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途径与措施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22187128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途径与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施途径与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施途径与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施途径与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施途径与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途径与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途径与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施途径与措施作者:黄作成来源: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小学上传时间:2006-02-21 人气: 国827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活动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组执笔:黄作成摘要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由于其具有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既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狭窄、抽象思维能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 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 千方百计地去探索各种科 学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享受到成功教育的喜悦。笔者认为,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关键有两点,一是认识问题,包括学校、教师、社会三个层面;二是

2、实践活动途径与方法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法一、问题的提出在科技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 基础教育的内容必须来自于生动的当代生活,单纯的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难于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 2。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走进社会生活,在丰富多 彩的社会资源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课实践活动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教育的要求而适时提出的。其研究目的是:研究收集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质社会资源;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利用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及方 法;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以及心理素质

3、方面的影响。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特点及功能问题;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途径与方法的理论体系;挖掘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开发科学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途径、方法体系。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综合实践活动却并不是最近才开始有的。 各校或早或晚、或多或少都组织学生开展过综合实践活动, 只不过没有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而已。 所以, 综合实践活动并不神秘,综合实践活动

4、课也没那么难上。关键是认识问题,方法问题,认识对了,方法准 了,很多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我校在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活动途径与方法研究过程中,致力于活动有效性的探讨和途径与方法科学性的论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健康成长3,着力开发与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切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 丰富学生经验,扩大知识面,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研究目标2?1总体目标 、通过研究,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特点及功能问题,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活动途径与方法

5、的理论 体系; 、通过研究,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 、通过研究,开发科学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分析典型活动案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途径、方法体系。2?2具体目标I、增进学主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形成初步的环境保护能力U、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 和义务感 、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关心社会现

6、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川、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W、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 发展信息素养、 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学会自

7、主提出问题、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活动方案 、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三、研究原则 43? 1?统整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统整课程的内容和活动的, 这与学科课程的纵向垂直组织形 式存在根本的区别。 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 各门课程由各科自成体系的知识系统所构成。 其目标是单一 的学科能力的培养。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研究方法以及当代社会的综 合性问题,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综合

8、性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它是以复合 的知识为背景知识,通过以主题或者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的问题解决学习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统整性, 不仅包括课程内容及其组织形式的统整性, 而且包括学生发展与社会发 展以及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统整性, 它在范围上以学生周围的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和人际环境 为背景展开;内容上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把学科教育、社会教育、品德教育、艺术教育、劳 技教育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功能上关注学生的兴趣、态度、能力、知识等多方面的综合,注重各方面素 质的全面发展;学习方式上注重把观察、询问、调查、制作等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3?2?

9、开放性原则从课程目标来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每一个学生, 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发 展的特殊需要, 表现出较强的针对性和发展性。 从课程内容来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及时地吸收科学 技术发展的新成果, 便于知识的吐故纳新, 此外,它还能够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层出不穷的新问 题经过教育学加工融入学校课程体系, 较之相对封闭和僵化的学科课程它更富柔韧性和生成性。 从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看, 它不像学科课程那样受规定的时间和固定的空间所牵制, 其课堂组织形式和指导 方式也不会太多地受传统的原则与方法所束缚, 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弹性。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来 看

10、,其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可以采用实验设计法、 专题论文法、 结果分析法、 心理测量法、 问卷调查法等等, 呈现出多元性和动态性的特点。3?3? 实践性原则学生只在有体验和实践中才能理解学习的过程、 学习的价值,才能养成探索、追求真理的顽强精神, 才能 使学习成为人的生活有机的一部分。 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 它鼓 励学生通过生活实践、 社会实践、 科学实践等直接的实践活动进行自主性学习, 要求学生从实践活动中选 择主题及相应的内容,通过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形式,去 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这

11、实际上是对学科课程之“先天不足”的一种 反应,它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实践体验二者之间的联系。3?4? 生成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 实验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创造性,让学生从自身经验中 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选题、解决问题、获取方法、培养能力。课程的开设、内容的确定应针对学生认识 的差异进行,由浅入深,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四、研究内容通过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学校周围社区内的环境, 探索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活动 内容、组织形式、研究方法、管理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校内以学科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特殊 节日、社会焦点问题为依

12、托, 校外以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切入点, 多途径建立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 地。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途径和方法示意图五、研究方法5.1 文献资料分析法 本研究以走进新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方 面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5.2 观察法 对开展课题研究前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进行了全程观摩。5.3 逻辑分析法 对文献资料和实践观察进行了分析、推理。54 调查法 活动前后对全校师生就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的认识情况进行调查。55 比较法 将调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六、研究结果61 活动前对全校 6 个年级学生及全校教师是否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调查如表

13、1表 1:活动前全校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了解程度统计年级 了解(名) 了解(%) 不了解(名) 不了解( %)一 0 0 467 100二 0 0 514 100三 4 0.95 417 99.05四 6 1.33 446 98.67五 11 2.50 431 97.5六 25 5.91 398 94.09合计 46 1.69 2673 98.31教师 29 22.83 98 77.1762 活动后对全校 6 个年级学生及全校教师是否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调查从不了解到了解,观念上 的转变,认识上的提高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也经历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如表 2表 2:活动后全校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了

14、解程度统计年级 了解(名) 了解(%) 不了解(名) 不了解( %)一 276 59.10 191 40.90二 309 60.12 205 39.88三 348 82.66 73 17.34四 399 88.27 53 11.73五 402 90.95 44 9.05六 379 89.60 398 10.40 合计 2113 77.71 606 22.29 教师 123 96.85 4 3.15 63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学校开展以后,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 表 3: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获奖统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前(校级以上含校级)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后(校级以上含校级) 获奖类别

15、 获奖人次 合计 获奖类别 获奖人次 合计 发表文章 128 441 发表文章 137 857数学竞赛 21 数学竞赛 21运动会 77 运动会 99歌咏比赛 36 歌咏比赛 69绘画 179 绘画 267活动方案 18演讲 18网页设计 210调查报告 18 64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活动内容围绕下列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和组织。当然,并不排斥不同维度之间 交叉、整合的课程内容, 而且在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组织中, 这些内容是被充分鼓励和 倡导如表 4。641 亲近与探索自然 5 自然维度的课程内容包括各学校结合周围的自然环境状况开展的对自然的体验、欣赏、学习、探索与 行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旨在使小学生发展探究的兴趣, 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养成对 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6 42 体验与融入社会 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 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6 43 认识与完善自我 通过畅想、感悟、交流、体验、行动等活动,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情绪、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学 习生活技能,养成自理、自律、自省的习惯。表 4: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一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