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海南省海口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659282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海南省海口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4届海南省海口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4届海南省海口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4届海南省海口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4届海南省海口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海南省海口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海南省海口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届海南省海口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雨后的小区路面上有一些低洼的水坑,夜晚的路灯斜照水坑后,从不同方向观察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下面的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迎着灯光方向,发亮处是水坑 迎着灯光方向,发亮处不是水坑背着灯光方向,发亮处是水坑 背着灯光方向,发亮处不是水坑ABCD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2、是( )A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B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4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四个物体运动的闪光照片(黑点表示物体),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ABCD5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在平静的湖面

3、可以看到“蓝天白云”B射击瞄准时要做“三点一线”C人在月光下走路,地面上会出现影子D下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6关于重力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C有些物体有重心,有些没有重心D漂浮在空中的气球不受重力作用7现有几堆稻谷,要比较它们的质量好坏(这里所谓“质量好”是指稻谷中空瘪的子粒数较少,饱满的子粒数较多),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体积相同比较质量B质量相同,比较体积C比较颗粒的大小D比较一定颗粒数的质量8在操场上体育课时,总感觉老师的声音没有在课堂上听起来响亮,下列错误的是A人耳很少听到与原声相隔小于0.1s的回声B体育老师的声音的响度太小C在室外老师的声音向周围传

4、开,几乎没有什么反射D在室内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9阳阳用凸透镜自制了一台照相机,给小红(如图甲所示)拍照时,在光屏上出现的如图乙所示的像,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阳阳可以进行的操作是()A将照相机往右下方平移B将照相机在右上方平移C将照相机往左下方平移D将照相机往左上方平移10如图所示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OB 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实像BOB 是树枝折射形成的虚像COC 是树枝在水中的实际位置DOC 是树枝折射形成的虚像11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黑板反光光的漫反射B水中倒影光的反射C树下光斑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雨后彩虹

5、光的折射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竹笛的笛声主要是由于竹笛本身振动产生的B开会时把手机调成静音是防止噪声的产生C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D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是因为两者的响度不同13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A60米B600米C2160米D7776米14课桌的高度最接近( )A0.2米B1 米C2 米D3 米15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用热风干手器吹手上的水B将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C储存酒精时,要给装有酒精的瓶子加密封盖D将新鲜蔬菜从保鲜袋中取出,散开放在室内桌面上16如

6、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B景物在观后镜中成像C月食现象的形成D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17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影B水中倒影C铅笔“折断”了D日食18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ABCD19一个质量为0.2kg的容器,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2kg;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2kg,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供你参考,你经过分析可知该液体为( )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水银13.6103纯水1.0103硫酸1.8103酒精0.8103A硫酸B酒精C水银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20如

7、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吉林冬天树上的“雾凇”B水蒸气在凉玻璃上形成水珠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D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21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水池底部有一射灯S,当水面在a处时,光从水中射向池内壁,在P处有一个光斑。现将池内的水放掉一部分,则当水面由a处降到b的过程中,池壁上的光斑将 ( )A向下移动B向上移动C静止不动D向上向下都有可能2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C喇叭发声时,放在它上面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

8、应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23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A篮球受力变扁B用力将篮球投出C篮球受重力竖直下落D篮球在地面滚动受阻力缓缓停下24标有“6V 1.5W”的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物理图像如图所示,若把这只灯泡与一个10的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该灯泡的电阻为24B此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0.25AC此时电路的实际总功率为1.2WD此时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8W25如图几项测量中,错误的是()A使用刻度尺时,让刻度线尽量贴近被测物体B使用量筒时,视线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C使用温度计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

9、面相平D测量质最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再次平衡26下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相同B甲、乙、丙三者只有响度相同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都相同27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钢笔错位C拱桥倒影D彩色光带28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的是()A汽车进入市区后禁止鸣喇叭B图书馆里不能大声喧哗C飞机旁的工作人员带上耳罩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2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镜中成像C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小孔成像30下列仪器成放大虚像的是()A照相机B潜望

10、镜C投影仪D放大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一瓶铭牌标上有5L的花生油,密度为0.94101kg/m1,质量为_kg,这瓶花生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花生油的密度为_kg/m132如图是一个自动体重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图,电子秤的刻度盘是由_(电流、电压)表改装而成,它的示数越大说明所测人的质量越_;测试台上无人时,刻度表无示数,说明此时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接触的A端的黑体部分是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3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m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cm。3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密度甲_乙(选填“”、“”或“”);质量为1.8

11、kg,乙物质的体积为_m3。35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使200g的铜温度升高6所吸收的热量,可以使400g的铅温度升高_。36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_发现昆虫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_不能传声37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_和_减弱噪声38今年九月份小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本县的重点高中,他在上物理课时利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从左向右运动的小球每隔秒所在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球运动时间长,_球作变速直线运动(全部选填“甲”或“乙”)。 39一位粗心的同学在测量记

12、录中忘记了写单位,请你替他补上:(1)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75_;(2)一辆轿车在主城区的行驶速度是40_;(3)一只熊猫的质量是60_。40 “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一张图4所示的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该图片记录了在相等时间内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已知水的传播和蜻蜓的飞行都是匀速运动根据图中弦的形状和分布可知蜻蜓当时是向_(填“左”或“右”)飞行的,且飞行速度比水波传播的速度_(快/慢)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1)小明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操作

13、过程如图甲所示,其中存在的错误是_;(2)按照正确的方法重新调节平衡后,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g;(3)如图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静置足够长时间后,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再次加水,直到_,再次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通过上述方法可求出石块的体积为_;(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kg/m3,若需考虑小石块的吸水性,则该因素引起的密度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会_(偏大/偏小/不变)。4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既能成像,又_的特点,便于_;(2)如图所示,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上,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接下来应该_,重复上述实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4)分析下表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实验次数1234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6810.3513.52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