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22644601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课程走近吴宓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李云莉一、课程资源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我校开发的乡土校本活动教材涵盖环境资源、乡土风情、历史传说三个部分。包括初步认识、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搜集、分析家乡的乡土风情、历史发展、趣事趣话;完善、设计家乡的历史传说、硕果累累和美好未来。走进走近吴宓是我校乡土校本课程中的一个活动主题。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国立东南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1926-1928)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

2、系教授,1941年当选教育部部聘教授。1950年起任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历史系(后到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学贯中西,融通古今,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二、课程类型:乡土人文类主题探究活动课三、课程活动内容:1 大事年表 2 人物生平 3 爱情故事 4 人物轶事 5 主要贡献四、课程活动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吴宓激发学生的爱国爱乡之情。在活动中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如参观、访问、上网查资料等方法)查找资料、获取信息,逐步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

3、做学习的主人。并且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吸取民族文化的营养,在继承民族精神的同时,培养其时代责任感、使命感。(二)具体目标1、学会一点知识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是一种改变学生以单纯被动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构建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获得知识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多渠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广泛有效。2、获得一点体验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性体验。由于探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情景的学习活动,因为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可能收效甚微,但是他们每经历过一次探究过程,就将获取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包括: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体验;

4、分享合作成果的体验;用科学道德和科学态度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体验。这些体验对学生的成长,对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3、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了解了吴宓的事迹和爱国精神,得到了精神、文化的熏陶。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在具体活动中体会成功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2、促进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树立爱家乡、建家乡的情感。难点: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六、课程组织形式:力求体现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的原则,以五年级为单位,打破班级界限,形成活动探究小组展开活动,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七、课程实施(一)具体活动课时安排:课前准备1星期、

5、课堂活动2课时、课后延伸1课时(二)活动实施过程1、课前准备活动收集、整理资料。指导学生围绕走进吴宓这一主题,开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交流活动。分组收集有关郑成功的图片、故事、文字资料、录像等,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突出资料来源的多渠道和资料形式的多样性。在教师指导下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确定交流、表达形式。2、课堂组织活动组织学生交流课前的活动成果。a、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材料分组进行全班交流、讨论。b、教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与学生分享。c、谈谈自已的一些体会和感受。d、教师进行评价与小结。3、活动延伸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吴宓纪念馆。八、课程实施保障措施:1、树立课程成本的观念。学

6、校提供或帮助解决活动所需要的器材、资料、场地以及人员的联络。2、学校将请本校有特长的老师及班主任组成教师小队作为指导小组,并根据活动的需要聘请有关部门专家、学生家长等作为校外辅导员。3、要给学生创造一种灵活的、有利于探索研究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个人、结对、小组、全班),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使用信息。4、学生的校外活动要在指导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展开,并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5、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八、课程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发展,不断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观

7、念。本课程目标设置重在学生的探究过程,重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的情感体验、情感的陶冶,重在学生的全员合作参与。因此在评价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1、整体评价学生:将学生在课程中的各种表现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使其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2、多元化评价学生:强调评价的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化标准。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实现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四结合的方式。3、过程性地评价学生: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式,即使最后结果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学生获得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肯定其活动价值,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4、多样的评价方式:在活动中最基本、常用的是观察法,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结合各种标志性的图案、图章或语言来记载,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另外,还可以采用展示法(以作品形式展示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美容/塑身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