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视觉冲击的几种方式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28517299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成视觉冲击的几种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形成视觉冲击的几种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形成视觉冲击的几种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形成视觉冲击的几种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形成视觉冲击的几种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成视觉冲击的几种方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形成视觉冲击的几种方式NO1:构图图形的层次感 图形和元素之间的层次感,可以在干扰视觉的同时,突出自身所想体现的主题,这种表现方 式往往是比较直接而且有效的方式。我们所说的这种视觉干扰是在分散欣赏者多余视线的同时,更能注意到这一设计的主题 上,为这种干扰方式所产生的图形是这个主题的辅助图形。就如下面我引用的这个图形,图形中那些不规则的半透明元素、光线、数字、方块、以 及那些放大了的机器人构成了一定的纵深感和层次性,这写元素在分散视线的同时又将欣赏 者的视线集中到了中心的GUNDAM Death Scythe和下方的机器人身上.。这种设计方式是现 在比较多见的一种设计方式,可能大多数的人都觉得比

2、较COOL吧。NO.2:构图的视觉线牵引利用色彩或者元素来牵引欣赏者的视觉,让欣赏者随着设计师的的思维去思考和观看作品。 现在存在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运用点、线、面来引导,以图形和元素出现的引导方式的作品比 较少见。就像下面的这个图形,视觉的中心是中间的那一条白色的色块,及当中的文字,而 在上下的张图片的交接处出现的那条蓝色的线段,就在牵引欣赏者的视觉移动到图形中的文 字和其他的小的图形上。NO3:色彩诱导、(1,色彩对比、色彩互补、色彩分散)首先来说色彩的对比吧,利用俩种对比强烈的色彩,如图图中的主体色块运用了红色和灰色,而图中大背景的白色块和红色行成了强烈的对比,灰色 在平衡色彩的强烈对比的同

3、时,也和红色起了一定的对比重用,而主题的文字biohazard和 C上也用到了黑色和红色的对比。NO.4:明暗诱导利用由光感折射、光感捕捉、动态光感及明暗差异性的一些共性来衬托主题。(如附图 NO.1 来解释)。NO5:瞬间捕捉利用眼睛感官的瞬间接受、来捕捉视觉点。NO6:抓突破点靠突破图形图象本身的视觉平衡点来达到视觉要求运用图片素材的本身来寻找设计的突破点,依据图形自身所产生的空间感,光感,等一 些突出的地方,来加以利用,从而突出设计的主题。如图 图中的电梯产生了强烈的空间感 稍加修饰一张好的平面作品就问世了。在如图片的右下角的那张图片所产生的广告和空间 感。NO7:比例大小依据事物本身的

4、比例关系,在等比的关系上追求视觉上的平衡关系、突破事物本身的等比关系,进而推出自身的视觉重点以求突破。就如一些夸张漫画那样, 一个大头小身子的人物形象,一种夸张的歪曲正常比例的方式,在不经意间往往能收来奇效。NO.8:依据欣赏者的接受能力,及平常所说的感情,利用平时生活的一些元素,充分考虑 欣赏者对图形的认可能力,以自然美及突破普通接受能力的残酷美来打动欣赏者的情感,以 获得人们对图形的记忆。NO.9:视觉幻象 利用视觉幻象得空间感来突出整体设计的视觉中心。NO10: 抽象的表现方式 在下面的俩副作品中,作者抽象的运用的色块来代表海水及陆地,运用色彩的对比突出主题 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娱乐性

5、,这样的作品容易让人有好感,而且比较不容易忘记。二,视觉平衡元素的作用任何一个成功的作品在拥有其自身的视觉中心()和其自身的视觉平衡点,即,()现 阶段设计师们所说的视觉冲击力、视觉重心也需要视觉平衡元素(一些图形或文字)的点缀, 来分散一些视觉的注意力,消除视觉上的疲劳感,以便让观众能在更大的限度上欣赏整个图 形,获取对该作品更多的了解、进而存入于记忆中。对作品做出评价。创造视觉平衡的几种方式N0.1:色彩调节(利用色彩的对比度和饱和度来调节,分散,视觉中心对视觉的冲击力) NO.2 :元素(利用增加、删减画面中得辅助图形来诱导视觉的部分注意力)NO.3 :背景的运用(从整体图案上考虑,利用背景图片得原有条件,透过一些技巧, 适当的留下可以分散视觉的部分)NO.4:利用明暗度(利用光的明暗度强烈的对比反差,光的折射,光的延伸性来控制 视觉的分散程度)NO.5:利用视觉幻象(运用视觉幻象营造出的视觉空间、视觉误差)NO.6 :视觉突破(运用对整体设计上小程度的破坏来达到视觉分散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