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试题

上传人:精****源 文档编号:367982106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9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复习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集规定时间段内的尿液标本。12血红蛋白尿:若血红蛋白量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7功能性蛋白尿:泌尿系无器质性病采血时间1)应9点前空腹2)应在其他检查和治疗之前3)检测药6,标本侮辱。容器破损等6描述正常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双凹圆名词解释:1ESR 红细胞沉降率, 简称血沉:指在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2Hct 血细胞比容, 是一定体积的全血中红细胞所占体积的相对比例3Ret : 网织红细胞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阶段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胞质中残存 有嗜碱性物质 RNA, 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呈现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结构,故名 网织红细胞。4

2、 TT 凝血酶时间, 是反映血浆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筛检指标之一。 TT 延长主 要反映 Fg浓度减少或功能异常以及血液中存在相关的抗凝物质(肝素、类肝素等)。5PT :凝血酶原时间: 体外模拟体内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 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是常用的外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的筛检指标之一。6 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体外模拟体内内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 测定血浆凝固 所需的时间,以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共同途径是否异常和血液中是否存在抗凝血物质。APTT 是常用而且比较灵敏的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检指标之一7出血时间: 在特定条件下, 皮肤小血管被刺破后,血液自行流出到自然

3、停止的时间称 为出血时间( BT)。8 核左移: 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和(或) 出现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甚至早 幼粒细胞的现象。9 核右移: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并且 5 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 3%的现象。 10 空泡形成: 中性粒细胞的胞质或胞核出现 1 个或数个空泡。11 豪焦小体: 成熟红细胞或幼红细胞胞质内含有一个或多个直径为 12 m暗紫红色圆 形小体,为核碎裂、溶解后的残余部分12中毒颗粒: 在严重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比正常中性粒 粗大 、大小不等 、分布不均的紫黑色或深紫褐色颗粒。13棒状小体: 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

4、,长约 1 6 m,称为 棒状小体,是初级嗜天青颗粒结晶化的形态。14 抗凝: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抑制某种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1血液检验的标本类型及其应用范围是什么?(一)全血1、静脉全血: 应用最广泛2、动脉全血:血气分析3、末梢全血: 试用于仅需微量血液检验项目( 二 )血浆: 用于化学成分测定、凝血项目检测等( 三 )血清: 用于化学和免疫学等检验( 四 )血细胞: 用于某些特定细胞的检验2试述静脉血采集对于时间、体位及止血带使用的具体要求。1、采血时间1 )应 9 点前空腹 2 )应在其他检查和治疗之前3 )检测药物浓度时, 应根据药物浓度特点4 )检验申请单应注明具

5、体采集时间3、采血体位: 坐位或卧位性感染及炎症最为常见。多为成熟的Nsg、较成熟的Nst异常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胞质中残存有嗜碱性物质RNA,经碱性染料光现象,运动似星状闪光,故称为闪光细胞6蛋白尿:当尿液中蛋血红蛋白分布及含量变化。红细胞体积可相差34倍,可见大红细4 、压脉带使用1 )尽量缩短压迫时间,应小于 1min2 )血液进入容器后,应立即解开压脉带3简述皮肤采血法的注意事项。 P64血液标本在处理时应特别注意哪几个问题?1、视每一份标本为无法重复获得、唯一的标本,必须小心地采集,保存,运送,检验, 报告。2、视所有标本都具传染性,对“高危”标本应注明标识3、避免标本与皮肤接触或

6、污染采血管的外部和实验台4、检验后标本及容器必须按相关规定进行消毒、毁型、焚烧等处理5血液标本的拒收原则有哪些? 1,溶血,抗凝标本出现凝固 2 ,血液采集容器不当3 采血量不足或错误 4 ,转运条件不当 5,申请单和标本标识不一致 6 ,标本侮辱。容器破损等6描述正常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双凹圆盘形,大小相对均一, 平均直径 7.2 m( 6.7 7.7 m ),瑞氏染色呈粉红色或琥 珀色,血红蛋白充盈良好,呈正常色素性, 向心性淡染, 中央为生理性淡染区,约为细 胞直径的 1/3 ,胞质内无异常结构。7静脉血红细胞病理性升高、降低的临床意义。增多: 1 )相对增多: 血容量减少。 如:呕吐、高

7、热、腹泻等2 )绝对增多:继发性:组织缺氧 ,EPO代偿性增高。 如:严重慢性心肺疾病EPO 非代偿性增高。 如:肝、肾的癌症原发性: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主要分为 3 类1 )RBC生成减少骨髓功能衰竭,如再障;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如肾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铁幼粒细胞性贫血、 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2)RBC破坏过多RBC内在缺陷,如蚕豆病红细胞外在异常,如新生儿溶血3)红细胞丢失:急、慢性失血性贫血性感染及炎症最为常见。多为成熟的Nsg、较成熟的Nst异常增破后,血液自行流出到自然停止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T)。8凝固所需的时间,以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共同途径是否异常和

8、血液。13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升高降低的临床意义。反应性增多:急8何谓网织红细胞?临床检测网织红细胞的意义是什么?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阶段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胞质中残存有 嗜碱性物质 RNA, 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呈现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结构,故名 网织红细胞。意义:鉴别贫血的类型(增生性、非增生性、增生增高性)。检查骨髓的功能。检测贫血的治疗效果。评估骨髓移植后、再生障碍性贫血细胞毒药物诱导治疗后或 EPO治疗后的红细 胞造血情况。9HiCN法测定血红蛋白的检测原理。HiCN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在溶血标本中, Hb中的 Fe2+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 Fe3+, Hb转

9、化为 Hi。Hi 与 KCN 中的氰离子反应生成 HiCN,在 540nm处的吸光度与溶液中的浓度呈正比,根据测得吸光 度可求得 Hb的浓度。10表格形式列举网织红细胞的分型及特征。11魏氏法测定血沉的原理,对于抗凝剂和血液标本有何要求? P39,41(PH35)产生白色雾状沉淀。3精液液化时间:精液由胶冻血清:用于化学和免疫学等检验(四)血细胞:用于某些特定细胞的核左移: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和(或)出现晚幼粒细胞、中P4315电阻抗法计数细胞的原理。P9316血液分析仪检12显微镜法白细胞计数的原理及优缺点。 P43原理: 采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如冰乙酸)将血液标本稀释一定倍数,同时破

10、坏红细胞 和固定白细胞,充入改良牛鲍血细胞计数板,低倍镜下计数一定区域内 白细胞数量,经 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总数。13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升高降低的临床意义。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及炎症最为常见。多为成熟的 Nsg、较成熟的 Nst异常增生性增多:主要为病理性或未成熟粒细胞。常见于白血病(急粒、慢粒)、骨髓增 殖性疾病( MPD)。中性粒细胞减少: 1 )增殖和成熟障碍; 2 )消耗或破坏过多; 3 )分布异常。14列表描述粒细胞生成、分化、成熟和释放的动力学过程(粒细胞的动力学特点)。P4315 电阻抗法计数细胞的原理。 P93胞。意义:鉴别贫血的类型(增生性、非增生性、增生增高性)。熟障碍

11、;2)消耗或破坏过多;3)分布异常。14列表描述粒细状转变为流动状所需时间称为精液液化时间,正常人液化时间60。13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升高降低的临床意义。反应性增多:急16血液分析仪检测时对于检测标本有何具体要求? P113尿液、粪便部分:1FOBT: 上消化道出血量5ml,粪便中无可见的血液,且红细胞被破坏,显微镜检查也未 见到红细胞。需用化学法、免疫法等才能证实的出血,称隐血,检查粪便隐血的实验即粪 便隐血试验。2糖尿: 当血糖浓度超过 8.88mmol/L 时,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尿糖定性试验呈阳性的 尿液。3镜下血尿: 尿液外观未见红色,离心尿液镜下红细胞 3 个/HPF4尿液脓细胞:

12、由炎症过程中被破坏、变性或坏死的中性粒细胞形成。5闪光细胞 :低渗尿液中可见到中性粒细胞胞质内颗粒呈布朗分子运动,在油镜下可见 灰蓝色发光现象,运动似星状闪光,故称为闪光细胞6蛋白尿: 当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 150mg/24h或超过 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 性,称为蛋白尿。7功能性蛋白尿: 泌尿系无器质性病变,尿液内暂时出现少量蛋白质8管型: 是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凝聚体9随机尿 : 患者无需任何准备、不受时间限制、随时排出的尿液标本10晨尿: 清晨起床、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第一次排出的尿液11计时尿 : 采集规定时间段内的尿液标本。12

13、血红蛋白尿: 若血红蛋白量超过结合珠蛋白结合能力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可经肾小 球滤出,当超过 1.001.35g/L 时, Hb可随尿液排出,即为血红蛋白尿1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的特点。多为非肾小球性血尿, 大部分红细胞( 70%) 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形态红细胞。红细胞 外形及大小正常,呈双凹圆盘形,细胞膜完整。偶见影形红细胞或棘形红细胞, 但异常 形态种类不超过 2 种。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的特点多为肾小球性血尿,即变形红细胞性血尿。尿液中畸形红细胞( 70%) 的类型在 2 种以 上。 表现为红细胞大小改变、形态异常和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布及含量变化。红细胞体 积可相差 3 4 倍,可见大红细

14、胞、小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 皱缩锯齿形红细胞、 影形红 细胞、 半月形红细胞、颗粒形红细胞等,其血红蛋白含量不一。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凝聚体。形破坏、变性或坏死的中性粒细胞形成。5闪光细胞:低渗尿液中可酸性糖蛋白,浆膜间皮细胞受炎症刺激时分泌增加,在稀乙酸溶液中盘形,大小相对均一,平均直径7.2m(6.77.7m)3均一性红细胞血尿有何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为主,尿蛋白正常或增多不明显。见于 暂时性镜下血尿: 泌尿系统疾病:炎症、肿瘤、结石等 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炎、精囊炎等 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等4何为管型?管型的形成条件包括哪些?定义:是蛋白质、细胞及其崩解产物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凝聚体。 形成条件:1、原尿中有白蛋白、 T-H蛋白(核心)2、肾小管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能力3、肾脏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4、尿流缓慢,有局部性尿液淤积5试述管型的定义、形成条件,并列举出 3 种以上常见管型的名称。 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肾衰竭管型6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