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规程与规则教学课件作者尚俊霞项目四

w****i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52MB
约86页
文档ID:102586475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规程与规则教学课件作者尚俊霞项目四_第1页
1/86

项目四 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课题一 运行管理规定 课题二 接触网运行巡视规程 课题三 接触网检修规程,返回,课题一 运行管理规定,一、运行检修管理组织及有关人员职责 (1) 供电机电中心负责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标准, 适时补充与制定接触网相关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2) 供电车间负责编制接触网年度检修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做好日常运行检修工作供电车间应定期检查分析接触网设备运行状态, 组织检查设备检修质量, 确保接触网设备的安全可靠 (3) 供电车间设接触网工班, 接触网工班应经常组织员工学习本标准, 并做好接触网设备的日常运行检修工作下一页,返回,课题一 运行管理规定,(4) 供电车间主任是接触网设备运行检修的第一负责人, 接触网工班工长为接触网设备运行检修的现场第一负责人, 领导班组及时完成接触网各项运行检修任务, 接触网工班副工长协助工长完成接触网运行检修任务 (5) 供电车间生产调度负责接触网生产调度工作, 接触网工班运行检修人员实行24 小时值班制度, 任何时候值班人员不少于10 人(含驻站接触网工) 接触网工班值班人员要认真填写值班“综合日志”, 并及时传达和执行车间生产调度的命令和通知。

(6) 接触网工班应配备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和足够数量的梯车, 配有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装置, 每月应对检修及抢修器材、备品备件组织检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一 运行管理规定,(7) 接触网工班在进行运行检修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 做好相关记录 ( 8) 接触网工班在进行运行检修工作前, 应组织所有作业人员学习和掌握作业区域内主要设备的技术标准, 必要时应在作业过程中携带相关资料 (9) 在进行以下检修作业前, 需提前上报供电车间, 并在完成作业后汇报具体情况: ①接触线高度、坡度、拉出值调整量较大, 但在安全值以内 ②局部更换接触网汇流排、汇流排终端、刚柔过渡部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一 运行管理规定,③变更馈电线截面积或改变馈电线电缆数量 ④改变分段绝缘器型号 ⑤改变接触网定位器安装形式 ⑥其他可能影响接触网安全供电的作业 二、运行检修管理应配备的文件资料 (1) 接触网工班应配备以下文件资料: ①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 ②接触网供电示意图; ③接触网竣工平面布置图、安装图、安装曲线图及零部件图;,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一 运行管理规定,④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⑤接触网设备厂家技术资料及图纸; ⑥接触网设备台账及技术履历; ⑦接触网大修改造、图纸变更相关记录; ⑧接触网工器具、备品备件及耗材台账。

(2) 接触网工班应具有以下巡视、检修记录: ①接触网步行巡视记录; ②接触网梯车巡视记录; ③接触网线岔检修记录;,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一 运行管理规定,④接触网分段绝缘器检修记录; ⑤接触网隔离开关检修记录; ⑥接触网锚段关节检修记录; ⑦接触网综合检修记录; ⑧接触网刚柔过渡部件检修记录; ⑨接触网避雷器检修记录; ⑩均、回流箱及单向导通装置检修记录; ⑩接触网动、静态检测记录上一页,返回,课题二 接触网运行巡视规程,一、巡视 接触网监测分为巡视和检测两种, 巡视主要以步行巡视和梯车巡视为主, 检查接触网外观、结构变化、外部环境影响等 1. 步行巡视 (1) 周期: 两周一次 遇到大风、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 要适当增加步行巡视的次数 (2) 巡视内容 ①巡查有无侵入限界, 妨碍车辆运行的障碍 ②巡查隧道有无漏水、异物垂落等危及或损伤接触网安全供电和行车安全的现象下一页,返回,课题二 接触网运行巡视规程,③巡查支柱及基础、悬挂装置、定位装置是否锈蚀 ④巡查分段绝缘器是否倾斜, 主绝缘是否有损伤 ⑤巡查隔离开关底座和操作机构底座是否呈水平状态, 安装是否牢固, 电动操作机构箱是否密封良好, 门锁和钥匙是否完好齐全。

⑥检查补偿装置有无损坏, 动作是否灵活 ⑦巡查接触网终点标、号码、警示牌等标志的状态 ⑧巡查接地设备、电连接是否完备 ⑨巡查接触网设备是否有缺失 ⑩巡查35 kV 环网电缆、DC 1 500 V 直流电缆以及控制电缆固定是否良好、有无破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二 接触网运行巡视规程,巡查绝缘子、避雷器是否污损、闪络 (3) 其他要求 ①按要求填写巡视记录, 刚性/ 柔性接触网步行巡视记录见表4-1 ②一周内已经检修过的设备不再另行安排巡视 已经被列入下周检修计划的设备不再安排巡视 ③设备巡视周期超过2 天的应书面汇报供电车间接触网工程师 2. 梯车巡视 (1) 周期: 每6 个月1 次 (2) 巡视内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二 接触网运行巡视规程,①巡查绝缘子和其他绝缘部件的状况是否破损、闪络或偏斜 ②巡查汇流排, 不允许有裂纹, 不得有扭曲变形, 应无明显转折角 ③巡查接触线与汇流排的接合部是否存在腐蚀现象 ④巡查电连接线、接地线, 应完整无遗漏, 无散股、断股现象 ⑤巡查接触网悬挂、支持定位装置、线岔、锚段关节、分段绝缘器及其零部件的状态是否连接良好, 有无烧伤损坏 ⑥检查补偿装置是否良好。

⑦巡查各种线夹是否完好 ⑧巡查承力索、吊弦、架空地线等铜绞线是否有断股、散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二 接触网运行巡视规程,⑨巡查接触线是否有磨损严重及严重烧伤的现象 ⑩巡查隧道埋入件是否松动, 附近隧道壁是否有渗水及裂纹 ⑩巡查刚柔过渡部件状态是否良好, 是否有明显硬点 ⑩均、回流箱及单项道导通装置螺栓是否锈蚀, 电缆是否完好 (3) 其他要求: 按要求填写巡视记录 刚性/ 柔性接触网梯车巡视记录见表4-2 二、检测 1. 静态检测 接触网的静态检测要求如下:,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二 接触网运行巡视规程,(1) 静态检测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测量 (2) 刚性接触网测量拉出值、导高等参数, 对不符合标准者进行调整 (3) 柔性接触网测量悬挂点处拉出值、导高及跨中接触线最大偏移值及跨中接触线高度, 对不符合标准值者进行调整 (4) 对隧道口处接触线坡度进行测量, 对不符合标准值者进行调整 (5) 对于接触网其他设备参数的测量, 可根据接触网梯车巡视及检修同步进行 (6) 导线磨耗测量要求:,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二 接触网运行巡视规程,①每3 年进行一次全面测量, 包括所有悬挂点处及刚柔过渡处, 所有定位线夹、中心锚结线夹、电连接线夹处及两侧及跨距中心处。

②每半年进行一次重点测量, 重点测量包括分段绝缘器处、刚柔过渡处、刚性接触网线岔处、刚性接触网锚段关节处 所有柔性接触线中心锚节线夹两侧及其他磨耗异常的导线两侧 (7) 接触网静态检测记录见表4-3 2. 动态检测 接触网的动态检测要求如下: (1) 网轨检测车对接触网正线每月检测一次, 供电车间应组织专人负责接触网动态检测工作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二 接触网运行巡视规程,(2) 网轨检测车必须测量的项目: 接触线高度、拉出值、硬点、接触压力及接触网电压 ( 3) 对网轨检测车测量出的参数, 供电车间接触网工程师应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数据超过安全值的应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静态检测复查 有疑问的数据应于一周内完成静态检测复查 3. 质量鉴定 (1) 供电机电中心每年10 月份前组织一次接触网设备秋季鉴定, 根据制定的接触网设备秋季鉴定标准, 对接触网设备质量进行评定, 评定分为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其评定标准如下: ①良好: 绝缘部件(含空气间隙)、接触网几何参数和主导电回路等设备状态达到标准值且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者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二 接触网运行巡视规程,②合格: 设备状态超过标准值, 但在安全值以内者。

③不合格: 设备状态超过安全值者 (2) 根据评定的结果计算良好率、不合格率和合格率, 其计算公式如下: ①良好率: 良好设备数量(换算条公里) ×100% / 设备总鉴定数量(换算条公里) ②不合格率: 不合格设备数量(换算条公里) × 100% / 设备总鉴定数量(换算条公里) ③合格率: 1 - 不合格率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二 接触网运行巡视规程,(3) 质量等级的评定按单项设备和整体设备分别进行, 柔性接触悬挂和刚性接触悬挂(含附加导线) 以条公里为单位; 隔离开关、分段绝缘器等关键设备以台(处) 为单位 (4) 接触网鉴定总换算条公里数量= Σ (设备鉴定数量× 换算系数) 悬挂和关键设备的换算系数如下所示: 柔性接触悬挂(含附加导线) 1.00 刚性接触悬挂(含附加导线) 1.00 分段绝缘器0.12 线岔0.12,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二 接触网运行巡视规程,隔离开关0.12 刚柔过渡部件0.12 锚段关节0.10 绝缘锚段关节0.15 补偿装置0.10 避雷器0.05 (5) 接触悬挂以锚段为鉴定单位 若在被鉴定的锚段内有一处不合格, 即视为该锚段不合格。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二 接触网运行巡视规程,(6) 鉴定中发现的设备缺陷, 在鉴定期间将缺陷处理者, 可按整修后的质量状态进行评定 但是整修后的具体设备仍应记入设备质量履历 (7) 已经封存的设备、本年度新建或已经列入当年大修的项目不进行鉴定, 其质量状况可按工程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结果统计上一页,返回,课题三 接触网检修规程,一、接触网检修 接触网检修分为计划性小修和大修两种 1. 接触网小修 小修即维持性的修理, 主要是对接触网进行检测、清扫、紧固、涂油; 对超标参数进行调整, 对磨损、锈蚀及损坏的设备进行维修、补强或局部更换, 以保持接触网的正常供电状态 接触网小修周期见表4-4 2. 接触网大修,下一页,返回,课题三 接触网检修规程,大修即恢复性的彻底修理, 主要是对接触网磨损及锈蚀严重超标、供电能力不足的设备进行区域性整体更换, 以恢复设备正常工作状态, 并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 改善接触网技术状态, 增强供电能力 大修周期一般情况下按以下标准执行: (1) 刚性接触网; 20 年 (2) 柔性接触网; 15 年 设备未到大修年限但按鉴定结果需要提前进行大修, 或虽到大修年限但按鉴定结果设备仍然满足安全供电时可以推迟进行大修, 缩短或延长大修年限时必须经过分公司批准。

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三 接触网检修规程,二、检修标准 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 及相关检修标准进行作业, 并按要求填写检修记录 1. 刚柔过渡 (1) 调整刚柔过渡锚段关节处的两支接触线, 使在关节中间悬挂点处应等高, 转换悬挂点处非工作支不得低于工作支, 非工作支比工作支高出2 ~3 mm (2) 测量非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悬挂的拉出值, 分别为±100 mm 两支悬挂的中心线之间距离为200 mm, 允许误差为±20 mm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三 接触网检修规程,(3) 测量接触线在终端顺线路方向外露余长, 应为100 ~150 mm (4) 要求刚柔过渡非绝缘锚段关节处柔性悬挂接触线比刚性悬挂接触线高20 ~50 mm (5) 测量刚性悬挂带电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接地体距离, 应不小于150 mm (6) 接触网刚柔过渡检修记录见表4-5 2. 线岔 1) 柔性接触网线岔,上一页,下一页,返回,课题三 接触网检修规程,(1) 线岔接触线位置要求: 正线接触线要位于侧线接触线的下方, 工作支接触线位于非工作支接触线下方, 重要的接触线要位于次要的接触线下方, 由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中心锚结较近的接触线位于下方。

(2) 线岔定位支柱首先应采用标准定位, 道岔定位柱应位于道岔起点轨缝至线间距700 mm的范围内 定位支柱间距误差不超过1 m, 以确保线岔交叉点位置能调整至符合标准值要求 (3) 交叉点位置 标准值: 横向距两线路任一线路中心不大于350 m。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