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郁文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10605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郁文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郁文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郁文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郁文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郁文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郁文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郁文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安徽省阜阳市郁文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若是上周期为5的奇函数,且满足,则的值为A B1 C D2参考答案:C2. 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作直线l,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线段AB的中点的横坐标为3,则AB的长度为()A8B7C6D5参考答案:A【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分析】线段AB的中点到准线的距离为4,设A,B两点到准线的距离分别为d1,d2,由抛物线的定义知|AB|的值【解答】解:由题设知知线段AB的中点到准线的距离为4,设A,B两点到准线的距离分别为d1,d2,

2、由抛物线的定义知:|AB|=|AF|+|BF|=d1+d2=24=8故选:A3. 直线x+ay+1=0与直线(a+1)x2y+3=0互相垂直,则a的值为( )A2B1C1D2参考答案:C【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分析】由直线x+ay+1=0与直线(a+1)x2y+3=0互相垂直,知1(a+1)+a(2)=0,由此能求出a【解答】解:直线x+ay+1=0与直线(a+1)x2y+3=0互相垂直,1(a+1)+a(2)=0,解得a=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直线的垂直关系的应用,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4. 建立坐标系用斜二测画法画正ABC的直观图,其

3、中直观图不是全等三角形的一组是()参考答案:C略5. 在中,已知,则的值为( )A. B. C. D.参考答案:D6. 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比赛规则为“三局两胜”即以先赢两局者为胜,根据经验,每局比赛中甲获胜的概率为0.6,则本次比赛甲获胜的概率是( )A.0.216 B.0.36 C.0.432 D.0.648参考答案:D略7. 某考察团对全国10大城市进行职工人均平均工资与居民人均消费进行统计调查, 与具有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单位:千元),若某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7.675,估计该城市消费额占人均工资收入的百分比为( )A. 66% B. 72.3% C. 67.3% D. 83%参考答

4、案:D8. 按数列的排列规律猜想数列的第10项是 A BC D参考答案:C略9. 函数有零点的区间是( ) A(- 1 ,0) B.(0,1) C.(1,2) D.(2,3)参考答案:D10. 复数(为虚数单位)的虚部是Ks5uABCD参考答案: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不等式的解集为(-,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参考答案:-1,112. 若命题“存在实数x,使x2+ax+10”的否定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参考答案:a2或a2【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析】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假命题,即原命题为真命题,得到判别式大于0,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命

5、命题“存在实数x,使x2+ax+10”的否定是假命题,原命题为真命题,即“存在实数x,使x2+ax+10”为真命题,=a240a2或a2故答案为:a2或a213. 点P在直线上,O为原点,则|的最小值是 参考答案:14. 某中学高中一年级有400人,高中二年 级有320人,高中三年级有280人,以每个人被抽到的概率是0.2,向该中学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则。参考答案:20015. 在展开式中,如果第项和第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则 , . 参考答案:4;16. 比较大小: 参考答案:17. 若复数z满足,则_.参考答案:【分析】先求出复数,再求模.【详解】由得,则.【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运算,考查

6、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在ABC中,且.(1)求BC边长;(2)求AB边上中线CD的长.参考答案:(1);(2).【分析】(1)利用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可以求出的值,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二角和的正弦公式可以求出,最后利用正弦定理求出长;(2)利用余弦定理可以求出长,进而可以求出的长,然后在中,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出边上中线的长.【详解】(1),由正弦定理可知中:(2)由余弦定理可知:,是的中点,故,在中,由余弦定理可知:【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考查了数学运算

7、能力.19. (本小题满分15分)如图,在六面体中,.求证:(1);(2).参考答案:证明:(1)取线段的中点,连结、, 因为,所以,3分 又,平面, 所以平面 而平面, 所以.7分 (2)因为, 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10分 又平面,平面平面,11分 所以同理得, 所以14分20.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I) 求的值;(II)求的值 参考答案:解:(I)由余弦定理 2分得. 3分. 5分(II)方法一:由余弦定理得 7分. 9分是的内角,. 10分方法二:且是的内角, 7分根据正弦定理 9分得. 10分21. 计算 ,写出算法的程序.参考答案:s=1n=2i=1WHILE i=63 s=s+ni i=i+1 WEND PRINT “1+2+22+23+263=”;s END无22. 已知函数 (I)当在2,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II)已知函数,当函数的最大值为0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