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46编号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

玩***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9KB
约6页
文档ID:143342744
746编号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_第1页
1/6

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全文共5个部分,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文件确定,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完成这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还有一些最后的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还有一些突出短板必须补上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稳住农业基本盘、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至关重要,政策措施必须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020年1月2日)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贯彻执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党中央认为,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全党务必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坚决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化举措、狠抓落实,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全面完成脱贫任务脱贫攻坚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已经脱贫,现在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要坚持精准扶贫,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进一步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狠抓政策落实对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县和行政村,要组织精锐力量强力帮扶、挂牌督战对特殊贫困群体,要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各级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中央财政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扶贫小额信贷等支持政策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各地要对已脱贫人口开展全面排查,认真查找漏洞缺项,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做法,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

扩大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深化扶志扶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三)做好考核验收和宣传工作严把贫困退出关,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加强常态化督导,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开展脱贫攻坚普查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全面展现新时代扶贫脱贫壮阔实践,全面宣传扶贫事业历史性成就,深刻揭示脱贫攻坚伟大成就背后的制度优势,向世界讲好中国减贫生动故事四)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坚持贫困县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继续执行对贫困县的主要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社会扶贫力度,稳定扶贫工作队伍,强化基层帮扶力量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已实现稳定脱贫的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五)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贫困状况将发生重大变化,扶贫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要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设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

抓紧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意见二、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启动省域、市域范围内示范创建在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任务基础上,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等通硬化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加大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路条例立法进程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完成“三区三州”和抵边村寨电网升级改造攻坚计划基本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普遍覆盖落实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应由政府承担的管护费用纳入政府预算做好村庄规划工作七)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统筹布局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将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补助中西部地区、原中央苏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做好水质监测八)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要基本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其他地区实事求是确定目标任务。

各地要选择适宜的技术和改厕模式,先搞试点,证明切实可行后再推开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就地分类、源头减量试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解决乡镇所在地和中心村生活污水问题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支持农民群众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推进“美丽家园”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设施维修养护进行补助九)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有计划安排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支教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政策,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增加学位供给,有效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问题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农村特殊教育大力提升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加强贫困地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学校在农村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十)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办好县级医院,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提升村卫生室,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

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城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适当简化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毕业生或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招聘程序对应聘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工作的应届高校医学毕业生,给予大学期间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允许各地盘活用好基层卫生机构现有编制资源,乡镇卫生院可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做好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将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十一)加强农村社会保障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经办服务水平,地级市域范围内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加强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精准管理,合理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水平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多形式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改善失能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护理服务十二)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鼓励城市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定期送文化下乡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支持乡土文艺团组发展,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发展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

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文化遗产、古树名木等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十三)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本完成大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常年禁捕,做好渔民退捕工作推广黑土地保护有效治理模式,推进侵蚀沟治理,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利用继续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启动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三、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十四)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要稳字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要保持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抓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推广统防统治、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服务模式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优先安排农产品加工用地指标。

支持产粮大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调剂收益按规定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扩大粮改饲规模,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增加适应国内需求的农产品进口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深入开展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十五)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落实“省负总责”,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保障猪肉供给坚持补栏增养和疫病防控相结合,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散养户的防疫服务,做好饲料生产保障工作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抓紧打通环评、用地、信贷等瓶颈纠正随意扩大限养禁养区和搞“无猪市”、“无猪县”问题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疫情报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快疫苗研发进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落实防疫人员和经费保障,在生猪大县实施乡镇动物防疫特聘计划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逐步减少活猪长距离调运,推进“运猪”向“运肉”转变加强市场监测和调控,做好猪肉保供稳价工作,打击扰乱市场行为,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支持奶业、禽类、牛羊等生产,引导优化肉类消费结构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加强渔港建设和管理改革十六)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提早谋划实施一批现代农业投资重大项目,支持项目及早落地,有效扩大农业投资以粮食生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