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71490839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Unit 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研版 九年级上册 Module1 Wonders of the world大单元教学设计模块主题(Topic)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模块内容分析(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materials)模块内容分析(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materials)l 单元整体分析(Unit integral analysis): 单元主题:Wonders 该主题属于“人与自然”的范畴,涉及“ 世界主要国家的名称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 模块内容分析:本模块内容围绕Wonders这一主题展开,由三个单元构成,分别是:Unit

2、 1 Its more than 2,000 years old.Unit 2 The Grand Canyon was not just big.Unit 3 Language in use. 第一单元是关于“世界奇观”的对话。Tony、Lingling、Betty和Daming谈论他们对四大世界奇观的看法和观点。该语篇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开展有关世界奇观的讨论。在完成该部分的学习后,学生能就某一世界伟大奇观用英语进行自如地谈论。 第二单元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Activity 2部分是一篇有关“The Grand Canyon”的游记,作者以游记的形式向我们记录了,他在大峡谷

3、的所见和所感。 使我们有一种想去亲自看一看的冲动去领略大自然的美景和世界奇观,从而学习并掌握描述性形容词。 第三单元是把前两个单元出现的知识点和重点句型进行概括,性的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方向,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明确学习目标。 本单元语篇主要围绕“wonders”这一主题开展,分别通过对话、阅读等形式来完成学习,掌握文中的日常交际用语,同时复习六大时态的用法。学生在完成课本里包含的活动外,还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读、写能力。能以游记的形式用英语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同时还能小组协作完成一张海报来介绍世界上伟大的奇迹。核心语言知识分析:本模块主要语法是六大时态的复习,学生通过对相应的句子进行

4、分析,使学生达到自如运用的程度。学情分析(Analysis of the students)知识储备: 1. 学生对 “奇观”话题并不陌生,比较熟知世界伟大奇观。本模块主要谈论世界奇观,学生在其他学科也有探讨过类似话题。所以学生对话题会比较感兴趣,也很容易进行讨论。2. 学生在在七、八年级已经完成了六大时态的学习,对时态的概念、结构有所感知和理解。3. 学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可能面临的问题:1. 学生对话题比较熟悉,但是单词的储备还是欠缺,很多的词汇不熟悉,比较难开展讨论,肯能只会在文中找些单词来进行描述,信息获取,文化知识的内化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2. 学生可能会忘记时态的基本结

5、构,无法根据时间状语或关键词来进行时态的判断。3. 学生信息收集整理以及有逻辑的写作输出能力有待提高。解决方案: 1. 引导学生反复深入研读语篇,多任务设计提升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阅读策略。2. 引导学生进行句子的分析,通过句子翻译、找时间状语/信息词来完成时态的复习,进行练习并且深刻感知其用法。3. 教师在课堂中要侧重帮助学生寻找归纳信息,并指导写作模式的构建。模块教学目标本模块学习后,学生能够:1、知识目标: (1)掌握本模块的单词和短语,以及所出现的口语和日常交际用语,能就某一世界奇观进行自如的交谈。 (2)能用英语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3)通过本模块对六种时态的复习,使学生达

6、到自如运用的程度。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3、 情感目标: 通过自然界的奇观来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树立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模块学习总任务(Module task)小组合作制作海报,介绍一个世界奇观。各课时教学设计(Teaching plan for lessons)第三单元(Unit 3)语言运用 (Language in use)I. 课题 (Lesson title) Language in use.II. 教材分析 (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material )What: 本课是本模块的第三课,语言运用及同

7、步练习检测。How: 本课主要复习六大时态的用法。先在前两课中总结出来含有六大时态的句子,让学生根据时间状语和关键词做出正确的判断。学生可以通过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明确写作时应注意相应的时态,对不同的时态进行区分。Why: 本课在复习六大时态的基础上对模块主题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Activity6对卢浮宫进行了简答的描述。Activity7通过听力练习对帝国大厦、金字塔和珠穆朗玛峰进行了解,提升学生的听读能力。Around the world 对巨石阵进行介绍。该课拓展了其他的几个世界奇观,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事业,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大自然,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为学生搭建写作框架、提供语料来源

8、。III. 教学目标 (Teaching objectives)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1. 掌握本课时出现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熟练运用本课时出现的六种时态。 3. 能对时间状语从句灵活运用。 IV. 教学重、难点 (Key & difficult points)1. 熟练运用本科时出现的六种时态。 2. 听、读策略的形成。3. 写作并小组完成poster。V. 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成果教学法(Product Approach)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目标(Objectives)学习活动(Activities)效果评价(Asse

9、ssment)设计意图(Purpose)集体读Language practice 的六个句子,注意黑体部分单词的形式。1.学生集体读句子,明确本模块的单元语法内容。2.小组成员合作进行分析,确定每个句子的时态。(注意时间状语)3.总结出六大时态。观察学生的思考能力,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分析,确定它们的时态,能够说出根据哪些时间状语和信息词来做出判断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加注意细节。教学目标(Objectives)学习活动(Activities)效果评价(Assessment)设计意图(Purpose)2. 师生共同复习六大时态的基本用法和谓语形式

10、(应用实践)4.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复习这几个时态的基本用法,特别是谓语的形式。观察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指出易错的地方,进行强调。1.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内讨论,组间竞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小组合作与探究能力。教学目标(Objectives)学习活动(Activities)效果评价(Assessment)设计意图(Purpose)3. 小组合作完成时态的基本结构,并总结、归纳有哪些标志词能用来进行时态的判断。4. 完成相应的练习。5. 学生回顾时态的基本结构,包括各种句式(肯定句、否定句.),回顾常见的标志词。6.学生独立/小组合作完成Activi

11、ty 1、2、3的练习,对时态进行进一步的巩固。观察学生的展示情况以及其他学生的反馈,判断学生内化知识、转述信息的能力,并给予必要指导和鼓励。观察学生是否注意细节,找准提示词,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2.引导学生交换信息、对信息进行整合。3.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训练,达到进一步巩固的目的。教学目标(Objectives)学习活动(Activities)效果评价(Assessment)设计意图(Purpose) 第二课时5. 完成Activity5、6、7、8的练习。6. 读Around the world短文,了解巨石阵这一世界奇观。 独立完成这几个练习,师生合作检查答案。根据情境问题进行阅读。观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醒做题习惯。观察学生有哪些新词困难,鼓励他们进行猜测或查阅字典。4.通过练习来检测学生对本模块重点单词、结构的掌握情况。作业设计(Homework):板书设计(Board Pl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