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细胞的生命活动年级七年级 授课时间1课时课题第 4 节 细胞的生命活动教材分析本节引言中把细胞比作一个 “设计精妙的工厂”,其中的每个结构就像一个个 “车间”,精密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自然引出 “细胞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 这一问题通过阅读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台盼蓝染液对活细胞和死细胞的不同染色情况两则资料寻找证据,并思考 “寻证据” 后的三个问题,建构概念 “1.1.5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稳定的作用然后介绍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细胞壁、液泡等结构的功能,建构概念 “1.1.4 细胞不同结构的功能不相同,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后面联系细胞膜和细胞核的功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实际问题最后通过收集有关细胞研究进展方面的资料的 “做中学” 活动,进一步认识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 分析克隆羊多莉的产生过程,得出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3. 认识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素养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建立 “结构决定功能” 的观念(如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2.科学思维:分析多莉羊实验和台盼蓝染色实验,运用推理得出结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细胞膜功能,提升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能力4.社会责任:了解人工膜、克隆技术等应用,认识细胞研究对医学和社会的影响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的功能2. 理解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教学难点】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展示图片细胞就像一个设计精妙的“工厂”,组成细胞的每个结构就像一个个“车间”,它们精密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细胞是如何完成生命活动的?观察图片,联想工厂车间分工,思考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新知探究一、寻证据·阅读一、寻证据·阅读1. 展示多莉羊培育过程图,提问:“多莉与哪只母羊形态相同?为什么?”2. 讲解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 及遗传信息3.通过阅读资料台盼蓝染色实验提问“活酵母菌细胞遇台盼蓝不被染色,而死酵母菌细胞被染成蓝色,这说明了什么?”1. 观察实验流程,分组讨论得出 “多莉与供核母羊 B 形态一致”2. 记录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生命活动3. 观察实验现象,推理得出 “活细胞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二、细胞各结构的功能1.根据证据得出结论,教师讲解细胞核、细胞膜的功能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稳定的作用2.【思考】红苋菜放在凉水中,水的颜色没有变化,而加热后,水的颜色变成红色这是为什么?因为加热后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活性,色素扩散到了水中3.叶绿体与线粒体(1)展示能量转换示意图,讲解:- 叶绿体:光合作用,光能→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线粒体:呼吸作用,化学能→生命活动能量3. 细胞质展示黑藻细胞显微镜下细胞质流动的视频,学生得出活细胞中,细胞质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缓缓流动的4. 细胞壁播放动物细胞在清水中涨破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细胞出现而植物细胞不出现吸水涨破现象的原因?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5. 液泡展示萎蔫与新鲜蔬菜对比图液泡维持细胞形态的功能1. 分析红苋菜加热后细胞膜失活,色素扩散的原因2. 观察示意图,绘制能量转换流程图3. 观察黑藻细胞,得出细胞质的流动能促进细胞内物质的转运和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4. 观察视频得出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5. 观察图片,理解液泡失水与植物萎蔫的关系三、细胞各结构的功能与人类的关系介绍绍细胞结构的应用:人工肾(模拟细胞膜)、克隆技术。
讨论人工膜在医学中的意义(如血液透析)课堂小结展示思维导图,梳理核心知识:板书设计1.细胞核:遗传信息库,控制生命活动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3.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能→化学能(光合作用)线粒体:化学能→生命活动能量(呼吸作用)4.其他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液泡:储存物质,维持形态5.细胞结构的应用人工膜(人工肾、海水淡化);克隆技术 课后作业1.小小的指纹包含了很多重要信息,控制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C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细胞壁2.光是生命的能量源泉,能利用光能的细胞结构是(D )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液泡 D. 叶绿体3.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玉米花粉细胞培育成完整植株,该细胞能发育成完整植株主要依赖的结构是(D )A. 细胞膜 B. 线粒体 C. 液泡 D. 细胞核4.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又能将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原因是(D )A. 细胞壁保护功能 B. 细胞质保护功能C. 液泡控制物质进出 D.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通过多莉羊实验和台盼蓝染色实验,学生能直观理解细胞核和细胞膜的功能;能量转换的类比教学帮助学生突破抽象概念。
2.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 “能量转换” 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未深入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模型建构环节中,少数小组未能准确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改进措施:下次课可增加 “叶绿体与线粒体” 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能量转换过程;提前提供模型制作示例,引导学生更精准地表达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