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一学期常规教案20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702492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第一学期常规教案2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小班第一学期常规教案2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小班第一学期常规教案2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小班第一学期常规教案2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小班第一学期常规教案2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第一学期常规教案2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第一学期常规教案20篇(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班第一学期常规教案20篇正文(1)小班上学期体育教案拍苍蝇含反思活动目标: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知道苍蝇是害虫。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活动准备:1、长棒一根,未端系上一只用厚纸板剪成的苍蝇。2、学念儿歌活动过程:幼儿排成圆圈,教师站在圆圈中心,幼儿跟教师一起念儿歌:小苍蝇,干坏事,传染疾病太可恨,快快把它消灭掉。同时踏步调整每个幼儿之间的距离,以两臂侧平举不是碰撞为宜。接着教师将系有苍蝇的长棒在每个幼儿上空停留一下然后移动。幼儿依次跳起来拍苍蝇,手碰到苍蝇就算被消灭掉了。鼓励幼儿多消灭苍蝇。指导要求:1、跳的时候双腿要并拢,尽量向上跳起。

2、2、没轮到拍苍蝇的幼儿要念儿歌。教学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2)小班上学期健康教案动一动真有趣含反思设计意图:模仿小动物做动作活动身体,是小班幼儿的最爱。活动中,我借助于图片和好玩的动物头饰,让幼儿在欢快的儿歌中体验模仿操带来的快乐,体验游戏的乐趣,身体各部位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活动目标:1.模仿集中有趣的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2.能根据儿歌内容快速反应做动作。3.知道运动能使人健康。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活动准备:长颈鹿、小鸟、小象、

3、小白兔、小花猫等动物头饰若干;人体结构图一张;小动物动作挂图一张;铃鼓一个。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引出活动。(1)鼓励幼儿说一说、试一试自己的身体的什么部位能动?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在人体结构图上记录身体能动的部位。(2)结合挂图,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图中的运动项目,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2.请幼儿一起做模仿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1)教师边说边示范动作,幼儿边说便跟着教师做动作。(张大嘴、点点头、转转腕、扭扭腰等。)(2)请幼儿示范动作,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动作。3.引导幼儿开开心心动起来。(幼儿每人选择喜欢的动物头饰带好)(1)教师边示范动作边念儿歌动起来(2)鼓励幼

4、儿听儿歌做动作,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教师和幼儿在场地中间四散站好)教师拍铃鼓,说一句儿歌,幼儿做一个动作,教师停止念儿歌,幼儿立即停止动作,无论什么动作,每人要保持原动作,静止不动。活动延伸:可根据儿歌创编其他小动物的动作,反复进行游戏。活动反思:孩子们很喜欢模仿小动物做动作,他们喜欢像小鸟一样飞,像小兔那样欢快的跳跃。在活动中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愉悦了幼儿的身心。附儿歌:动起来我是一只长颈鹿,抬头挺胸走。我是一只小小鸟,飞呀飞的高。我是一头小小象,摔着鼻子走。我是一只小白兔,轻呀轻轻跳。我是一只小花猫,喵、喵、喵。(3)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匹配含反思【活动目标】1、进一步感知7以内的实物数量和

5、数字。2、能正确目测数群,并将数字与实物匹配。3、积极愉快地参与数物拼板游戏活动。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教具磁性图片,3-7的实物卡若干、数字卡若干。2、学具:第一、二、三组:剪下幼儿用书第21页中数物拼板卡片,放在小筐子中。第四、五、六组:幼儿用书第26页,数字印章,人手一支笔。【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目测数群,并按数量分类。教师出示3-7的实物卡片,引导幼儿目测实物,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它们有多少个?幼儿分别说出实物相应的数量。接着,教师启发幼儿把相同数量的卡片放在一起。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其余幼儿与教师共同观察并验证其正确性。按

6、数匹配实物。教师出示3-7的数卡,启发幼儿将数卡与相同数量的实物卡相匹配。幼儿观察数卡并说说:这里有什么?是什么数字?幼儿讲述后,教师再引导幼儿尝试把相同数量的数字和物品放在一起。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要求幼儿边操作边用语言讲述:几个,我送数字几做你的朋友。2、操作活动。第一、二、三组:数物拼板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残缺的实物和数字卡,目测实物数量,说说:图上有什么?有多少?让幼儿根据实物数卡找到相应的数字,拼成完整的卡片。第四、五、六组:(1)引导幼儿看数字添画相应的圆点和实物。(2)观察实物数量,引导幼儿在方框中印数字、画短线。3、评比活动幼儿间相互观摩,交流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进

7、行简单的评比,对收拾操作材料快且整齐的幼儿进行表扬。【活动建议】将数物拼板放在数学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进行操作游戏活动。教学反思: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4)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纸盒的一家含反思活动目标:1.比较大和小,根据纸盒的特征进行分类和配对。2.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鞋盒,其中大小鞋盒各一半。将大小配对的两只鞋盒使用相同的包装纸进行包装。一只

8、特大纸盒;大小不等、形状相同的球和积木若干;一大一小两只塑料筐。2.自制图片两张。3.幼儿两两分组就坐。4.伴奏音乐大雨和小雨。活动过程:一、魔术导入,认识纸盒一家,两两对应区分大小。1、老师变魔术,变出一大一小两个盒子,请幼儿观察,找出两只纸盒相同的地方,比较两只纸盒的大小,区分“纸盒妈妈”和“纸盒宝宝”。“这两个盒子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你知道谁是盒子妈妈?谁是盒子宝宝?为什么?”2、幼儿每人取一个纸盒,要求根据包装的特征找到与自己相同的纸盒,分组进行比较,区分大小。根据相同的纸盒特征,两两分组。“找一找,哪两个是一家人?一家人坐在一起。”将相同图案的纸盒进行比较,区分大小。“比

9、一比,谁是纸盒妈妈?谁是纸盒宝宝?”帮助幼儿加深对纸盒的大小的认识。“请纸盒妈妈们一起来打个招呼”“纸盒宝宝们来亲一亲。”3、将小纸盒放进大纸盒里,再次帮助幼儿比较大小。“纸盒宝宝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快把纸盒宝宝藏到纸盒妈妈的怀里去。”二、情境游戏,根据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分类和配对。1、游戏一:运果果。老师拖一大盒子装满大小不同的球,扮纸盒爷爷。“嗨哟嗨哟,我是纸盒爷爷,今年我的果园大丰收,收了好多果子,可是我年纪大了,没力气了,想请盒子妈妈和盒子宝宝帮我运果子。”“大、小不同的果子,应该怎么运呢?纸盒爷爷把要求都画在图片里了,请你们看一看,说一说。”(出示图一)请幼儿看图,说出图中的要求,并

10、根据要求进行操作,用大纸盒装大果子,小纸盒装小果子;将大果子放进大筐子、小果子放进小筐子。2.游戏二:吃饼干。出示大小不同的两种雪花片。“纸盒爷爷为了感谢你们,给你们准备了饼干。谁吃大饼干?谁吃小饼干呢?一共吃几个,盒子爷爷全都画在图里了,看一看就明白了。”(出示图二)幼儿看图操作,大纸盒里放两片大雪花积木,小纸盒里放两片小雪花积木,完成后,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检查操作结果。“纸盒妈妈和纸盒宝宝是不是看懂了爷爷的要求呢?有没有谁吃得太多或是吃得少了呢?让我们来看一看。”三、拓展延伸,体验乐趣。1.纸盒来唱歌。“纸盒妈妈和宝宝都吃饱了,今天真开心哪,让我们来一起唱首歌吧”。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老师

11、指挥,提醒幼儿有节奏地摇晃放有雪花片的纸盒,表演大雨和小雨。2.送纸盒回家。(此活动适宜在小班上学期进行。)活动反思:鞋盒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轻便又容易收集,不需要花费太多代价,它也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常看到区角中的鞋盒子成了“小拖车”、“房子”等,孩子们乐此不疲地用它来堆砌、拖拉,在玩盒子的过程中,孩子们会自发地进行比较,哪两个盒子长得一样?哪个大?哪个小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区分大小,并按照物体的特征配对,我设计了此节活动。整节活动通过大小不同的盒子、球、雪花积木、筐子等多组物体进行比较,创设情境,让幼儿进行反复操作,使幼儿在游戏中比较、分类、配对,感知物体的大小及数量。在最初设计这节活

12、动时,我用两只纸盒和孩子们一起操作,采取“老师示范、幼儿操作”的教学方法,由于老师“教”在前,孩子“学”在后,所以孩子们操作的正确率很高,但是在后续的其他活动中却发现,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如何区分大小,如何根据大小不同进行分类和配对。于是,我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原先设计的每个环节都是老师带着孩子走,缺少让孩子自己思考、主动发现的过程,这也是导致孩子们在一节活动中“会做”,其实并没有真正“学会”的直接原因。于是,我重新修改活动方案,每一个环节都让孩子“学习在先”。在第一个环节,我出示两个盒子,让幼儿自己观察寻找答案,“为什么它们是盒子妈妈和盒子宝宝”?找到答案后,再让幼儿进行操作,将

13、大、小盒子进行配对。接下来的环节,我也采用“作业单”的形式,将操作要求用图示展示,让幼儿自己看图理解要求,并进行操作。对小班的孩子用图示的方法进行示范,是一个尝试,也是一次挑战。有部分老师认为,直接用语言提示,可能会比图示更节约时间,但是,我觉得孩子读图、理解图的过程,同样也是学习的过程,如果由老师直接将操作要求告知孩子,也许会用更少的时间,但是孩子就失去了一次观察、理解图示的机会。为了便于小班的孩子看懂图示,我尽量使用了实物照片,在活动中始终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育原则,每个环节都采用了让幼儿先行探索、理解,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教师再进行引导的方式。事实证明,孩子们通过自己

14、的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学会”。评价一节教学活动,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这节活动的结果是否完美,而要更多地关注孩子,关注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是否教会孩子“学会学习”,为他今后甚至于终身的发展打下基础,这样的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活动。(5)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春娃娃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使幼儿了解春娃娃给大地带来的不同变化,激发幼儿对春天的美好情感。2、能较有序的翻阅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活动准备】故事名称,操作图及文字:春娃娃、布谷鸟、桃花、柳树,图书,春天的环境布置。【活动过程】一、回忆寻找到的春天。我们到小区里去找春天了,你找到的春天在哪里呢?(幼儿交流,教师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二、演示教具,讲述故事谁让我们的春天变得这么美呢!(出示春娃娃)请幼儿与春娃娃大招呼,并出示相应的文字。教师边讲述边插问:1、春娃娃来到了谁的家?对布谷鸟姐姐怎么说的?(幼儿学说)2、春娃娃这会儿又来到谁家门口?为什么要到柳树家呢?又是怎么做的呢?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