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对社会教化的作用及其启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668035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举制度对社会教化的作用及其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举制度对社会教化的作用及其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举制度对社会教化的作用及其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举制度对社会教化的作用及其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举制度对社会教化的作用及其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举制度对社会教化的作用及其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制度对社会教化的作用及其启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举制度对社会教化的作用及其启示冯建民内容摘要:中国自古便是一个教化大国。历代统治者视教化为千秋大业,往往殚精竭虑,通过各种渠道实施社会教化。科举制度作为一项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在其运行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巨大的教化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广礼制、推进学校教育发展、地方士绅的教化倡导与实践等三个方面。这将有助于全面理解科举制度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也将对改善当今的道德教育有所启示。关键词:科举制度 教化 礼制 学校教育 士绅阶层中国自古就十分重视“教化”,历代统治者可谓尽心竭力的推广社会教化,以其达到对广大民众的思想控制,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因此,中国的教育自古便有“政教合一” 的鲜明特点。科

2、举制度作为一项选拔朝廷官员的考试制度,在长达 1300 年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地位。通过考察科举制度对社会教化的影响与作用,一方面有助于全面认识科举制度,纠正以往人们对科举制度的片面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科学的总结和正确的看待中国古代的教化传统,并且有益于思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的推动社会教化,提高民族的道德文化素质。本文认为,科举制度在推动礼制的推广、学校教育的发展和造就广大士绅阶层等三个重要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教化。下面将逐一进行阐释。一、科举制度对礼制的推广为国以礼,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历代统治者不仅十分注重制礼,而且十分注重礼制的普及与实施。科举

3、制度将礼制纳入考试范围,不仅确立了礼制在国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而且扩大了礼制的宣传与普及。科举制度遵循能力本位,促进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促使了礼制由贵族阶层向庶民阶层的下渗和普及。1、礼制纳入科考范围,使得礼制广泛宣传与普及清代经学家皮锡瑞指出:“六经之文,皆有礼在其中,六经之义,亦以礼为尤重。 ”(经学通论 三礼 )儒家经典不仅有“三礼” (周礼 、 仪礼 、礼记 ) ,而且其他经典中也有礼的内容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科举考试考儒家经典,实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考儒家礼制。1唐会要卷 76贡举中2唐会要卷 76贡举中不但如此,在科考中还曾专设“礼制”科目。唐德宗贞元二年(786 年) ,

4、开元礼被列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 开元礼是盛唐时为规范整理当朝礼仪而修撰的礼典,被唐人视为“国家盛典”。贞元二年六月十一日,朝廷敕令:“开元礼,国家盛典,列圣增修。今则不列学科,藏在书府。使效官者昧于郊庙之仪,治家者不达冠婚之义。移风固本,合正其源。自今已后,其诸色举人中,有能习开元礼者,举人同一经例,选人不限选数许习。但问大义一百条,试策三道,全通者超资与官,义通七十条,策通两道已上者,放及第。已下不在放限。其有散官能通者。亦依正官例处分。 ”1 可见,作为每年举行的考试科目,开元礼举既是贡举的科目,又是允许待选入仕的选人应试的吏部科目选的科目。贞元九年五月二十日,又敕令:“其习开元礼人,问

5、大义一百条,试策三道,全通者为上等,大义通八十条已上,策两道以上,为次等。余一切并准三礼例处分。 ”2开元礼 用来设科取士,不仅使其传播面日益广泛,而且还逐渐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科目。 新唐书艺文志史部仪注类收入有:开元礼仪镜一百卷、 开元礼京兆义罗十卷、 开元礼类释二十卷、 开元礼百问二卷。吴岱、宋初仍以开元礼开科取士。 宋史艺文志三收入韦彤开元礼仪释二十卷, 开元礼仪镜略十卷,开元礼教林一卷,等等。 1“三礼科”是德宗贞元九年(793 年) ,将“三礼”从“ 九经”中抽出来,重新制定的与明经等科不同的考试标准的新科目。朝廷认为“王者设教,劝学攸先。生徒肄业,执礼为本。然则礼者务学之本,立身

6、之端,居安之大猷,致治之要道。顷有司定议,习礼经者,独授散官,颇乖指要,姑务宏奖,以广儒风。 ”2 因此于贞元九年五月敕令:“自今已后,诸色人中,有习三礼者,前资及出身人,依科目例选,吏部考试;白身人依贡举例,吏礼部考试。 ”这里的“ 前资及出身人” 指有过任官资历或曾获得过任官资格的人员; “白身人” 则是指没有任何任官资历或资格,按照正常身份应试的人。考核标准为“每经问大义三十条,试策三道,所试大义,仍委主司于朝官学官中。拣选精通经术三五人闻奏,主司于同试问义策全通为上等,特加超奖。大义每经通二十五条以上,策通两道己上,为次等,依资与官。如先是员外试官者,听依正员例。其诸馆学生,愿习三礼及

7、开元礼者,并听,仍永为例程。 ”3明代,朱子学备受尊崇, 朱子家礼 (简称家礼 )由民间私家编著的礼书上升为国家的礼仪典制。永乐时期,颁布了家礼 ,并且收录到性理大全中,颁行全国,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与标准答案。 “有明一代,城乡读书人家都把 家礼奉为金科玉律。 ”5同时,民间也刊发了大量文人儒士为家礼所作的注本和传本,四处传布。所谓的注本、传本,是指“那些对家礼 进行注释,或加以损益、易以浅近之语,甚或加诸插图,依附于家礼的名下而印行、流传的有关著作” 6。因此,可以看出,在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中,儒家的礼制一直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礼制也正是凭借科举制度国家性、权威

8、性的有力制度中介,一方面使得儒家礼制长期牢固保持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也得以在民间广泛传播。2、科举遵循能力本位,实现社会流动,礼制走向世俗化和庶民化先秦时期,礼主要限于贵族阶层,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 曲礼 ) ,没有专门针对庶人礼的文本规定,正如清人孙希旦所说的“制礼士以上”, “不为庶人制礼” , (孙希旦, 礼记集解 ) 。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庶人在当时的政治格局和社会生活中,地位低下,无足轻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崩坏”,汉代又重新确立了礼制,并且汉代儒者和统治者力图将礼制推广为社会普遍的行为规范,但由于当时,仍有很多人固守“礼不下庶人” 的原则,庶人之礼尚未得到重视。从

9、东汉末年开始,门阀士族势力强盛, “士庶天隔”, “判若云泥”,士庶互不交接,坐不同席,行不同车,礼制被门阀贵族作为炫耀门第、维护特权的工具。到盛唐时期,庶民仍然未能在礼制上获得应有地位。以唐玄宗时编修的开元礼为例,煌煌 150 卷,60 余万言,分皇帝、皇室成员、三品以上、四品五品、六品以下五个档次,庶人不是制礼的对象,仅在位区别和强调等级差异时,才于相关条文下以附记形式,用片言只字指明庶人该行何礼。 7但到了宋代, “礼下庶人” 成为了可能,重大标志是政和五礼新仪 ,其中订有“庶人婚仪 ”、 “庶人冠仪” 、 “庶人丧仪” 等专门针对庶人的礼文。 宋史礼志 第一次在正史的礼志中记述了士庶婚

10、丧嫁娶的情况。 宋史 舆服志也第一次就“士庶人车服之制” 、 “臣庶室居制度”作了记录。这些均表明,礼制己真正下达庶人。 1 杨志刚著:中国礼仪制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第 176 页。2唐会要卷 76贡举中3唐会要卷 76贡举中何以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中下层地主和庶族地位上升,门阀士族地位下降。而更为直接的原因则是科举制度的完善与施行,取士不问家世,全凭个人知识才能,为广大中下层的庶族子弟提供了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与可能。宋代科举一方面取消通榜公荐,彻底根除了士族所依赖的荐举通道,另一方面通过“糊名”、 “誉录 ”、 “双重等第法”、 “别头

11、试”“锁院”等各种制度改革,裁抑子弟,奖掖寒士,从而实现了门第社会向科举社会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庶人的社会地位。庶人社会地位提升了,必然要求有适合于他们生活方式的礼制。宋代民间编著的礼书和私家仪注比较普遍。较为代表性的有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和司马光的司马氏书仪等。这些民间的礼书或仪注的共同点在于,对古礼中的繁文缛礼进行了删减,使其更好的对平民百姓的生活发挥指导作用。总之,科举制度打破血缘、门第局限,促使礼制伸向广大平民百姓的生活,扩展了礼制的覆盖面。二、科举盛行推动学校教育发展学校乃教化之本源。自上古三代,学校的存在形式不断演化,但“化民成俗”的教育宗旨始终没有改变,学校始终是历代统治者实行社会教化

12、最重要、最得力的工具。科举的目的是“选人”,学校的目的在“ 养人 ”,在科举盛行时代,学校教育目的为“ 储才以应科目”。社会上下深受科举功名利禄所诱惑时,激发的是求学上进、兴资办学的社会风气。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直接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自然也大大促进了社会教化的进行。首先,科举制度实行推动官学发展,形成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官学在历史发展中其制度化和规范化在不断提高,尤其是隋唐以后,官学在制度规范和办学规模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明清以后,将科举与官学整合为一,极大地推动了官学的发展,形成了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 “尽管自西汉就有了地方郡学和中央太学之设立,并在此后各代获得不断的发展,但只有到了明朝

13、,才最终形成了健全、完备、完全向良民开放,并且与科举和选官融为一体的官办学校教育体系。 ”1 官学在传授儒学、培养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统治人才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地方官学在推进地方社会教化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次,科举制度也催发了各种形式私学的发展。古代私学按照程度可分为大学和小学。大学程度的私学主要是指书院,小学程度私学主要有乡校、家塾、冬学,合称为蒙学。纵观千余年的书院史,书院与科举有着密切的关系 2。可以说“书院因科举盛而产生,随科举废而消亡 ”3 书院不仅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发挥着巨大的教化功能。首先,在书院的教学中,着重培养的是学生“明理 ”、 “做人

14、” 和道德涵养的养成;其次,在进行考课(核)时,不仅通过学业考核评定优劣、决定升降,而且通过设立德行簿、劝善规过簿等来对学生的道德品性和日常行为进行考核。还有,书院通过学规和祭祀活动来教化生徒。学规,一般是对为学的次第、方法、内容,以及道德修养等所作的要求。吕祖谦在主持丽泽书院时,制定了丽泽书院学约 ,强调“凡于此集者,以孝悌忠信为本,其不顺于父母、不友于兄弟、不睦于宗族、不诚于朋友、言行相反、文过饰非者,不在此位 ”。 4 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时,采择周易 、 论语 、 孟子 、 礼记等儒家经典的有关条目,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对学生在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1 郭

15、培贵, 明代科举的坚实基础 ,中国文化研究,2009 年(夏之卷):62682 长期以来,就书院与科举的关系,很多学者认为,书院是不重视科举的,甚至是反对科举的。但刘海峰教授认为,反对科举并非书院的主流,多数书院与科举并不对立,反而是重视科举的,并且提出书院因科举盛而兴,因科举废而亡。祥见刘海峰著, 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93206 页。目前,就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比较全面的是李兵的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3 刘海峰著:科举学导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78 页。4(宋)吕祖谦撰:乾道四年九月规约 ,见东

16、莱集卷 10,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 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 ,上海三联书店 1988 年,第 202 页。蒙学程度的私学,基本任务就是给发蒙的幼童传授一些最低、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宋元以后,蒙学有了较大的发展,普及已达里巷。据耐德翁的都城纪胜 、 三教外地记载:当时的临安内外“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余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 5 古代家庭深受“为官须作相,及第早争先”(增广贤文 )诱导,十分重视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大量的童蒙教材,如三字经 、 百家姓和千字文 ,朱熹及其弟子编著的训蒙绝句 、 性理字训等,将伦理、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识通俗易懂的整合在一起,深入人心,很好的起到了伦理教化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