谈收获:畅谈收获:师:谈谈你在初中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收获,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与

11、感受?说出来大家分享.结合学生的回答,师给予不同的评价.(期望学生回答:1、我们周围处处有立体图形,图形世界丰富多彩,建筑物大多数可用简单的立体图形拼凑而成.2、我要学好数学 3、立体图形有柱体、锥体、球体之分.)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养成及时归纳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师生评价,激励学生热爱数学,会学数学.五、达标检测:五、达标检测:生独立完成助学第 3 页巩固训练.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完成助学的自主评价第 7 题选作.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常见的几何体 几何体的分类 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

12、体、棱柱、棱锥、球 柱:棱柱、圆柱几何体的特征 锥:圆锥、棱锥- 球: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节课本节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的第一节数学课,他们充满了对数学课以及数学教师的好奇和期待.精心设计并且认真上好这节课是十分必要的.新课的引入,利用学生初入校园,对校园环境的印象创设了生动、直观的现实情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学生的内心产生了迫切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随着问题的提出,教学的深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过程,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 通过 5 个探究活动,不断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既体验到探索的艰辛与快乐.不足之处:这节课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较多,个别组造成忙而乱的场面,教师应准备到位、收放自如.教学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并指出同类几何体的区别时,语言不够准确简练,描述不够完整细致.这种状况,不必操之过急,随着以后的逐步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会得到很大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