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Module 3 Heroes U3大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71491053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0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Module 3 Heroes U3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Module 3 Heroes U3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Module 3 Heroes U3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Module 3 Heroes U3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Module 3 Heroes U3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Module 3 Heroes U3大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Module 3 Heroes U3大单元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Module 3 Heroes 大单元教学设计模块主题(Topic)Module 3 Heroes模块内容分析(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materials)模块内容分析(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materials)l 单元整体分析(Unit integral analysis): 单元主题:Holidays 该主题属于“人与社会”的范畴,涉及“ 对世界、国家、人民和社会进步有突出贡献的人物。 ” 模块内容分析:本模块内容围绕Heroes这一主题展开,由三个单元构成,分别是:Unit 1 She trained hard,so

2、 she became a great player later.(引入)Unit 2 There were few doctors,so they had to work very hard on his own. .(正文)Unit 3 Language in use.(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是关于“英雄”的对话。Ms Li和Daming谈论Daming心中的英雄。该语篇以对话的形式谈论Daming心中的英雄 邓亚萍。在对话的过程中谈论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的一些经历。在完成该部分的学习后,学生能够根据所给信息对邓亚萍的经历进行简单的介绍。 第二单元是一个语篇。主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Acti

3、vity 2部分是一篇有关“诺尔曼.白求恩”的介绍,作者按照一个时间线对我们的英雄医生做了介绍:白求恩医生是中国最有名的英雄之一、白求恩医生的生平经历、白求恩医生不懈的努力.通过本语篇的学习,学生全面了解这位名人所做的贡献,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或说说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学生帮助他人的意识。第三单元是把前两个单元出现的知识点和重点句型进行概括性的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方向,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明确学习目标。 本单元语篇主要围绕“Heroes”这一主题开展,分别通过对话、阅读等形式来完成学习,掌握文中的日常交际用语,同时学习原因、目的和结果状语从句。学生在完成课本里

4、包含的活动外,还通过学习引入了状语从句,通过阅读培养了学生对任务介绍的写作能力。在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主动了解世界各地英雄人物的先信息,并于自己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高昂斗志。核心语言知识分析:本模块主要语法为状语从句的用法,主要学习原因、目的和结果状语从句的用法,使学生能够准确表达,达到自如运用的程度。学情分析(Analysis of the students)知识储备: 1. 学生对 “英雄”话题并不陌生,而且学生在其他学科中也接触过白求恩医生的事迹,所以对课文比较容易理解。本模块主要介绍了邓亚萍和白求恩大夫以及南丁格尔的有关事

5、迹,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全面了解这些名人所做的贡献。内容比较丰富、有趣,所以学生对话题会比较感兴趣,也很容易进行讨论。2. 学生对状语从句有基本的理解。3. 学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可能面临的问题:1. 学生对话题比较熟悉,但是单词的储备还是欠缺,很多的词汇不熟悉,比较难开展讨论,可能只会在文中找些单词来进行描述,信息获取,文化知识的内化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2. 学生可能会分不清so与so that的用法.3. 学生信息收集整理以及有逻辑的写作输出能力有待提高。解决方案: 1. 引导学生反复深入研读语篇,多任务设计提升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阅读策略。2. 教师在课堂中要侧重帮助

6、学生寻找归纳信息,并指导写作模式的构建。3. 注意强调句子结构的用法,促进学生写出正确的句子。模块教学目标本模块学习后,学生能够:1、知识目标: (1)掌握本模块的单词和短语,以及所出现的口语和日常交际用语,能就“名人”进行自如的交谈。 (2)能用英语描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3)掌握由so,so that和because引导的状语从句。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习策略共享,发展其思维和想象等能力。 。3、 情感目标: 主动了解世界各地英雄人物的相关信息,并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高昂斗志。 模块学习总任务(Module

7、 task)谈谈自己心目中最棒的名人说说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各课时教学设计(Teaching plan for lessons)第三单元(Unit 3)语言运用 (Language in use)I. 课题 (Lesson title) Language in use.II. 教材分析 (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material )What: 本课是本模块的第三课,语言运用及同步练习检测。How: 本课主要学习原因、目的、结果状语从句的用法。前两课中含有状语从句的句子,学生能够理解基本意思,有几个引导词是之前学过的,学生可以通过所学知识进行判断,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8、。 Why: 本课在学习状语从句的基础上对模块主题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Activity6听力活动对Stan Lee进行了简单的介绍,Around the world 对Nightingale进行介绍。该课拓展了这两个名人,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名人所做的贡献,能够正确使用状语从句来进行简单的介绍。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使学生向这些名人学习,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当中积极进取。III. 教学目标 (Teaching objectives)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1. 掌握本课时出现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灵活运用状语从句。 3. 准确完成相关练习。IV. 教学重、难点 (K

9、ey & difficult points)1. 熟练运用状语从句。 2. 灵活运用连词because、so,so that的用法。3. 写作并小组完成展示。V. 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成果教学法(Product Approach)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目标(Objectives)学习活动(Activities)效果评价(Assessment)设计意图(Purpose)1.利用思维导图对前两课所出现的名人进行复习,学生能够用所给的词来进行复述。教师利用连词“because、so,so that ”来引导学生感知状语从句。1.师生合作完成几

10、个名人事迹的复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知状语从句。观察学生的思考能力,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学生所熟悉和感话题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状语从句。 教学目标(Objectives)学习活动(Activities)效果评价(Assessment)设计意图(Purpose)2. 师生共同学习、探究状语从句的基本用法和连词(应用实践)2.学生集体读句子,明确本模块的单元语法内容。3.小组成员合作进行分析,总结状语从句的分类和引导词 4.师生共同学习三类状语从句。观察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指出易错的地方,进行强调。观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分析,尝试总

11、结状语从句的分类、结构和引导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加注意细节。教学目标(Objectives)学习活动(Activities)效果评价(Assessment)设计意图(Purpose)4. 完成相应的练习。5. 用because、so,so that填空。6. 用 because、so,so that完成短文。(Activity1)7.连接句子。(给出所给的连词,将两个句子连接起来)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以及其他学生的反馈,判断学生内化知识的能力,并给予必要指导和鼓励。观察学生是否注意细节,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完成较简单的任务。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训练,达到进一步巩固的目的。教学目标(Objectives)学习活动(Activities)效果评价(Assessment)设计意图(Purpose) 5.写作练习完成单元写作任务。观察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有哪些困难,适当鼓励学生进行仿写。语言的输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很重要,分值比重也很大,要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业设计(Homework):板书设计(Board Pl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