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内江市政府工作报告 在内江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内江市人民政府市长任晓春做了政府工作报告,下面是我整理的报告全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勤勉履职、苦干实干,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97.7亿元,增长7.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7亿元,同口径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91元,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86元,增长8.5%,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坚持创新发展,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发展动能加速培育落实省委、省政府“项目年”部署,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7次,新开工项目283个;强化项目督查,46个项目如期竣工;实施PPP项目8个,投资总额44.2亿元;235个市级重点项目、11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5.5亿元,增长12.7%。
积极扩大内需,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34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0.5亿元,增长12.7%加强“三外”工作,实现对外工程承包营业额434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724.8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3亿美元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20万吨钢铁去产能任务提前完成,16户落后产能企业被淘汰,单位GDP能耗下降4.8%;消化房地产库存433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去化周期缩短至12.7个月启动先进制造强市“三百行动”,完成技改投资250.8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1户,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4%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418.3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培育发展会展业,举办重点展会22场次,促成交易额9.6亿元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新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实现旅游总收入216亿元,增长26.7%加快发展金融业,新引进域外金融机构3家;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达1370.3亿元、732.2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165.8亿元、43.4亿元新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示范片5.3万亩,新增种养大户251个、家庭农场128个、农民合作社51个、龙头企业10户,新获批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农业增加值增长4.0%。
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内江国家高新区已获国务院批准累计建成孵化载体22个、孵化面积13.2万平方米,新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7个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1个,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户,新增各类科技型小微企业50户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23个、战略性新兴产品24个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提高3.9、3.8个百分点 (二)坚持协调发展,发展效能进一步增强 “双百城市”有序推进城市总规完成修编,获得省政府批复实施道路桥梁项目25个、公建配套项目21个,新城核心区“四横七纵”路网骨架全面建成,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约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万人改造棚户区危旧房8161套,货币化安置率达82.2%,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改造老旧院落116个拆除违章搭建31万平方米深化城区交通治堵,桐梓坝大桥南成渝铁路桥拓宽工程竣工,沱江大桥加宽改造按期推进城市变景区”进程加快,大洲广场、松山公园改造工程和小青龙河绿道建设进展顺利,塔山复合绿道建成投用加强城市管理,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启动中心城区“交通安全文明礼让”行动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积极构建“一带一轴一区”重要交通枢纽,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川南城际铁路开工,花园滩大桥主体工程完工,新(改)建农村公路1002.9公里,完成渡改桥9座,实现交通投资28.8亿元。
联合水库、两河口水库建设加快,长桥水库如期开工 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各县(区)竞相发展势头强劲,底部基础进一步夯实市中区用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东兴区抢抓“高铁时代”新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会展业资中县积极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作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隆昌县主动融入川渝合作,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旅游业威远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和生态旅游内江经开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国家级经开区示范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启动县城开发边界划定工作,县城控规覆盖率均超过95%,一大批公共配套设施建成投用17个国、省重点镇加快建设,建成幸福美丽新村300个 (三)坚持绿色发展,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将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作为“世代工程”,启动编制《内江市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规划》,加快沱江内江段、威远河、隆昌河、大清流河等主要流域治理,城区20个涉水项目有序推进,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加强打响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制定《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内江的实施方案》,投入资金11.5亿元,实施环保项目107个,竣工项目56个。
中心城区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8.1%、11.6%启动大规模绿化内江行动,森林覆盖率达33.76%,我市被评为“四川绿色发展范例城市”立案查处环境行政处罚案件92件,立案查处率100%环保突出问题整改通过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督查验收,内江做法在西南各省推广 (四)坚持开放发展,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借力“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第十六届西博会等重大平台,签约项目82个成功举办第二届川南电商博览会、第七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第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等活动,内江对外知名度得到提升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新增返乡创业人员3802人,创办企业473户,总投资142.4亿元全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新签且履约项目453个全市到位市外资金增长12.8% 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参与编制川南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川南一卡通、川南统一区号等合作事项签署川渝合作荣隆工业园框架协议深化市校合作,与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意向,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挂牌运营 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实施8项国家级、17项省级改革试点,54项年度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通过省级验收,市中区农村土地退出“三换”模式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18项,取消前置审批条件55个,压缩审批环节近100个,审批办件提速90%以上,在县级层面试点建立行政审批局,政务环境进一步改善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新发展市场主体1.6万户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营改增”全面推开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组建城市发展基金、产业发展基金隆昌农商行顺利挂牌,内江农商行获批筹建公车改革全面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国资国企、科技等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五)坚持共享发展,发展成果进一步惠民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大力实施精准脱贫,投入资金12亿元,实现63个贫困村退出、2.44万人脱贫有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贫困人口1794人全面启动“四好村”创建,建成省级、市级“四好村”32个、169个创新扶贫机制,建立“五项基金”,“两集中、三权六化”扶贫模式获得国务院扶贫办肯定 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民生支出140.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4个百分点,“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全面完成新增就业4.9万人。
五大保险参保覆盖人数增加6.7万人,新农合居民参合率达99.8%,统一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建成全国首批“12349”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城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73.3%、35.1%改造农村危房3705户完成农村水井水质监测2485口启动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新增农村供水受益者5万人 社会事业继续加强惠民工程加快建设,市文化馆完成主体工程,内江师院整体迁建项目顺利签约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5所,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60所,高考万人本科上线率保持全省前列,藏区“9+3”中职免费教育毕业生100%就业,2.2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制学生获得生活补助全面取消城市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成功消除以市为单位的疟疾,“全面两孩”政策得到落实新建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网点83个,开展群众文化活动700余场次,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承办省级以上大型体育赛事10场次,开展“周末快乐体育”活动500余场次 和谐局面持续巩固坚决守住“三条底线”,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没有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创新社会治理,积极开展临时救助,扎实推进“法律七进”活动,完善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
坚持领导接访、下访和包案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派出所、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扎实推进,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5.6% (六)加强自身建设,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十项规定,“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0.4%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件、建议90件,办理政协提案252件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意见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全面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强化行政复议工作建成综合性市级政务服务平台,实施“三张清单”制度,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市行权平台办件47万余件,办件量居全省第三位大力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政纪处分184人 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优抚安置等工作取得新进步机构编制、统计调查、气象、水文、防灾减灾、检验检疫、无线电管理、保密、档案、史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实现新发展。
新闻出版、红十字、慈善、老龄、妇女儿童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加强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勤奋工作、埋头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420万内江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内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关心、支持和参与内江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内江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建筑业增加值增速等指标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实体经济发展仍然困难投资后劲不足,大项目、好项目少,产业项目缺乏,资源要素日益趋紧财政占经济总量比重偏低,税源培植差距较大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门路较窄,精准脱贫任务艰巨城市综合配套不够完善,城区交通拥堵还没有明显缓解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饮水安全等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少数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担当意识不够、办事效率较低对此,我们将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统筹的办法,认真加以改进。
二、2021年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