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s** 文档编号:593732289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题(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复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山川之美,古来共谈”,f( )员辽阔、地大物b( )的中华大地,有着美不胜收的山水资源,中国古代的文人流连山水之中,用心灵观察、体悟自然风物之美,寄情山水,由此产生了大量精美的优秀品章。三峡中有“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山,有“素湍绿潭”的水,有“哀转久绝”的“高猿长啸”;答谢中书书则对所见之美景发出了“ ”的赞叹,“ ”描绘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为文字增添灵动感。苏轼与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时,见到了这样的景色: 。面对此景,作者产生了这样的感慨: 。与朱元思书一文,语言清新jun( )永、骈( )散相间( )

2、、写景历历如绘,而作者笔下之景也使人陶醉,心灵得到净化:“ , ”。唐诗五首,或写田园风光,抒发孤独、彷( )徨之情,“ , ”一句写所望之静态远景,“ , ”表达诗人只能向前贤寻找慰藉的孤寂之情;或写登临之景,抒发吊古怀乡之情,崔颢一句“ , ”使望不可见却生而无限的愁思仿佛可见;王维描绘塞外雄浑壮阔的景象,体现其“诗中有画”的名句“ , ”意境雄浑,壮阔深邃;所写景物简单纯净,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渡荆门送别中“ , ”化静为动,使景物富于动态,“ , ”则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钱塘湖春行既描写禽鸟,表现“早”:“ , ”,也描写植物,表现“早”:“ , ”这些诗文,大都以描写景

3、物为主,融入作者细n( )的情思,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阅读这灯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 )情操。(1)给加点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结合背诵与理解,选择课文中恰当的文句填空。(3)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的“书”即书信,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两文都具有语句工整、讲究对偶的特点。B.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南朝地理学家。水经注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本文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C.中国文人常常留恋于山光水影之间,或纯粹观景,透露审美情趣,如钱塘湖春行;或融情于景,表达厌弃

4、名利、渴归山林之愿,如与朱元思书。D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篇幅短小,却融叙事、写景与议论于一炉。叙事跌宕起伏,比喻写景,突出其空明澄澈、疏影摇曳的特点,议论抒怀,寥寥数语,意味隽永。2.学习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1) 阅读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_(2)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_(

5、3)写出带“月”的连续两句古诗句。_3.某班拟开展以“古诗文中的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专家讲座】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古诗文中的自强不息的内容,学校团委决定邀请市文化馆李馆长于2024年11月15日下午3点到学校大礼堂为全校同学做一个专题讲座。以下是邀请函正文内容:邀请函李馆长: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阅读与理解古诗文中的自强不息,诚挚邀请您于2024年11月15日到学校礼堂为大家做一个专题讲座。请您务必准时参加!2024年11月12日(1)邀请函格式上有一个错误,请指出来:_(2)邀请函在内容上不够具体,请指出来:_(3)邀请函有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改正:_【阅读推介

6、】为更好地引导同学们更好地阅读与“自强不息”相关的古诗文,学校特设立了网上阅读主页,请你为这个主页写一段推介词。_【悟自强内涵】请结合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的理解。_名著阅读4.班级打算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制作微纪录片周恩来。有同学不理解剧本部分选材,请你结合作品帮助释疑。剧本选材疑问家庭背景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甚至真的喜爱现代文学!),他本人似乎注定要做个读书人的,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有突出的文学天赋。(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造反者)家庭背景介绍“造反者”周恩来

7、,为什么要拍摄他的家庭背景?请联系你对名著的阅读简要分析。 片头配诗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他轻捷地绑好了裹腿,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他看着那些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黎明没有到来,那惊醒他的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过于殷切的想望。(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片头配诗展现了周恩来怎样的形象?请联系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结合诗节词句分析。 5.1936年,斯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延安,切实了解和采访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下面是斯诺和彭德怀有关其“为什么当红军”的一段采访实录,请你根据内容还原采访场景,将斯诺的

8、提问和彭德怀的回答补充完整。斯诺:您年轻时阅读的哪部书籍让您产生了当红军的初步想法?彭德怀:_斯诺:_彭德怀:以前我只是对社会不满,看不到有什么进行根本改革的希望。在读了共产党宣言以后,我不再悲观,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题目。(甲)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乙)山夜调琴 唐王绩促轸乘明月,抽弦对白云。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注】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凫:野鸭。莳:移植。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嘨”句,东皋由此而来。轸,用轴转动弦线。促轸,拧紧弦线,使调门更高些。这里即指弹奏。山水韵,抒写山水之乐的曲调。唐吕才东皋子集序载王绩“雅善鼓琴,加减旧弄,作山水操,为知音者所赏”。6.解释句中加点字词。以疾罢归( )终于家( )虽刺史谒见( )素湍绿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