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 圆周角(1)大单元教学设计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71491736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1 圆周角(1)大单元教学设计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3-5-1 圆周角(1)大单元教学设计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3-5-1 圆周角(1)大单元教学设计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3-5-1 圆周角(1)大单元教学设计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3-5-1 圆周角(1)大单元教学设计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5-1 圆周角(1)大单元教学设计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1 圆周角(1)大单元教学设计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5.1 圆周角(1) 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第5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弦、弧、圆心角等概念和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出现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应用比较广泛通过对圆周角定理的探讨,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同时教会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分类讨论的思维方法。因此本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圆中的基本概念,会判断圆心角,基本掌握圆心角的相关性质,熟练掌握了三角形外角和定理。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索能力,并能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

2、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本节课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交流和展示的空间,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2.掌握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3.掌握圆周角定理的推论.4.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教学重点了解圆周角的定义,会判断一个角是否是圆周角。教学难点了解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学会圆周角定理以及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新知导入教师活动1:教师出示问题:如图,你能找到圆心角吗?什么样的角是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一个弓形暗礁区形状如图,C=50

3、. 船在航行时怎样才能避开暗礁区?学生活动1: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做练习,学生复习上节课知识,为本节课所学内容做铺垫。环节二:探究圆周角概念教师活动2:教师出示问题:观察图中ACB 的顶点和边有哪些特点?角的顶点在圆上,角的两边都和圆相交像这样的角叫做圆周角。圆周角定义: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这样的角叫做圆周角。你能找出图中的圆周角吗?【做一做】判断下列各图中的角哪些是圆周角?学生活动2: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圆周角定义。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图中的角哪些是圆周角。学生思考回答问题:(1)(3)

4、(5)是圆周角。活动意图说明:数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通过例题,加深对知识了解,做到数和形完美结合,经过此题有意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严密性,为以后能灵活地利用知识处理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环节三:探究圆周角定理教师活动3:【小组合作】如图,量出圆周角BAC与同弧上所对的圆心角BOC的度数,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当点A在BEC上移动的过程中,BAC与圆心O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量一量每次变化后BAC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给出你的猜想.猜想: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已知:BOC,BAC分别是同一条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求证:BAC=BOC.分析:由于圆心有在圆周角内、圆周角外和圆

5、周角的一条边上三类情况,因此需分别对三类不同情况给出证明.证明:(1)当圆心O在圆周角BAC的一边AB上时. OA=OC, BAC=C. BOC是OAC的外角, BOC= C+BAC=2BAC, BAC=BOC.(2)当圆心O在圆周角BAC的内部时,连结AO并延长,交O于点D.利用(1)的结果,有BAD=BOD,DAC=DOC,BAD+DAC=(BOD+DOC),即 BAC=BOC.(3)当圆心O在圆周角BAC的外部时,连结AO并延长,交O于点D.利用(1)的结果,有DACDOC,DAB=DOB,DAC-DAB=(DOC-DOB),即 BAC= BOC.【总结归纳】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的度数等于

6、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例】已知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50,则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是_100_度.学生活动3: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测量等方法探究圆周角定理。师生共同完成证明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合作,训练学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新课改中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环节四:探究圆周角定理推论教师活动4:教师出示课本内容:如图,若AB是O的直径,则半圆ADB所对的圆心角是平角AOB.根据圆周角定理,半圆ADB所对的圆周角C等于AOB的一半,即C=90. 反过来,若C是直角,则AOB=180,所以点A,O,

7、B在一条直线上,AB是O的直径.由此我们得到圆周角定理的一个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符号语言:AB是直径,ACB=90【例1】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顶角BAC为50,以腰AB为直径作半圆,交BC于点D,交AC于点E. 求BD,DE和AE的度数.解:如图,连结BE,AD.AB是圆的直径,AEB=ADB=90(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BAC=50,ABE=90-BAC=90-50=40.又ABC是等腰三角形,ABC=C=65.BAD=CAD= BAC=50=25.由圆周角定理,得=2BAD=225=50,=2CAD=225=50,=2ABE=240=

8、80.学生活动2:学生思考,共同探究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课本例题。活动意图说明:数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通过例题,加深对知识了解,做到数和形完美结合,经过此题有意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严密性,为以后能灵活地利用知识处理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板书设计课题:3.5.1 圆周角(1)一、圆周角概念二、圆周角定理三、圆周角定理推论课堂练习【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下图中,为圆周角的是(C).2.如图,ABC的顶点A,B,C在O上,A35,则B的度数是(C).A35 B45 C55 D653.如图,A,B,C,D是同一圆上的点,168,A40,则D的度数是(D).A68 B40 C48

9、 D28选做题:4.如图,在O中,ABBC,点D在O上,CDB25,则AOB(B)A45 B50 C55 D605.如图,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D在OA的延长线上若A(2,0),D(4,0),以点O为圆心、OD长为半径的弧经过点B,交y轴正半轴于点E,连结DE,BE,则BED的度数是_30_【综合实践类作业】6.如图,AB是O的直径,C、D两点在O上,BCD45.(1)求ABD的度数解:BCD45,BADBCD45.AB是O的直径,ADB90,ABD90BAD45.(2)若CDB30,BC5,求O的半径. 解:如图,连结AC.AB是O的直径,ACB90.CAB

10、CDB30,BC5,AB2BC10.OAAB5,即O的半径为5.作业布置【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1.如图,图中的圆周角共有_4_个,其中弧AB所对的圆周角是ADB和ACB,弧CD所对的圆周角是DAC和DBC. 2.如图,A、B是O上的两点, AOB60, OFAB交O于点F,则BAF等于(C)A20 B22.5 C15 D12.5选做题:3.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连结AC,BC,则C的度数是(B)A60B90C120D150【综合实践类作业】4.如图,已知AB是半径为1的O的直径,C是圆上一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过点D的直线交AC于点E,交AB于点F,且AEF为等边三角形求证:DFB是等腰三角形证明:AB是O的直径,ACB90.AEF为等边三角形,CABEFA60.B90CAB30.EFABFDB,FDBB30. DFB是等腰三角形课堂总结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1)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这样的角叫做圆周角。(2)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3)圆周角定理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教学反思就整节课看,在详细的问题情境下,引导学生采纳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使学生在观察、实践、问题转化等数学活动中充分体验探究的欢乐,发挥潜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