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第三单元 从生活中找米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198158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第三单元 从生活中找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第三单元 从生活中找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第三单元 从生活中找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第三单元 从生活中找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第三单元 从生活中找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苏教版初一上册第三单元 从生活中找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第三单元 从生活中找“米”巢湖市银屏中学 李冬梅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明白创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2、 训练学生从生活中搜集和选择材料的能力。3、 训练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效观察和深入思考的能力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明确材料来源于生活的认识。2、 培养有效观察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有效观察和深入思考的能力。三、教学方法:(1)激趣导入法。通过一组有关雨伞的照片,激发学生从寻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另外,通过观察少女和巫婆同体的画面,激发学生有效观察的趣味性。(2)分组合作法。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交

2、流,畅所欲言。 (3)点拨法。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适当点拨、诱导。帮学生指出、归纳写好记事作文的方法,而不是将写作方法强加给学生。(4)活动法。通过开展课堂品尝杯中液体的小活动,一是活跃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二是让学生形成有效观察的习惯。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问诊:问候语: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今天能以语文老师和作家的双重身份,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写作方面的知识。提问:我上中学时,老师常说的一句顺口溜: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怕写作文是通病,成了很多同学写作文时心头的“殇”。针对这一情况,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平时写作中,最让你们头疼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回

3、答:(纷纷回答)苦于无话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媒体显示)师小结:无论是脍炙人口的小说,还是情真意切的散文,或者是想象丰富的诗歌,它们都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写作的米仓。二、“米”从哪里来良方革命领袖毛泽东也说过: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雨伞,是生活中的寻常物,如果现在要求同学们写一篇关于雨伞的作文,估计很多同学都难为其词。下面播放一组与伞有关的图片,欣赏后你会觉得才思如泉涌。 情境激趣:多媒体播放一组有关雨伞的图片,要求学生读出图片内涵 同学们,你现在认可“生活中处处有米”这一观点?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材料来源于哪些方面: 1、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

4、会生活 2、他人或前人提供的资料 3、以生活和资料为基础的想像三、如何从生活中找“米”精彩的素材就像是宝藏,埋藏在生活中,要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必须做到“四要”,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归纳总结: 多留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成功是为有准备的人而来的。 多观察抓特征 多思考巧立意 多积累精选材 教师问诊:同学们在上述几项中,感觉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有针对性解读。(一) 多留心病例分析。我们生活在各式各样的人事景物之间,可是一动笔写,就发现之间掌握的材料一是少,二是空泛。常常只能勾勒出人事景物的大致轮廓,描绘几笔属于表象的东西,要深入地写下去就不行了。说到底,就是平日里对周围事物的观

5、察不够留心。正如鲁迅所说,要做到留心各样的事情。提问:你记得今天早晨你妈妈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吗?学生回答,教师点拨:留心是一种潜意识中存在的积极的态度,它决定了观察的效果。小实验:水杯里放入盐开水,邀请学生品尝,为了消除学生的疑虑,教师首先品尝,我用中指蘸取食盐水,却品尝食指,以此来检查学生的有效观察力。如果有学生发现其中奥妙,就用公式:留心+观察=有效观察(二)如何做到有效观察冰心在再寄小读者一文中,讲述两个小男孩,一起去公园游玩,回来后,作者让他们写今天看到的东西,一个能详尽地叙述今天看到的东西,另一个却不能。为什么呢?就是观察存在了问题。观察:观,又见,察,仔细看,调查研究。1、热爱生活,

6、关注社会,培养观察意识,认真思考事情的内在联系和意义:2、看山是山善于比较,多角度观察3、看山不是山善于联想,保持好奇心4、看山还是山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认识是有层次的循序渐进,只有多角度,多层次观察,我们才能够横看成岭侧成峰。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多媒体播放一张图片)同学们,请问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观察的过程必须敏锐、持久、细致,善于发现和识别对象的细节和特征。总之,观察对直接认识事物和搜集第一手写作材料的具有重大的作用,它是写作的基本功。(三) 如何筛选材料 选材要紧扣中心 乐观向上老舍曾说过:思索的时间长了,笔尖上便能滴出血和泪来

7、。观察离不开思考,离不开分析,离不开体验。对于观察到的现象,要想一想为什么,深入领会对象外在和内在的特征。要养成深入思考的好习惯。要善于分析材料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文章立意才深刻。中心思想和写作材料,是构成文章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文章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关键是“真”写真事,抒真情 着眼要“小”小事件,大主题立意要“新”发掘材,料新意趣味要“浓”记事理,述情趣联系第三单元所学课文,体会选材的技巧: 1、社戏中看社戏,偷蚕豆,钓虾 2、端午日划龙舟,抢鸭子 3、本命年的回想小时候过年,写好吃的,守岁,要压岁钱,拜年 4、火把节表现彝族的风俗特点。(四)、有效积

8、累,聚米成仓提问:同学们平时采用哪些方法积累素材? 1、坚持写观察日记 2、制作资料卡片四、认识生活,广泛阅读(一) 向书本学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基于阅读,同学们读得好,才会写得好。”(二) 注意1、不要专看一个人的著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2、 不要专看作文书五、课堂实训寻“米”学生分组讨论,按照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生活分类,寻找出有真情实感,新颖独特的材料,与大家分享。六、教学小结:生活中处处有材料,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

9、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观察思考的作用,并通过有效观察,从生活中获取丰富的素材。七、作业: 1、两篇作文任选一篇: (1)家家有“米”。在家中找米,自己命题,写一篇文章。 (2)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灵动的一瞬间。人的一个表情、一个举动,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彩云,有时具有令人心动、让人回味的美。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课外练笔:课外搜集民歌、民谣、民谚。八、教案设计:第三单元 从生活中找“米”一、生活中处处有米二、如何从生活中找米1、要留心2、如何做到有效观察3、如何筛选有用材料4、有效积累材料四、认识生活,广泛阅读五、课堂实训寻米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变换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采用医生问诊的方式,针对学生的疑难病症具体解读。另外,我把观察细化为有效观察,大大提高了学生观察的质量。另外,我采用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我个人认为这三点是本节课的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