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2单元第6课《捕蝶者》ppt课件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6624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2单元第6课《捕蝶者》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2单元第6课《捕蝶者》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2单元第6课《捕蝶者》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2单元第6课《捕蝶者》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2单元第6课《捕蝶者》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2单元第6课《捕蝶者》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第2单元第6课《捕蝶者》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第 6课 捕蝶者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诗海探珠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美文佳作欣赏 第6课 捕蝶者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蝶恋花 赵令畤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诗海探珠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赏析 】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词的上片以惜花托出别恨,起首三句描绘春深花落景象。以飞絮落花作为寒意将尽的晚春季节的特色,下面“ 坠粉飘香 ” 等等,进

2、一步形象地刻绘了花儿的飘, “ 新酒 ” 两句,转而直接抒情,由惜春转向怀人,并通过以酒遣愁的细节强化这种情感。 “ 新酒又添残酒困 ” 句与 “ 借酒浇愁愁更愁 ” 的意思接近。 “ 不减 ” 两字,是说离恨却并不因 为分别时间久长而稍有减退。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词的下片,因音问断绝而更增暮愁过片三句,极写孤独之感, 运用拟人手法,连蝴蝶儿、黄莺儿也都飞往别处,所以问它们也无处可问,只剩下自己独倚高楼,凝望碧水。双鱼,指书信。倚楼盼望来书而终归失望之情。 结末两句,抒写了因怀人、伤春而生发的绵绵愁恨。横波,指美目。用李白诗云:“昔为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是说午梦酒醒,

3、但见小院深深,春色已尽,只有斜阳一片,徘徊不去。眼见白昼将尽,长夜即至,送春滋味,念远情怀,此处不说愁恨而愁恨自见。全词情景交融,细腻地营造出清丽哀愁的词境。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思考 】 “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 这三句是什么意思?结合词句加以赏析。 【 提示 】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 恍惚 ( h u n h ) 镊子 ( n i ) 菖蒲 ( n p ) 洲 屿( y ) 菜 畦( q ) 蛱蝶 ( j i ) 昏 厥( j u ) 虔诚 ( q i n ) 孑然 ( j i )

4、对 峙( z h ) 悲 恸( t n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二、字形辨认 镊 n 镊子 慑 s h 威慑 嗫 n 嗫嚅 娆 r o 妖娆 饶 r o 富饶 绕 r o 缠绕 斓 l n 斑斓 阑 l n 阑珊 澜 l n 波澜 舷 x i n 舷窗 弦 x i n 管弦 炫 x u n 炫目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遐 x i 遐想 瑕 x i 瑕疵 暇 x i 闲暇 绢 j u n 绢帛 捐 j u n 捐献 涓 j u n 涓涓细流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三、词语辨析 (1)精细 精致 精细:精密细致。 精致:精巧细致。 例: 公司

5、生产了十余种 _包装礼盒系列及散装武夷岩茶、正山小种等销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企业计划管理能否实现 _化管理,是企业年度或者某一时期经营目标能否达成的根本保证。 精致 精细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操纵 支配 操纵: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控制。 支配:对人或事物起引导和控制作用。 例: 在北京,一个中、小学校长能 _的资金是多少?从目前审结的案件看,超过 1个亿。 公安厅在全区开展了打击整治组织 _未成年人流浪乞讨违法犯罪活动。 支配 操纵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四 、 词语释义 斑斓: _ 小心翼翼: _ _ 林林总总: _ _ 昏厥: _ _

6、悲恸: _ (书 )灿烂多彩 。 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 现形容谨 慎小心 , 一点不敢疏忽 。 翼翼 , 严肃谨慎 。 形容众多 。 林林 , 众多的样子; 总总 , 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 因脑部贫血引起供氧不足而短时间失 去知觉 。 非常悲哀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膜拜:_ _ 孑然: _ 栩栩如生:_ _ 对峙: _ 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 , 两手加额 , 跪 (书 )形容孤独 。 下叩头 。 活泼生动的样子 。 指艺术形象非 常逼真 , 如同活的一样 。 相对而立 , 相持不下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筱敏, 1952

7、年生于广州, _代诗人和_,主要从事诗歌与散文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米色花、瓶中船,散文集阳光碎片、理想的荒凉、悠闲的意义、女神之名、风中行走、成年礼等,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等各方面。 当 散文家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资料链接 作者详细描绘了捕蝶者捕杀蝴蝶,特别是绝世之蝶的过程,并提出诘问与反讽,既表达了对绝世之蝶遽然失去生命的哀悼,也表达了对捕蝶者为了追求美、荣誉等外在价值而扼杀生命的愤激,强烈地提出了美的价值与生命的价值孰轻孰重的命题引发读者深思。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六、整体预知 捕蝶者作者细致描绘捕

8、蝶者为捕蝶所做的各种精细的准备以及他那精湛巧妙的捕蝶技巧捕蝶者精湛的技艺背后是对生命的蔑视与残忍捕蝶者与诗人的一番对话捕蝶者对生命认识的冥顽不化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 探究 1在文章开始部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捕蝶者对专业的痴迷与热爱。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提示 】 文章开始部分 , 作者写了捕蝶者对于蝴蝶的美具有惊人的鉴赏力和敏锐的发现力 。 在捕蝶的手段上 , 他也是一个高超的能手 , 达到了鬼斧神工的境界 。 捕蝶者的出场 , 代表了一种追逐美与荣誉的价值的诞生 。 为下文写捕蝶作铺垫 。 2017/1/

9、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 文章在叙述中运用第二人称 “ 你 ” 来写 ,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 提示 】 全篇文章以第二人称来写 , 没有一处直接批评 。 筱敏只是多次描写蝴蝶在捕蝶者手指下胸腔破裂的声音 , 设置了一个远方诗人要谈生与死的问题 , 而不是美 、 价值 、 声誉 , 来暗示主题 。 为什么只谈生与死 , 而不谈美 、 价值 、 声誉 ?因为在生命面前 , 这些东西都显得轻微 , 这些东西往往成为他人戕残他者生命的借口 。 正是这些东西 , 使人失去了对生命的感受 , 成为一个不动声色的刽子手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运用第二人称 , 呼告 、 抒情更

10、强烈 , 便于面对面的对话 , 便于作者的谴责 。 也更容易对捕蝶者的行为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 3 文中的主人公在捕蝶时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请你用词语概括出来 。 【 名师点拨 】 非常敬业 、 投入 、 专心致志 、 一丝不苟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4 捕蝶者在捕到珍稀蝴蝶时 , 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 请抓住关键词来说 。 【 名师点拨 】 激动得几乎昏厥 、 大口吸气 ,虔诚 、 膜拜 、 急不可耐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5 作者是怎样描绘捕蝶者发现惊世之蝶后 , 对其进行捕杀的 ?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 名师点拨 】 作者运用大量的细

11、节描述 , 详细地描绘了捕蝶者在发现了惊世之蝶后 , 如何进行细致地捕捉过程 。 貌似从容平静的笔触 , 淡淡地道出了捕蝶者在猎杀蝴蝶过程中的那种满足和自得的心绪 。 然而就在波澜不惊的描述中 , 从中偶然跳出的诘问与议论 , 则包含了作者对捕蝶者残忍的谴责 , 也引动了读者进一步的思考:美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 , 到底谁更重要 ?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细剖 深析 楼主 作者和捕蝶者都有着对美的追求,都有着审美眼光。但二人却在生命和美之间存在分歧,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沙发 我赞成作者的观点。生命是可敬的,可畏的,这不单单是体现在人类的身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也都应该受到尊重。真正美的事物是有生命的,生命和美是融合在一起的。 板凳 我觉得捕蝶者也有道理。蝴蝶翩飞固然美丽,但它的生命实在短暂,与其让它死后枯萎,还不如制成标本,让生命之美继续呈现。另外,我们很多人生活在城市,即使村落也难见许多种类的蝴蝶,他的做法也让更多人见到了蝴蝶的美丽。 2017/1/26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三楼 我反对捕蝶者的做法。一个物体只要活着就应有活的尊严,在美与生命面前,后者更珍贵。 从某种意义上说,捕蝶者并没有捕到蝶,他们所捕获、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