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第一节 静脉输液 第二节 静脉输血,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一、静脉输液的定义和原理 (一)定义 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二)原理 静脉输液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应具备的条件是: ①液体瓶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即需要有一定的水柱压 ②液面必须与大气相通(液体软包装袋除外),使液面能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大气压加上液体静压高于静脉压时,液体向压力低的方向流动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③输液管道必须保持通畅,不扭曲,不受压,针头不堵塞,并确保在静脉内 二、静脉输液的目的 (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常用于脱水致酸碱平衡紊乱者,如剧烈呕吐、腹泻、大手术后等不能由口进食者 (2)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复,获得正氮平衡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以及不能经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的病人 (3)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常用于中毒、感染、脑及组织水肿以及各种需要经静脉输入药物的病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4)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病人。
三、常用溶液的种类和作用 (一)晶体溶液 晶体的分子小,其溶液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可有效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失调常用的晶体溶液有: 1. 葡萄糖溶液 用于补充水分和热量,临床也常用作静脉给药的稀释剂和载体常用的葡萄糖溶液有5%葡萄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2. 电解质类溶液 用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常用的等渗电解质溶液有: 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等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临床上也常用作静脉给药的稀释剂和加药载体 3. 碱性溶液 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失衡常用的碱性溶液有5%碳酸氢钠溶液和11.2%乳酸钠溶液 4. 高渗溶液 用于利尿脱水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消除水肿,常用于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常用的高渗溶液有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溶液等,使用时为了达到药物作用,须加压快速滴入 (二)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的分子大,在血液内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
常用的胶体溶液有: 1. 右旋糖酐溶液 为水溶性多糖类高分子聚合物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常用的溶液有中分子右旋糖酐和低分子右旋糖酐中分子右旋糖酐的作用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还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预防抗血栓形成 2. 代血浆 作用与低分子右旋糖酐相似,扩充血容量效果良好,输入后循环血量和心输出量均增加,急性大出血时可与全血共用常用的溶液有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氧化聚明胶、聚乙烯吡咯酮等 3. 蛋白制品 输入后能提高胶体渗透压,扩大和增加循环血容量,补充蛋白质和抗体,有助于组织修复和提高机体免疫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常用的蛋白制品有5%白蛋白和血浆蛋白等 (三)静脉高营养液 能供给病人热能,补充蛋白质,维持正氮平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静脉高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矿物质、高浓度葡萄糖或右旋糖酐以及水分常用的静脉高营养液有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四、常用静脉输液法 (一)周围静脉输液法 1. 密闭式输液法 【目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同静脉输液 【操作前准备】 (1)操作者准备:了解病人病情、心理状态、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及肢体活动度。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病人准备:了解静脉输液的目的,输液前排尿、排便,取舒适卧位 (3)环境准备:整洁、舒适、安全、安静 (4)用物准备:基础静脉注射盘1套、输液器、液体及药物(遵医嘱)、无菌纱布或无菌敷贴或胶布、瓶套、输液卡、输液架、锐器收集器,必要时备小夹板、绷带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实施】操作步骤 1. 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 2. 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询问大小便,备输液架 3. 根据医嘱填写输液卡,认真查对液体与药物,将输液卡倒贴于输液瓶上,套上瓶套 4. 加药:启开液体瓶铝盖中心部分,常规消毒,消毒范围至铝盖下端,按医嘱加入药物 5. 排气: (1)检查输液器质量,打开输液器,检查输液器包装有无破损,是否过期将输液管和通气管针头同时插入瓶塞直至针头根部,关闭调节器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2)将穿刺针的针柄夹于两手指之间,倒置茂菲滴管, 并挤压滴管使输液瓶内的液体流入滴管,待滴管内液面达1/2~2/3满时,迅速转正滴管,打开调节器,排尽导管和针头内的空气(图12-1)关闭调节器,将输液器末端置于输液器包装袋内 6. 选静脉: (1)调整舒适卧位,备胶布3~4根。
(2)选择静脉,肢体下垫一小枕,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2遍 7. 再次核对:病人姓名、床号、药物质输液器排气、输液器是否通畅后,嘱咐病人握拳(前臂静脉) 8. 取下护针帽,行静脉穿刺(同静脉注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9. 初步固定:见回血后,据情况将针尖斜面全部送入血管后,用手固定头皮针针柄,松开止血带,嘱咐病人松拳,全部打开调节器,待液体滴入通畅,病人无不适 10. 胶布固定:用3~4根胶布固定针柄、头皮针进针等处,用无菌纱布或输液贴覆盖(图12-2),必要时用夹板、绷带固定肢体 11. 调节滴速:根据病情、年龄及药液性质调节滴速, 一般成人40~60 滴/min,儿童20~40 滴/min 12. 整理用物,交代注意事项,并将呼叫器放在病人易取处 13. 再次核对并记录 ,记录输液时间、滴速、签全名 14. 加强巡视: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液体,观察有无输液反应,保证输液通畅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15. 输液完毕,快速拔针,按压至少5 min 16. 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查对制度,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2)根据病情需要安排输液顺序,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及药物的半衰期等情况合理分配药物 (3)对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4)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对于刺激性强或特殊药物,应确认针头已在静脉内后再输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5)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对于有心、肺、肾疾病的病人,老年病人、婴幼儿及输入高渗、含钾或升压药物的病人,要适当减慢输液速度;对于严重脱水,但心肺功能良好者, 适当加快速度 (6)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注意观察输液是否通畅、有无溶液外溢、有无输液反应,每次巡视后,做好记录 2. 周围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目的】 (1)同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2)保护静脉,减少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血管损伤 (3)用于抢救和治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操作前准备】 (1)操作者准备:同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2)病人准备:了解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目的,输液前排尿、排便,取舒适卧位 (3)环境准备:同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4)用物准备:同静脉输液,另加静脉留置针一套,封管液(无菌生理盐水或肝素稀释液) 【实施】 操作步骤,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1. 同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1~6。
2. 检查并打开留置针和敷贴,连接输液器与留置针,连接时注意导管边缘是否粗糙,针头是否锋利,检查有效期及有无破损 3. 排气,打开调节器,排尽套管针内的空气,关闭调节器,将留置针放回留置针盒内 4.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选择静脉,对于能下地活动的病人,避免在下肢留置 5. 将小枕置于穿刺肢体下,在穿刺点上方10~15 cm 处扎止血带,消毒皮肤,范围8 cm×10 cm 6. 再次核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7. 取下针套,旋转松动外套管(图12-3) 8. 再次排气后嘱咐病人握拳,绷紧皮肤,左手固定静脉便于穿刺,减轻病人疼痛持留置针使针头与皮肤呈20°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针角度,顺静脉方向再将穿刺针推进0.2 cm 9. 送外套管,左手持Y接口,右手撤针芯0.5 cm,将外套管送入静脉;撤针芯,放于锐器收集器内 10. 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嘱咐病人松拳 11. 用无菌敷贴固定导管,并注明日期和时间用胶布固定留置针管套(图12-4) 12. 打开调节器,调节滴速,再次核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13.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洗手并记录 14. 输液完毕,取出输液器针头,消毒静脉帽,用注射器注入封管液。
15. 再次输液时,消毒静脉帽后插入输液器针头即可 16. 停止输液需拔管时,先撕下胶布再揭开敷贴,将无菌棉签放于穿刺点前方,迅速拔出套管,按压穿刺点 17. 整理用物,洗手并记录 【注意事项】 (1)同静脉输液(1)~(6)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2)严格掌握留置时间,一般静脉留置针可以保留3~5天,最好不超过7天 (二)颈外静脉置管输液法 颈外静脉为颈部最大浅静脉,由下颌角后方垂直下降,越过胸锁乳突肌后缘,在锁骨上方穿过深筋膜,最后汇入锁骨下静脉其行径表浅且位置恒定,易于穿刺 【目的】 ①同静脉输液 ②测量中心静脉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③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宜穿刺或静脉滴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行静脉内高营养 【操作前准备】 1. 操作者准备 同密闭式静脉输液 2. 病人准备 了解颈外静脉置管的目的和方法 3. 环境准备 同周围静脉输液 4. 用物准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1)同密闭式静脉输液 (2)无菌穿刺包:内有穿刺针2根(长约 6.5 cm,内径 2 mm,外径 2.6 mm)、硅胶管2条(长25~30 cm,内径1.2 mm,外径1.6 mm)、6号针头2个、5 mL和10 mL注射器各1个、镊子、纱布、洞巾、弯盘。
(3)2%利多卡因注射液、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手套、无菌敷贴 【实施】 操作步骤 1. 同密闭静脉输液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2. 协助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肩下垫薄枕使病人头低肩高,充分暴露颈部穿刺部位 3. 术者位于穿刺部位对侧或头顶侧,助手站对侧选择穿刺点,消皮肤毒,打开穿刺包,戴手套,铺洞巾 4. 助手协助,抽吸2%利多卡因做局部麻醉;用10 mL 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连接硅胶管,排尽空气备用 5. 麻醉穿刺点:用麻醉药淋醉穿刺点 6. 穿刺:术者左手绷紧穿刺点上方,与皮肤呈45° 角进入皮下,再呈25°角沿静脉穿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7. 见回血后,试推药通畅,立即用一手拇指按孔处,另一手持备好的硅胶管快速由针孔送10 cm左右插管时由助手一边抽回血一边缓慢注入生理盐水 8. 确定硅胶管在血管内后,退出穿刺针,再次抽回血检查确定硅胶管在血管内,移去洞巾,助手将输液器排气后接上并调节滴速 9. 用无菌敷贴覆盖穿刺点,固定硅胶管固定要牢固,防止导管脱出 10. 封管:暂停输液时,用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1~2 mL或肝素稀释液,注入硅胶管内,用无菌静脉帽塞住针栓孔,再用安全别针固定在敷料上。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第一节 静脉输液,11. 每天更换敷料,用0.9%过氧乙酸溶液擦拭、消毒硅胶管,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12. 如需再次输液,取下静脉帽消毒针栓孔,接上输液器即可进行 13. 停止置管时,硅胶管末端接上注射器,一边抽吸一边拔出硅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