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交流发言四篇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593879720 上传时间:2024-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交流发言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交流发言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交流发言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交流发言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交流发言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交流发言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交流发言四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交流发言四篇目录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1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5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交流会上的发言8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11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今年以来,针对乡镇(街道)、农村(社区)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等突出问题,我市上下联动、同题共答、一体推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纵深推进基层治理整体效能提升。一、明责赋权,聚焦“轻车”发力抓好“理顺事权关系”一个核心。明确三个清单,编制市市乡“属地

2、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动态调整乡镇(街道)权责清单乡镇(街道)执法事项清单,进一步明晰市乡职责、理顺条块关系,做好相互衔接、联动调整。制定两个目录,编制乡镇(街道)岗位目录,按照“一乡街一策”原则,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工作岗位责任;编制市乡机构工作对接指导目录,建立“一对多”“多对一”工作对接机制,进一步明确乡街“5办1站2中心”主要职责和市级工作对接部门。推动事权下放,实行乡镇(街道)派驻执法人员任免建议权、人员考核权、指挥工作权“三权下放”,新增派驻执法人员年度考核等次确定权、年终考核绩效核定权、乡镇补贴否决权,确保乡街“喊得动人、推得动事”。二、松绑解缚,聚焦“减负”发力围绕“牌子、事项

3、、微信群”三项内容。整治挂牌乱象,按照“谁悬挂谁清理”原则,清理规范标牌284块,农村室外统一为“一横四竖一标识”6块牌子,社区室外统一为“一横三竖一标识”5块牌子;规范机制事项,规范清理在村社区设立的工作机制,明确不由村社开具的证明事项22项;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制发微信工作群管理办法,清理微信工作群159个,全市微信工作群设立、管理、使用更加务实规范。三、靶向施策,聚焦“壮马”发力突出“补人、补助、补课”三个重点。推动人员下沉,近年通过乡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等,为乡街充实工作人员323人。统筹调剂乡镇(街道)编制资源配置,提升编制资源效能。严控借调人员,采取通知到

4、人、责任到乡、人员限期到岗“三到”的办法,把人员召回乡街、稳到岗位。推动政策倾斜,严格落实乡镇(街道)、村(社区)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执行乡镇干部工资倾斜政策和社区工作者等级薪酬标准,乡街人员年终考核奖按高于机关人员20%发放。推动能力提升,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骨干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实行市直部门下沉乡镇(街道)“一对一”精准实操指导,推行行政机关现场执法工作规程,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全面评估,不断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开展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干部履职能力、农村(社区)“领头雁”专题培训,为基层干部“充电”。四、组织保障,聚焦“赋能”发力紧扣“延伸组织链条、建强服务阵地、凝聚各方合力”三个方

5、向。强化组织体系,农村建立“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组织体系,城市建立“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推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和包联农户制度,确保将党组织延伸到群众生活最小单元。强化阵地建设,建设市级党群服务中心,累计开展活动300余场次,服务党员群众18600余人;积极构建“1+13+162+N”四级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实现党员群众议事有地。强化力量整合,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推行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积分制考核管理和“近邻帮”党员结对服务;探索制定市居民小区党组织管理办法(试行),推行“五步

6、议事法”;创新“警网融合”“八老议事”“炕头”调解,推行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努力让区域党建资源有机制有平台有保障地充分参与基层治理。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市用好“三法”,以“为马赋能”“为车减负”“疏堵畅行”为着力点,强化党建引领、加强部门协同、有效整合力量、提升工作效能,推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一、做好“加法”为“马”赋能。优化编制配置。综合考虑各镇街常住人口、财政收入、辖区面积等因素,通过“减上补下”的方式,向镇街下沉100余名事业编制;在18处镇街设立综合执法队,作为综合行政执法平台,不断提升基层执法工

7、作效能。配强网格力量。健全“1名专兼职网格员+5个部门专业执法网格员+X类网格助理员”的“1+5+X”模式,在城市社区划分369个网格,农村划分823个网格,织密织牢6750个微网格,建立261个专属网格,形成了专兼职网格员、专业网格员和网格助理员的网格工作架构。畅通成长渠道。加大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2024年从在社区连续工作5年以上、任社区党组织书记满一届、表现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定向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发动社区工作者参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打破社区工作者成长“天花板”。二、用好“减法”为“车”减负。明晰事项责任。以法规为依据,梳理权力事项1530项,

8、明确可以干什么;列出镇街应承担的185项具体职责任务,细化应该干什么;对240余个事项,明晰市直部门和镇街的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厘清职责边界。出台“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印发乡镇(街道)权责清单乡镇(街道)职责任务清单,明晰县镇职责边界,防止部门以“属地管理”为由“甩锅”。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探索实行“多单合一”,建立镇街职责任务准入制度,严控县直部门将职责范围内行政事务交由镇街承担。严格事项准入。明确法律法规调整、临时性重大任务等10余类可交办的情形,其他情形不得擅自交由镇街办理,同时制定了交办事项申请、移交的工作流程和经费、人员、物资的保障制度,确保基层负担轻、任务明、有保障

9、。全面清理挂牌。明确“镇街一律不设议事协调机构,现有议事协调机构全部撤销”。除镇街机构标牌和中央明确可保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退役军人服务站牌子外,18个镇街共取消标牌200余个。三、善用“乘法”为“路”疏堵。优化镇街机构设置。聚焦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主要职能,重新调整设置镇街机构,设置4个内设机构加1个党政事务综合办公室,因地制宜设置4个事业单位。优化镇街领导方式。既允许“一对多”,如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对接教育和体育、科技、文化和旅游等多个部门的相关工作。也允许“多对一”,如党建办公室负责的“两新”组织工作和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与市委社会工作部对接。延伸

10、“一枚印章管审批”。在18处镇街建设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开设网上便民服务点820个、实体服务代办点786个,下沉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等部分高频事项至中心办理,着力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推进服务事项数据共享。制作数据共享清单和告知承诺清单,全市45%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减证办、免证办”。持续拓展政务服务平台事项数据共享范围和告知承诺功能配置,实现身份证、营业执照等200余类电子证照共享减免。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交流会上的发言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社会工作重要论述,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具体

11、措施,聚焦为基层减负赋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一、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建立由市委书记任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基层治理重要事项、重大问题,一以贯之把政治要求落实到基层治理各环节。出台市落实关于在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意见实施方案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若干措施任务分工表,细化具体推进措施,落实36家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有效夯实社会治理基础,为基层放权赋能、强基固本、减负增效。二、实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清单管理。市级层面出台“三项清单”指导目录,明确村(社区)依法自治事项20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22项,为村(社区)减负

12、7项,再次明晰、规范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20项。县级根据工作实际制定本级“三项清单”,制定率达100%。出台清理基层组织“滥挂牌”问题推进措施十二条,各县(市)区分别印发规范村(社区)上墙制度指导目录社区标牌标识指导规范等制度,全市共清理牌子1000余块,彻底消除村(社区)“牌满为患”的现象。三、打造“1+3+X”网格微治理模式。以“多网合一、资源整合、重心下沉”工作体系为目标,重新定义社会治理最小单元,形成基础网格1771个、专属网格1519个,覆盖“山水林田湖草”等无人区域。同步推进职能部门力量下沉作为专业网格员,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各类志愿者发展成兼职网格员,将党组织扎根

13、于网格中,全覆盖建立党组织或选派党建指导员,形成在党建引领下,由部门协同和群众参与,“1名网格长+3名网格员+若干成员”的“微治理”模式。四、创新数智平台赋能基层治理。搭建网格信息化平台,纵向打通县、乡、村、网格架构,横向联通市、县两级745家职能部门以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智慧城管、雪亮工程等多数据终端,将网格内“人、地、事、物、情、组织”等治理要素全部纳入平台进行管理,形成“数智网格纵横联动”治理格局。创建“伊网通”微信小程序,开发“我要办”“随手拍”“市域通”功能,居民群众通过手机随时将急难愁盼问题反馈到平台,职能部门“接单办理”,网格员实地验收成果,真正实现“伊呼即办”,做到“

14、群众有诉求,部门有回应”,实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智慧化、精准化。五、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体系。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工作者和城市社区专职网格员“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具体实施推进清单,注重待遇“留人”,建立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实行社区工作者薪酬与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的动态调整增长机制,全面落实薪酬补贴和绩效补贴,按照等级兑现职业津贴。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将29名网格员专项招聘为社区工作者,13名社区工作者选任为社区党组织书记,2名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事业编制管理,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社区工作人员有奔头。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

15、大车”突出问题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社会工作重要论述,把“近邻”理念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理念,结合开展“三争”行动(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快字当头提效率、机关带头转作风”专项行动和综合改革试点,强化党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高位谋划、高效推进,统一全市511个村(社区)外部标牌挂设,实现“马力更足”“车辆更轻”,推动基层治理“一路生花”。一、“减负”建立长效机制“近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成立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充分发扬x“近邻”党建模式,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出台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方案等系列

16、举措。针对基层治理的堵点、难点,定期研究明确基层治理的重要事项、重大问题,按照“两化三单”,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任务清单、进度清单、责任清单工作法推进落实,召开全市“近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将上面“千条线”拧成“一股绳”,解决“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等问题。党建共建联建机制。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建联席会议,推动各级党组织与街道、社区融合共建,协商辖区事务及民生事项。落实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在无物业小区因地制宜划分“大物业”单元,成立小区(网格)党支部,破解“无人管、无从管、无法管”问题。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进村(社区)“双报到”,实现基层治理由“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2023年,全市“双报到”党组织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覆盖80万余人次,在职党员到村(社区)报到27万余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