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模板7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8249802 上传时间:2024-07-23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71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案模板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美术教案模板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美术教案模板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美术教案模板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美术教案模板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教案模板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案模板7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教案模板美术教案模板 7 7 篇篇美术教案 篇 1课时:1 课时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重叠的现象,学生初步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素养。教学重难点:1、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制作。2、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叠方法,创作图案。教具学具:水果两个、几何图片、彩色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观察导入:(1)重叠的概念:师出示两个水果,做重叠摆放,提问水果产生了什么效果?(2)观察自然现象:观察教室窗外的树,前后树的重叠,上下、前后树叶的重叠小结:自然界有了重叠就变得更加

2、有节奏和美丽。(3)导入课题:重叠的形状2、发展阶段1、知识窗: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了重叠。2、欣赏课本范图(加深重叠的印象)城市雕塑(世纪之钟)、油画(静物)、学生作品3、重叠形状的制作a、选择造型:动物、植物或人物b、选择重叠的方式:上下或前后c、欣赏教师范画,学生讨论画中的重叠形状。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探索阶段)1、完成重叠形状的设计和制作。2、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四、作品展示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2、欣赏他人的作品,并评述。五、收拾整理,收拾工具和材料。美术教案 篇 2一、教材分析画布上的阳光本课画布上的阳光是“欣赏评述”的

3、类型课,作为本套教材中学阶段三个独立的欣赏课教学单元之一,本课画布上的阳光试图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强化一种最为实用与常见的欣赏方法比较的欣赏方法, 帮助学生在对比或类比中获得对特定作品更加深入的艺术感知与内心体验, 从而提高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二是初步掌握研究一个艺术流派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应该注意关注哪些相关的角度与层面,从而了解一些现代美术史学的研究角度与方法。 通过对绘画表现形式从不同角度的比较和经典作品从不同层面的分析,强化学生养成一种“比较欣赏”的良好习惯。教材主体内容定位在印象派是东西方艺术平衡及与相关课目知识整合的选择。教材介绍了世纪末印象画派的艺术特点、 代表画家以及印象

4、派绘画与科学成就的联系。 本课首先明确了印象派绘画在西方绘画艺术发展历程中的意义和地位。 帮助学生进入印象派绘画与古典绘画色彩特点的对比分析, 引导学生感受其为何“极大地丰富了色彩的表现能力”。在讨论活动中,教师可以分别从色彩倾向、对光色构成的理解和表现以及笔触的运用和表现特点等方面积极引导并提出相应的思考题,为学习讨论提供基本路径,促进学生之间更有效地展开学习讨论,也为教学的深入进行做好必要的铺垫。接下来教材重点帮助教学从色调倾向、 对光色的理解和表现以及笔触的运用和表现特点几个方面对日出印象进行重点分析,然后通过展现同时代其他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 引导学生归纳出印象派绘画在题材、笔触和光色

5、气氛表现等方面的典型特征,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二、教学目标*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提高运用比较欣赏方法欣赏作品的能力。*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培养对美术作品进行综合审美评述的能力。*增进对人类艺术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内在联系的体会和理解。三、教学思路(第一课时)日出印象 可以作为教学的欣赏导入。 旭日初升, 雾气迷蒙,画家描绘的是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 水面流光溢彩,显得生机勃勃。 透过淡紫色的晨雾, 港口的船只若隐若现, 具有含蓄的气息。画家运用神奇的画笔将这瞬间的印象永驻在画布上,使它成为永恒。提倡课堂教学运用教材中提示的作品局部放大法, 强化学生对艺术作品的

6、视觉记忆,同时为作品笔触、造型等具体的形式分析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教材的两组图片比较明确地呈现了印象派绘画与古典主义绘画的风格差异。适合作为学生展开“学习活动一”设置的教学讨论素材。强化作品形式的比较和风格的感受, 尝试引导学生就两组作品从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并展开讨论。、画面色调的比较;、光色的不同表现;、笔触。如果教学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利用影视媒体设备, 展现这些作品清晰的放大图片。也可以根据对教材的理解,课前寻找其他一些风格明显、画面清晰的经典作品,作为教材作品图片的补充信息,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一段介绍莫奈的文字提供了对 日出印象的一种艺术感受及与此幅作品相关艺术事件的简单描述, 教学中

7、不宜把对作品的审美感受拘泥于教材的这一种介绍, 鼓励学生自己感受作品的视觉印象才是更为合理的教学选择。日出印象的欣赏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侧重对细节进行研究和讨论:画面气氛、色彩关系、造型手法以及笔触的运用、表现题材等等。务必把握教材中提示的几个方面: 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运用有关色彩知识和学习方法,分析画面的色彩关系;感受画面上表现早晨的朦胧气氛;比较学院派严谨的造型结构和细腻的形象塑造、 庄重严肃的主题等等,逐步整体把握印象派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 归纳总结:、印象派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作品欣赏学习活动中掌握和运用的方法。布置课后学习活动, 明确为第二课时准备的资料收集和短文写作的方法及要求

8、。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提供有关书目或直接提供资料供学生选择,根据学生特点分别指定任务。短文写作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重点落在对具体作品形式美感的感受上。积极策划一次班级演讲活动:鼓励学生独自完成或小组合作, 制作多媒体演示讲稿,整理自己对艺术作品进行自主欣赏探究的结果。(第二课时)展开即兴演讲活动,学生根据课前收集、整理的结果,评论自己喜爱的印象派绘画作品,借助媒体,展示学习探究的成果。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不同意见进行辩论。活动前教师可以明确提示从以下几点评价学生的演讲,引导学生演讲努力的方向。、自觉运用比较的欣赏方法,研究印象派绘画的基本特点;、具有较好的逻辑分析能力, 在欣赏活动中把

9、情感与理智有机结合起来;、在欣赏活动中能够表现出对自然色彩、 生活情感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大胆参与,见解独特,语言生动,表达清晰。本课时生动活泼的关键是把课堂教学时间作为教学成果展示的时间,把教材上“活动二”的欣赏短文写作变成课前的准备活动, 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能, 也提供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学习空间。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活动过程中, 教师尽量在每次学生展示后及时做出简短的评价, 一是对应关照活动前提出的评价要点给予学生合适的定位,重点是鼓励;二是必须及时更正学生在演讲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三是提示学生提高作品欣赏水准的具体建议。四、教学选择为达到“了解印象主义美术, 通

10、过欣赏活动,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这一目标,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的教学活动形式:、组织报告会或收集印刷品举办展览, 让学生直接从资料中了解印象主义绘画;、通过色彩游戏或一定目的的简单练习,如阳光下的云、一棵树和地上的投影、物体明暗两面的色彩关系等等,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了解印象派绘画;、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通过艺术史线索简介印象派绘画产生的条件以及对现代美术的影响, 从较高的层面上把握和理解印象派绘画的特点。五、教学建议为了加强学生对作品艺术手法的直观感受, 本课可以大量采用作品局部抽取放大法。 注意在回顾知识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直接利用 多彩的风景 学习中获得的色彩观察方法与经验来分析印象

11、派作品色彩处理的特点。本课如果没有更多清晰图片资料的支持, 就很难让学生从作品形式技巧方面的分析过程中获得更多真正有意义的直观审美感受。 一般来讲, 现在许多网络图库中一些高清晰印象派作品的图片都可以基本满足教学的要求。但是,对于信息资料相对贫乏的地区, 或许根本没有多媒体的设备作为日常的教学支撑,所以在此教学就有必要避实就虚了。 建议教师紧紧抓住大幅的日出印象进行作品形式技巧的重点分析,力争以点带面地组织教学深入开展, 帮助学生初步理会印象派的绘画特点。虽然比较的方法是美术欣赏中极为常见的方法, 但是在作品的具体比较中却存在较大的教学选择空间。 比如,特定的作品与什么作品相比较?就是一个极为

12、重要的问题。教材中为凸现印象派的艺术特点,选择了古典主义画派的作品来进行对比。 这样的比较适合帮助学生区分印象派以前的艺术风格与印象派之间形式上的大体风格差异,教材上设置“活动一”的讨论就是这个意图。这里值得指出的是“活动一”很难单独成为支撑一个课时的学习活动,更多意义上可视为课时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至于印象派到底具有怎样的特点与风格, 或许光运用对比的欣赏方法就不够了。此时选择比较的作品建议是印象派的一些代表作。 对同一画派作品的仔细类比, 往往是获得某个艺术流派更多艺术风格特征的重要手段。美术教案 篇 3唱大戏教案学习领域:绘画 表现年级:六年一期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1、情意热爱传

13、统艺术的表现形式。2、能力能感受戏剧脸谱的魅力。能画一幅具有戏剧韵味的脸谱。3、知识掌握画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教学要点:重点: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从纹样和色彩这两方面来分析脸谱。难点:脸谱富有戏剧的韵味和个性。教学准备:教具:CIA、学具:线描笔,彩笔,作业纸。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师生共看一段视频。今天我们来学唱大戏一课的脸谱。板书课题二、新授1、脸谱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小结:脸谱就是京剧演员脸上所化的一种妆面。 它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2、脸谱的特别之处在哪?板书:纹样、着色。、要画好脸谱,先要了解人的脸形和五官。老师教学生用对称的方法画

14、五管。把纸对折,画一半,另一半就描过去。、 请你从这几个部分观察脸谱形状的适用。(脑门 眉形 眼窝 鼻窝 嘴形)A脸谱上的纹样一般画在什么部位?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多, 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少?老师放多个脸谱图案给学生比较。学生观察脸谱,并思考问题。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多,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少?B脸谱上最常用的纹样是什么形?老师放多个脸谱图案给学生比较。(请学生上台画)小结:祥云纹样。、脸谱着色有什么规律呢?老师指导学生通过欣赏脸谱图案找出规律。A、为什么要把眼窝部位涂黑呢?黑色突出了演员的眼睛。B、脸谱上最常用的色彩有哪些?在黑、白的基色上,再添(1-2)种色,脸谱的着色种类不要太多。 一般有一种为主的色

15、调。 以红色为主叫红脸, 以白色为主叫白脸。、比较两张作业。三、作业要求绘一幅与众不同的戏剧脸谱。四、学生作画,老师巡视五、欣赏评价唱大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说教材本课是湘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唱大戏中的活动一。戏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通过画脸谱,使学生对戏剧有所了解,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情感。2、说教学目标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 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能认识、了解和掌握戏剧脸谱的基本表现方法及步骤,画出与众不同的戏剧脸谱。3、说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难点:

16、学生根据个人的想法和构思, 大胆地夸张变形和涂抹色彩,画出能体现有个性特征的戏剧脸谱形象。二、教学过程本课是由学生们熟悉的歌曲 说唱脸谱和变换的脸谱图象视频导入的。视频使学生一目了然,直接导入了课题。然后是新授部分。先提出问题“什么是脸谱,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小结:脸谱就是京剧演员脸上所化的一种妆面。它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接着又问:“脸谱的特别之处在哪?”主要是推动学生思考:脸谱与其它面具有什么不同,脸谱应该画些什么内容?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了:纹样和色彩,这两点。 这时我及时板书, 使得脸谱的绘画要点更清晰、 明确和简单。我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

17、生自己突破了一个难点。然后我就这两点,教学生从五管的脑门、眉形、眼窝、鼻窝、嘴形,这几个部分来观察,并进行分析。接着提出两个问题:脸谱上的纹样一般画在什么部位?脸谱上最常用的纹样是什么形?让学生深入思考,在我的引导下解决纹样怎么画的难点。 教纹样的形时,让几个学生上台画,我对他们画的纹样进行讲评,并引出云纹这个传统纹样。在着色的部分,主要讲了眼窝和基础色。学生通过观察脸谱的图片,比较分析找出答案。这一部分, 主要是要学生了解,重点眼窝部分应该怎么画,着色是应该用哪几种色。红脸、白脸等代表什么性格。为了复习学到的知识,我要学生比较两张作业,让他们进行讲评。最后,在学生作画时,我边看边就出现的问题

18、及时讲评。三、说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对传统的戏剧有着极高的热情,对脸谱画法很好奇。针对学生的特点,我在课中提出很多问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自主的去学并自己得出答案, 而不是老师告诉他们答案。这样既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 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获得,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唱大戏评课 1从课程设计环节来讲,导入恰倒好处,引出了主题。导入部分放的视频,画面上出现的是变化的脸谱,使学生一看就明白;播放的歌曲也跟脸谱有关,老师还邀学生一起大声的唱,很好的活跃了气氛。接下来,老师问:“什么是脸谱,它有什么作用?”学生在回答后,老师要作

19、具体而清晰的归纳。 这样能使学生更明白些。 指导学生画时,还要到位些。比如:着色的部分讲得好。老师提到了眼睛的重要性,演员眼神的传神应该把这一处的重要性再拔高些, 再多深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老师的示范还可以多些,在脸谱的纹样上要作示范。最后学生做画前,老师不要简单的直接讲:“开始画脸谱吧。”而可以采取个什么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老师可以问:“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脸谱,就画你最喜欢的。”学生先说自己喜欢什么脸谱,是红脸或者白脸等,为什么喜欢它们。(让学生尽情的发挥)这里可以跟脸谱表达的含义联系起来。 学生借此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艺术是表达情感的一种载体。不足之处:教师的语言随

20、意性态大,要简练准确些。语调要抑扬顿挫些。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要讲究些。唱大戏评课 2这堂课教学设计非常完整,思路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学生上台画纹样时,老师也要示范下,出示更多的基本形。总结时把形与色联系起来讲。比如:什么纹样适合画在什么位置。与其它的面具多比较,看有什么不同。多设计怎样突破难点。唱大戏评课 3教师导入很精彩。各种各样的脸谱,熟悉的歌曲很快就吸引了每个学生。板书设计清晰明了。建议:因为学生对京剧脸谱很陌生, 教师可以在导入时适当讲讲关于脸谱的背景知识。对脸谱有哪些纹样,教师可以展示,学生了解得更清楚一些。美术教案 篇 4【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美术的经典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基本

21、特征,并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创作、鉴赏活动的特点。1、知识目标:通过对美术作品基本特征的概括和认识,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了解美术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的基本特点所在。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创作、鉴赏活动的特点。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接近美术、了解美术、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美术的分类及特征, 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2、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特征。【教学环节】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体验审美的乐趣, 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课前搜集、整理了大量的背景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

22、通过提前阅读,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引导学生欣赏视频: 梵高 。教师: 请同学们谈谈梵高的作品美在哪里?我们如何进行欣赏?(教学构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 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 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此处第一个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各抒己见之后我会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1、美术鉴

23、赏2、美术门类3、美术作品的特征(教学构想: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对比、 演示法,从而使学生在欣赏作品中认识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我充分考虑了鉴赏顺序的安排, 以及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合理利用。 )1、什么是美术鉴赏?欣赏齐白石的中国画虾和德国画家丢勒的油画野兔 ,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 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自主学习】 :结合课前学生搜集的一些知识,课堂上学生自主讲解,教师补充。共同找出特点。通过对两幅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 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

24、的审美活动。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 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学生活动】 :通过两幅作品的对比,认真体味美术鉴赏的内涵。(教学构想:为了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在这一部分我主要运用了作品欣赏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真正内涵。 )2、美术门类包括哪些?(课件展示)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篆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和内容等分别作更细致的划分。【合作探究】:教师:结合课本,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探究,完成美术门类以下知识点的学习。(1)美术作

25、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2)各艺术门类的代表作品有哪些?你能区分出来吗?(3)通过以上两题的讨论与探究,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美术门类有哪些? 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篆刻。【学生活动】 :欣赏图片,探究问题。【教学反思】 :利用学生熟悉的梵高的作品入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出问题与典型作品鉴赏的结合, 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讲解。在讲授新课重点内容时,我主要采用美术作品与音乐、文学作品相比较的鉴赏方式,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五个特征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 又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了一些典型性的美术作品,最后是知识拓展和研究性学习,本节课脉络清晰

26、,教学环节承上启下,局部与整体统一。备课时,依据高中美术课程纲要, 力求在教材的指导下取得最佳的课堂实效,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看、思、疑、析、体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是有的放矢。美术教案 篇 5第一课基本形体切挖教学目标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准备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复

27、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 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 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 (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2、发展阶段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

28、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3、本课练习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5、作品展示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6、拓展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第二课点的集合教学目标1点、线、面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及点的集合形式2通过对各种点与线的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其掌握不同点的表现形式,从而有选择的进行创作。3体验点、线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29、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点与线的集合的形式。教学难点:点、线、面的联系与画面美的体现。教学准备: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彩色纸、剪刀、胶水、铅画纸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材料教学过程(一)图片对比导入。说明:课件出示画面效果完全不同的点彩派创始人修拉的作品 大碗岛的塞纳河景色以及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拾穗者 ,请同学们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在分析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观察会直观地感到: 点彩画画面以点排列的方式绘制,画面效果较为朦胧,与之完全不同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画面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1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两幅画叫什么名字?作者分别是谁?2这两件作品画面效果有什么截然不同的

30、地方?(揭示课题)大碗岛的塞纳河景色 (修拉) 拾穗者 (米勒)(二)知识全面剖析。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以多媒体课件演示为主,结合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等方式进行。1。点的横向排列形成什么?2。点向四周排列又形成什么?3。点疏密不同的排列会形成怎样不同的效果?4。点大小不同的排列会形成怎样不同的效果?各种工具表现不同的点。(三)欣赏点的各种形式。1。欣赏生活中动植物身上点的图片。2。中国画里的点和线。(四)点画作品分析。课本中选择了不同种类的点绘画作品, 在此,可将各种作品展示于学生面前,通过老师的引导逐一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分析, 得出不同作品的绘画方式,从而使学生全面了解点的作用及表现形式。

31、1同学直观感受点彩画、纸拼贴画、纸团蘸色点画、彩笔点画等作品。2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组讨论学生不同的作品以及绘画方式。(五)学生实际操作。说明:这一环节是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表现自我、相互交流、体验乐趣的过程。学生能否根据课上所学知识与技能, 将画面的艺术效果表现出来,是这一环节的根本。在此过程中,教师随时给予指导和肯定,使学生的画面及时保留较好的效果。美术教案 篇 6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用吹画和笔点画的方法表现梅花树和梅花的基本特征。引导儿童体验吹画的乐趣,培养儿童吹画的兴趣。活动准备:水彩颜料,毛笔、水彩纸、吸管、抹布、范例。活动过程:一看范画引入1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在上学期都学会了画树,

32、我们今天也是来画树, 但是这一次我们的画法却完全不一样,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出示范画你们看看这是老师画的一棵树, 你们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树吗?我们再近距离的看一看这幅画, 它有褐色的树干,还有许多的树枝,树枝上还开满了美丽的红色的花,它是什么树呢?(学生自由讨论)2哪位学生知道老师的这画是用什么画的呀? (学生随意说说)小朋友说了不同的方法, 老师到底是用哪种方法把这棵梅花树画出来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想)那老师就给大家演示一下,所以你们看的时候可要仔细点啊, 过会要告诉我们你看到老师是用什么画出这梅花树的好吗?(好)三引导学生学习吹画的方法。1小朋友你们看明白了吗?这梅花树老师是怎么

33、画出来的呢?(是用吹的,然后点的)小朋友的小眼睛都看得很仔细都看明白了,都看清楚了。2这种画画的方法我们叫它“吹画”,我们来再看一次老师是怎么画出这梅花树的(再次演示吹的过程)教师讲述吹画梅花的树干和树枝的方法: 先用毛笔蘸上颜料,点一点在纸的下半部分的适当位置, 用吸管对着颜料往前吹, 我们可以改变吹的方向,可以向左吹或是向右吹,慢慢吹出树枝的形状,注意不能吹到桌子上去。吹好树枝后稍等一会,等颜料干后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画梅花这样我的梅花树就完成了。这下你们都明白了吧!3 原来老师的梅花树就吹了几口气就完成了, 你们觉得简单吗?好玩吗?4今天老师也为我们小朋友准备了材料,想让你们也试着吹棵梅花

34、树好不好?(好)四交待要求,学生操作,教师指导。1在吹画前老师要提几点要求:要求:1.画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用手去碰树干的颜料, 用手压住纸用吸管吹就行了(没有吸管也可直接用嘴吹) 。吹的时候要鼓足气,嘴唇承鱼嘴型。2我们把树干,树枝吹好后要等一下,等颜料稍稍干了以后再用毛笔蘸上红色的颜料来点画梅花, 注意不要点在树枝上, 而要点在树枝的旁边,要多点些梅花。3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2下面请学生在画纸上练习吹画梅花树。3学生操作时,教师重点帮助把握吹树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强的学生多吹几棵树,能力弱的学生掌握吹的方法。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1老师对学生作

35、品讲评。2结束。美术教案 篇 7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角色对话2、理解词:恶狠狠、撞、顶、扑等。3、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4、通过本次活动,实现表演的愿望,增长表演阅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难点:分角色对话活动准备大羊、中羊、小羊的卡片,背景图。活动过程开始部分:1、引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一起用好听的声音请它们出来吧! (欢迎欢迎)教师逐个出示三只羊(引导孩子观察养的大小,并演示三只羊走路的轻重)师:出示大灰狼的图片,设下悬念:当羊遇到大灰狼会发生什么事情?最后谁赢了呢?(教师操作卡片,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2、边出示卡片边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

36、步理解故事内容问:这个故事叫什么?故事有谁?发生了什么事?3、进行卡片表演,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1) (教师讲述第一部分故事(从开头至“中羊听了很害怕,也赶紧往山下逃”)问:小羊上山吃青草,遇到了谁?大灰狼听到脚步声, 是怎么说的?小羊怎么回答?大灰狼又是怎样?(引导孩子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学习用“恶狠狠”,复述对话,中羊也类似提问)(2)教师继续讲述第二部分至结束,问:小羊、中羊遇到大羊,它们是怎么告诉大羊的?大羊怎么回答呢?三只羊怎么对付大灰狼呢?(学习词语“扑、顶、撞”)4、幼儿完整欣赏木偶表演,理解故事主题问:为什么小羊、中羊、各自上山的时候害怕大灰狼呢?为什么后来又不怕了呢?(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5、分角色表演故事,引导孩子说出故事里的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