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71491882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高密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Word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级高一10月份学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文人常常借助月亮来表达思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词是中秋赏月遣怀之作,表达了苏轼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文人常常借助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月光写相思,以秋霜写乡愁,一片月光,一方秋霜,象征了异乡人最凄凉的心境。短短四句诗中,就出现了“月亮”和“月光”两个意象。这首家喻户晓的静夜思,古往今来不知触动了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

2、勾起了那离乡别亲的愁绪和思乡念亲的乡泪。诗人在借助月亮表达思念、思乡之情的同时,也偶尔用来表达男女之情,多半是夫妻之间的温情。比如杜甫的月夜:“今夜廊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作者望月抒怀,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以此来表达对远方妻子和儿女深切的挂念之情,以及对安定美好的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情真意切,真挚动人。与中国诗歌相对比,在西方的文化背景里,“月亮”在诗歌中常常用来描写浪漫唯美的爱情,或与爱情有关的美丽女性。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在西方的文化里,月亮几乎总是和爱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影相随。比如雪莱的回声,直接把月亮和爱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爱情有更

3、真实的回声,比一切回声要更美妙,月亮周围闪着星星,笛声琴声,柔和的吉他声,反复地奏起爱情的曲调。”诗人在该诗中将月亮与人类最温柔的情感爱情相提并论,足见其浪漫的情怀和温柔的笔触。为什么东方的“月亮”善于传达思念之情,西方的“月亮”常用于表达爱情呢?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中国历来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诗歌作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除了抒情咏志、传承文化这个功能之外,还承载着“载道”的重任。中国的诗歌如果单纯追求文化艺术上的“真”,仅仅用来抒发个人私密的情感和表达浪漫的情事,而忽略政治伦理教化作用,那这样的诗歌将得不到主流文化的认可。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月亮”多用于

4、表达非私人化的情感。而西方的诗歌意象多追求艺术上的“真”:对事物逼真的描写与细腻的刻画、对真实思想感情的表现。因此西方诗歌能够将情感与思想如实地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西方讲求以个体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体现在艺术形式上就是直抒个人胸臆,在表达过程中不受集体意识和世俗礼仪的影响,因此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个痛快。“月亮”在诗歌中就能完全表达个人的所思所想,甚至是深藏在心底的个人情感。(摘编自周庆艳“月亮”在中外诗歌中的意象对比研究)材料二:李白诗中的月亮已不单纯是客观的物象,而是具有丰富的蕴含。冰清玉洁的月,更象征着一种情操、一种人生追求,诗人把自己的“梦”、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寄寓其中,使“月”这一富有阴柔之

5、美的意象,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李白的诗歌擅长运用非凡奇特的想象,抒发他那吞五岳、纳四海的胸怀,宣泄他恣纵汹涌的情感,表现出超凡绝俗的才能和高标独致的风节。而李白的月亮诗表现得尤其突出。他笔下的月亮,充满灵机异趣,明月可乘:“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秋浦歌十二);可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可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可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可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甚至可赊:“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

6、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生花妙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天地。李白还擅长从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中吸取营养,撷取形象,使他的月亮诗可以超越时空,将现实和梦境幻境、人间和仙界鬼域打成一片,诗歌既充满浓郁的文化内蕴,又熔铸了诗人的自我人格情趣,具有独特的意味。如其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人对月亮的描写完全是在神话和想象中展开的:诗歌以儿时对月的遐想开篇,既充满童真童趣,又使人对月产生无限遐想。诗以童趣为引导,引出诗人无穷的奇妙新颖的想象,展现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突出体现了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特色。李白天才放逸,飘然不群,以其超凡的创造力,向人

7、们展示了一个个清新超逸而又迷离浪漫的月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物境与我境交织融合,使诗人那豪放飘逸的诗风放射出耀目的光彩。(摘编自霍雅娟从李白的月亮诗看其豪放飘逸的诗风)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诗歌中,月亮常常被借来表达思念、思乡之情,写月诗不断出现在读者面前。B. 虽然中国古代诗人很少用“月”来表达夫妻之间的温情,但是杜甫的月夜却开了先河。C. 雪莱的回声以温柔的笔触,直接把月亮与爱情联系在一起,足见其情怀无比浪漫。D. 李白天才放逸,创造了“可乘”“可寄”“可衔”“可揽”一系列“月”的意象,清新超逸。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

8、的一项是( )A. 静夜思中出现了“月亮”“月光”两个意象,触动了无数游子的心,它是李白写“月”诗的最高峰。B. 材料一采用总分总式的结构形式,论说了中外古诗中“月”这一意象寄寓的情思以及不同特点。C. 如果中国古代诗人使用“月”这一意象仅仅是用来表达个人的私情,那么就很难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D. 材料二引用了古朗月行一诗,这是为了证明李白擅长把丰富的内涵赋予“月”这一典型意象。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第二段论据的一项是( )A.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岑参送人赴安西)B.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C.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

9、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4. 在“月”这一意象上,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寄寓的情感有什么区别?原因是什么?诸简要概括。5. 对待文化遗产,既要继承,又要创新,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李白写月诗在“继承”和“创新”上表现在哪里。(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林掌柜贾大山林掌柜的“义和鞋庄”不大,只有两间作坊,两间门市。门市柜台上,除了放着算盘、笔砚、账簿,还放着一把特制的小巧玲珑的铡刀。据说,只要顾客问一声:“掌柜的,鞋底里面,垫的是纸是布呀?”林掌柜便微微一笑,一手接过鞋,一手抬起小铡刀,咔嚓一声,把鞋铡作两截,送到顾客眼皮底下看林掌柜又叫“铡刀林”。可是,在

10、我的记忆里,那把小铡刀从来没有用过,只是那么放着,并且总是擦得明晃晃的。一天,我正骑着石头狮子玩耍,杨跛子过来了,一跛一跛地走到林掌柜的柜台前面,说:“买鞋!”顾客不少,林掌柜见他来了,赶忙拿出几双鞋,让他挑选。他拿起一双鞋,朝柜台上一扔:“铡一双看看!”林掌柜望着他,笑而不语。“不敢铡?”“敢铡。”“不敢铡就不是好货!”“这么着吧,爷们儿!”林掌柜拿起那双鞋,一面用纸包着,一面笑着说:“这双鞋,拿去穿,钱,不忙给;鞋底磨通了,鞋帮穿烂了,好货赖货一看便知。”话儿也柔和,手儿也利落,话说完了,鞋也包好了,朝他怀里轻轻一扔,“别客气爷们儿,拿着,穿坏了再来拿!”杨跛子真的不客气,白白拿走一双鞋!

11、顾客们都很气愤,林掌柜却依然笑着,说:“只当铡了一双。”父亲和林掌柜是至交。遇到下雪下雨的天气,或是生意不忙的时候,林掌柜便来我家杂货铺子里闲坐。两人到了一起,就要喝一点酒,“老哥,喝点儿?”“喝点儿,老哥。”他们到里间屋里,在炕上放个小桌,对面坐了,慢慢地喝。我家卖酒,也卖松花、咸蒜、豆瓣酱。每次分别的时候,两人总要互相奉承一句:“我最馋你的豆瓣酱。”“我最服你的小铡刀。”我也深深喜爱林掌柜的小铡刀。有一次,他们喝着酒,我问:“林大叔,你那小铡刀快不快呀?”“快呀,飞快飞快。”“一年铡多少鞋?”“早先铡一些,后来就不铡了。”“既然不铡了,要它干什么?”“放着。”父亲说,“世界上有些东西,一定

12、得有,用到不用的时候,便是用好了。”林掌柜乐了,举起酒杯说:“知我者,老哥也!”他们每次喝酒,总是这么快活。那年腊月的一天,天很晚了,父亲站在货架子前面,正自盘算什么,林掌柜把门一推,头上顶着几片雪花进来了。父亲说:“你也没睡?”“睡了,又起来了。”林掌柜结着扣子说,“我想喝两盅。”林掌柜自己下手,弄了一碟韭菜花儿,弄了一碟豆瓣酱,然后从酒坛里舀了一小壶酒,说是一醉方休林掌柜心地坦和,总是那么快乐。可是,他刚抿了一口酒,突然皱起眉头:“酒里掺水了?”“没有。”父亲一愣。他又抿了一口,红着脸嚷起来:“掺水了,肯定是掺水了!”父亲尝了一口,脸也红了,急得拍着桌子说:“咦,这就奇了!老地方进的酒呀!

13、”“最近,谁来打过酒?”“昨天,前天杨跛子!”“披一件破大袄?”“披一件破大袄!”“要赊账?”“要赊账!三斤的瓶子灌满了,提下柜台,才说要赊账。我说不赊账,他就不打了”“酒呢?”“我又倒回去了!”“坏了!”林掌柜仰起脖子,咯咯咯地笑起来,笑得没了声音没了眼睛。他说,杨跛子打酒,惯用此法:他的破大袄里另外藏着一只瓶子,里面装满凉水父亲听了,也被气笑了:“你说,这半坛酒”“洒了!”“洒了?”“再卖倒字号。”“半坛酒,总有七八斤呀”“不喝了,睡觉!”林掌柜好像生气了,起身要走,父亲赶忙拦住他:“怎么了,老哥?”“人也有字号!”我赶紧开开门,抱起酒坛子,把“酒”洒到街里去了。林掌柜拍着我的头顶笑了笑,

14、说:“这小子长大了做买卖能发财。”我要去给他们打好酒,他说不用了,父亲也说不用了,催我去睡觉。我不想睡觉,看他们喝酒,听他们说话。鸡叫头遍了,他们的话还没有说完。最后三举杯:头杯酒,三十年打早抹黑,苦巴苦干,两家都有吃有穿,没饿着没冻着,喝了;二杯酒,两家相识相知,老不哄少不欺,谁也没有做过亏心的买卖,喝了;最后一杯没有喝,他们把酒洒在地上,敬了天地财神,算盘和秤,还有那把小剑刀。(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掌柜对杨跛子的挑衅笑而不语,既表现了他对自己鞋子质量的自信,也表现了他对杨跛子的同情。B. 文中对林掌柜的一系列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既丰富

15、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又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C. 文中描写了杨跛子买鞋和买酒的两个事件,通过他坑蒙拐骗的行为,展现了一个无赖的卑鄙无耻的灵魂。D. 父亲不舍得洒了被杨跛子掺了水的酒,对此林掌柜表现出了他的愤怒,这意在说明林掌柜对诚信经营的重视。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本以契合人物职业身份的“鞋”和“酒”为道具来串连情节,并由此构设画面感极强的送鞋和喝酒场面,构思巧妙,文脉清晰。B. “世界上有些东西,一定得有,用到不用时候,便是用好了”,这是父亲对“我”的教育,也是父亲对与林掌柜深厚情谊的肯定。C. 小说结尾聚焦于父亲与林掌柜的三举杯,这一情景极具仪式感,既是雪夜酒叙情节的收束,也是全文的升华,带给读者无限遐思。D. 小说多用简短而又鲜活的人物对话,“赖货”“打早抹黑”“苦巴苦干”等方言词语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整体语言风格质朴自然。8. “小铡刀”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 小说中林掌柜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甫,字子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