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南梁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某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无色试剂,挂在铁架台上(保持湿润).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过一会儿,发现白色纸蝴蝶上的喷洒液转变为红色,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小烧杯中的溶液是(  )   A B C D 纸蝴蝶上的喷洒液 石蕊 酚酞 酚酞 石蕊 小烧杯中的溶液 浓盐酸 浓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 参考答案: B 解析:从白色的蝴蝶变成红色可推断滤纸上喷洒的物质不是石蕊,而是酚酞试液;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遇到试剂中的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无色的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挥发性,不能使蝴蝶变红. 故选B.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依次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C.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油脂的氢化,又称为油脂的硬化 参考答案: B 略 3. 设阿伏加德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0.3mol二氧化硫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3NA C.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常温下,1L 0.1 mol?L-1AlCl3溶液中含Al3+ 数为0.1NA 参考答案: C 略 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Fe3++3H2O===Fe(OH)3↓+3H+ B.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Mg2++2HCO3-+2OH-===MgCO3↓+CO32-+2H2O C.硝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2H2O===AlO2-+4NH4+ D.淀粉碘化钾试纸在潮湿空气中变蓝:4I-+O2+2H2O===2I2+4OH- 参考答案: D 略 5. 除虫菊酯是一种从植物除虫菊中提取出来的广谱杀虫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除虫菊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除虫菊酯的分子式为C22H28O5 C.除虫菊酯在镍作催化剂下最多可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与3mol NaOH发生水解反应 D.除虫菊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后得到的产物均带有羧基 参考答案: B 略 6.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循环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 B.工业上用热还原法冶炼铝: C.在铁管上镀铜时,用铁管做电解池阴极,铜块做阳极 D.工业合成氨生产中,适当提高原料气中氮气的含量,可提高H2的转化率   参考答案: B 7. 将1 mol H2(g)和2 mol I2(g)置于某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H2(g)+I2(g) 2HI(g);ΔH<0。HI的体积分数ω(HI)随时间变化如图(Ⅰ)所示,若改变反应条件,ω(HI)的变化曲线如图(Ⅱ)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恒温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B.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C.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D.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参考答案: C 略 8.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原理和现象,正确的是   A.减压过滤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   B.硫酸亚铁铵晶体过滤后用无水乙醇洗涤 C.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展开剂的成份为蒸馏水与丙酮   D.欲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表面 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硝酸钾晶体;将母液加热至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 化钠晶体 参考答案: B 略 9. 将Mg、Cu组成的1.96g混合物投入过量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还原产物NO气体0.896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mol/L的NaOH溶液80mL时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   A.4.00g    B.4.32g     C.4.68g   D.5.36g 参考答案: A 略 10. 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盐酸      D.稀硝酸 参考答案: A 11. 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g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电子数为0.5NA     B.1L 2 mol·L-1的AlCl3溶液中含Al3+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所含分子数为0.5NA D.室温下,8g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A 参考答案: D 略 12. 下图装置可用于 A. 加热NaHCO3制CO2 B. 用NaCl与浓H2SO4反应制HCl C. 用NH4Cl跟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 D. 用Cu和稀HNO3反应制NO 参考答案: D 略 13. 化学中常借助图像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下列关于4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可表示t℃时,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B.图②可表示向一定量盐酸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pH的变化 C.图③可表示向一定量明矾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钡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图④可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 B 略 14.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Al箔插入浓HNO3中,无明显现象 铝和浓硝酸不反应 B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C 用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D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生成了NO2   参考答案: B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B.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C.只能说明含有钠元素; D.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被还原生成NO,NO被O2氧化为红棕色的NO2. 【解答】解:A.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并不是没有反应,故A错误; B.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由于产生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故会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故B正确; C.只能说明含有钠元素,不一定为钠盐,可能为碱溶液,故C错误; D.向Fe(NO3)2溶液中加入H2SO4,则会发生离子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产生的NO在管口生成NO2呈现红色,而不是HNO3分解产生NO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盐类的水解、物质的检验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15. 已知2H2(g)+O2(g) ==2H2O(l)△H=-571.6KJ/mol, 2H2(g)+O2(g) ==2H2O(g) △H=-483.6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 molH2(g)和1molO2(g)的总能量小于2mol H2O (l)的能量 B.1 mol H2O (g)分解成H2(g)和O2 (g),吸收241.8kJ能量 C.1mol H2O (l)变成1mo1 H2O (g),吸收88 kJ能量 D.等质量的H2O (g)比H2O(l)所含能量低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5分)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铁跟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继续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部分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同学欲确定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待硬质试管冷却后,取少许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加稀硫酸得溶液B; ②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结果溶液未变红色,说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有:                                      (填化学式)。 (3)该同学马上另取少量溶液B,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若按右图所示的操作,可观察到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 褐色的现象,请写出该操作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3Fe + 4H2O(g) Fe3O4 + 4H2 (2)Fe3O4和Fe  (3)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工业上一般在密闭容器中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     CO(g)+2H2(g) CH30H(g) (1)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8所示。    ①该反应△H        O,△S        0(填“>”或“<”),则该反              自发进行(填“一定能”、“一定不能”、“不一定”)          ②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l,3×l04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            。 (2)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O.l mol·L -1。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与原平衡相比,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氢气的浓度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n(H2)/n(CH30H)增大     ③若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将起始物质改为a mol CO、b mol H2、c mol CH30H,欲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成与原平衡相同,则a、b应满足的关系为          ,且欲使开始时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1)①<  <  不一定  ②该压强下,CO转化率已较高(90%左右),再增大压强CO转化率提高不大, 且生产成本增加 (2)① 6.25   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