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71492050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 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台州八校联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只有一个是符合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属于动物体内环境的是( )A. 体液B. 消化液C. 细胞外液D. 血液【答案】C【解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详解】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是免疫系统的( )A. 干细胞B. 辅助性T细胞C. 生殖细胞D. B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详解】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随着辅助性T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即B正确。

3、故选B。3. 下列腺体及其分泌激素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素B. 睾丸雄激素C. 胰岛 细胞胰岛素D.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答案】A【解析】【分析】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功能: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详解】A、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A错误;B、睾丸可以分泌雄性激素,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B正确;C、胰岛(或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C正确;D、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促甲状

4、腺激素,D正确。故选B。4. 下列有关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神经元由轴突和树突组成B.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C. 神经元的细胞核分布于细胞体中D. 神经元有很多树突有利于接受更多刺激信息【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详解】A、神经元由突起和细胞体组成,其中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A错误;B、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B正确;C、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

5、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的细胞核分布于细胞体中,C正确;D、神经元有短而多的树突和长的轴突,其中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受信息,神经元有很多树突有利于接受更多刺激信息,D正确。故选A。5.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B. 剧烈运动刚结束时血浆pH会明显减小C. 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成分D. 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维持恒定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

6、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组成,A错误;B、剧烈运动刚结束时,由于人体中的某些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人体内的碱性物质中和乳酸,血浆中的pH变化不明显(基本不变),B错误;C、细胞外液中,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主要靠血浆在血管内运输到各个器官,故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成分,C正确;D、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维持动态平衡,D错误。故选C。6.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传出神经可分为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植物性神经B.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均为自主神经C.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躯体的运动只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7、D. 脑神经和脊神经中包含传出神经,可以随意支配躯体和内脏的活动【答案】A【解析】【分析】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若从功能上划分,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植物性神经,植物性神经还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详解】A、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植物性神经,A正确;B、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支配内脏活动的是自主神经,支配躯体运动的不是自主神经,B

8、错误;C、躯体运动受到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C错误;D、脑神经和脊神经中的传出神经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大脑可以通过传出神经随意地支配四肢运动,而不能随意的支配内脏的活动,内脏的活动是不随意的,D错误。7. 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能定向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B. 有些细胞既能释放神经递质又能分泌激素C. 肾上腺皮质产生的肾上腺素能参与机体的应急反应D. 对于胰岛细胞受损导致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口服胰岛素治疗【答案】B【解析】【分析】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

9、的调节,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详解】A、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经血液流到全身,与靶器官、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后起作用,并不是定向运输至靶器官、靶细胞,A错误;B、下丘脑能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而且是体内水盐平衡、血糖平衡、体温平衡的调节中枢,能分泌神经递质,所以说下丘脑细胞既能释放神经递质又能分泌激素,B正确;C、肾上腺髓质产生的肾上腺素能参与机体的应急反应,肾上腺皮质能产生醛固酮等激素,C错误;D、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液中的

10、蛋白酶分解,进入导致胰岛素失去活性,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对于胰岛细胞受损导致糖尿病的患者不可以口服胰岛素治疗,D错误。故选B。8. 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人体内各液体成分之间的关系,字母表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A、C之间是双向箭头,则一定是组织液和血浆B. 若B所处管道的一端为盲端,则B为淋巴液C. 细胞甲中的液体属于细胞内液,包括液泡中的液体D. 若细胞甲为组织细胞,则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A【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丙组织液、甲血浆、乙淋巴。【详解】A、若A、C之间是双向箭头

11、,且ABC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则双向交流的只有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B、若B所处管道的一端为盲端,则为淋巴管,B为淋巴液,B正确;C、该图为人体内各液体成分之间的关系,人体细胞不含有液泡,C错误;D、若细胞甲为组织细胞,则A为组织液,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D正确。故选C。9. 炎症,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外界刺激的一种免疫反应,需借助体液中的吞噬细胞抵抗外来抗原入侵,常伴随有红、肿、发热等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发炎”体现了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B. 炎症反应是第二道防线作用的结果,具有非特异性的特点C. 细胞凋亡一般不会引起炎症反应D. 炎症部位肿胀

12、,可能原因是该处组织液Na+等离子数量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详解】A、免疫防卫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的抗原,如病原微生物等,因此“发炎”体现了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A正确;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属于机体的

13、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共同构成非特性免疫,炎症是机体对于外界刺激的一种免疫反应,需借助体液中的吞噬细胞抵抗外来抗原入侵,因此炎症反应是第二道防线作用的结果,具有非特异性的特点,B正确;C、细胞凋亡属于正常的生命活动,一般不会引起炎症反应,C正确;D、炎症部位肿胀,可能原因是该处组织液Na+等离子数量增加,使其吸水能力增强,D错误。故选D。10.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 中枢淋巴器官主要包括淋巴结和脾C. 淋巴细胞有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D 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细胞因子、溶酶体等【答案】A【

14、解析】【分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1)免疫器官:免疫器官主要是指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淋巴器官包括中枢淋巴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淋巴器官(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溶菌酶等。【详解】A、免疫系统是人体的“安全保卫部”,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A正确;B、中枢淋巴器官主要包括骨髓、胸腺,B错误;C、淋巴细胞从功能上分为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C错误;D、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

15、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D错误;故选A。11. 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刚进入寒冷环境时发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一种条件反射B. 某人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一种条件反射C. 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 某人手臂被高温烫伤,他感受到了疼痛是条件反射【答案】B【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2、反射的类型:(1)非条件反射:先天就有的,如:婴儿吮乳、吃梅分泌唾液、呼吸、眨眼、吃奶等;(2)条件反射:后天学习的,如: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信号(条件)刺激引起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详解】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