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地理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阅读世界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分布状况,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根据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内容要点说明【海陆分布】1.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行星的一个重要特征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面貌的基本特征,并且影响着地球表面其他地理要素的分布格局因此,教材以“海陆分布”为题,开门见山地点出了全球海陆分布大势2.关于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大势,教材课文主要说明了两点:一是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比例(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二是海陆分布的特点(即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3.教材图3.3“陆半球和水半球”中,水陆半球是根据地表海陆分布状况而划分的两半球,水半球是海洋面积最大的半球,陆半球则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但即使是在陆半球,也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这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提供素材和思路七大洲】1.这部分内容是对海陆分布内容的具体化,主要包括大洲的概念,七大洲的名称、轮廓、面积和分布。
教材图3.4表示七大洲的轮廓和面积,重点不是让学生记忆概念和数据,而是读图识别2.教材图3.5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常见的地图图中展示了这样几条信息:第一,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第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第三,七大洲的界线;第四,东半球和西半球海陆分布的情况3.教材图3.6以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为例,说明大洲界线是如何划定的亚洲与欧洲的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全部为天然界线亚洲与非洲的界线:苏伊士运河,为人工界线4.教材图3.7用一幅巴拿马运河局部的景观照片,形象直观地展示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让学生对运河和洲界有进一步的认识5.关于大洲、大洋的位置、轮廓及分布特征,教材安排了一组读图、绘图、填图的“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运用地图掌握这一重点内容这组“活动”主要围绕世界地形图展开,“活动”的四个问题前后呼应,内容由浅入深,并且设计了一定的读图顺序、层次及认知阶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新课导入【提问】人类是怎样逐步认识世界海陆面貌的呢?【学生活动】读教材第44页“思与学”,了解人类的航海探险史过渡】人类探索发现世界的历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航海探险史。
海洋相互连通,陆地被海洋分隔,形成世界的面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表层的海陆分布状况新课学习【提问】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更像是一颗“水球”,谈谈你的理解或猜测学生活动】概括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并加以证明1)用实验证明:用手多次抛接地球仪,统计右手拇指接触“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次数2)用数据证明:读教材图3.2,了解世界海陆面积比例3)用教具证明:转动地球仪,观察海洋和陆地相对集中在哪个半球(南/北),认识世界海陆分布的不均匀性展示】教材图3.3小结】地球上广大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分隔;世界海陆分布的自然状况概括来讲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世界海陆分布极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即使在陆地分布最为集中的陆半球,海洋面积仍然大于陆地面积承转】世界海陆分布具体是什么样的呢?人们又对陆地进行了怎样的划分?【讲述】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被分隔成几块面积广大的大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岛屿,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提问】世界上有哪几个大洲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各大洲的位置和特征学生活动】绘制七大洲分布图,具体步骤如下1)“看”:读教材图3.4,发挥想象,巧记各大洲名称及轮廓,比较各大洲面积大小。
2)“画”:在白纸上绘制简易经纬网(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20° W、160° E)3)“剪”:参照教材图3.4和世界地图,在彩纸上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勾勒出各大洲轮廓(或在白纸上勾画后填充色彩),剪下来并标注名称4)“拼”:读教材图3.5和教材图3.8,完成教材第48页“读图认识七大洲的分布”活动第2、3、4题说一说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东、西半球主要分布着哪些大洲观察各大洲的相对位置关系,将各大洲摆放在合适的位置提问】摆放过程中,不难发现大洲与大洲之间是相邻或相连的,它们一般以什么为界线?【展示】世界地形图学生活动】读教材图3.6和教材图3.7,查找世界地形图,找出亚洲和欧洲、非洲、北美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小结】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借助了天然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亚洲和非洲之间以人工开凿的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通过以上活动,我们了解了七大洲的名称、轮廓、大小、位置、界线等,逐渐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七大洲分布图大陆轮廓多北宽南窄,大致呈三角形,除南极洲以外,大洲几乎一南一北对称分布提问】比较教材图3.8和教材图3.9,以及教材图3.4的相关数据,南极洲面积约为1 4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面积约为900万平方千米,为什么教材图3.9中南极洲比大洋洲大好多倍?【学生活动】对照地球仪,读教材图3.8和教材图3.9,从不同视角认识地球,感知七大洲的真实面貌及具体分布。
演示】用剥橘子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认识地球,认识大洲的相对位置关系,理解南极洲的特殊之处小结】将立体的地球转绘为平面地图会发生变形,而教材图3.8与教材图3.9相比更接近地球的真实面貌人类通过航海认识地球海陆分布后绘制了各种航海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革新,不同视角的地图让我们对世界海陆分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堂总结【讲述】本节课我们从全球尺度认识了世界海陆分布格局,对地球表层的整体面貌形成了宏观认知,进一步建立了空间观念通过读图、绘图熟悉了世界海陆分布情况、大洲的特征与分布,这能为后续认识海洋的分布、深入理解人地关系奠定基础当然,对全球海陆分布的认识是无数人科学探究和深入考察的结果尽管如此,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索板书设计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