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酷热(kù)   灼人   厌卷   附和(hé) B.呻吟(yíng)   突兀   嘲笑   怦怦(pēng) C.恍惚(hū)   晕炫   逼迫   参差不齐(cān) D.趴着(pā)   惊讶   畏惧   抽噎(yē)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各得其所   花枝招展   咄咄逼人   喜出望外 B.絮絮叨叨   恍然大悟   模模糊糊   翻来复去 C.繁花嫩叶   小心翼翼   呼朋引伴   美不圣收 D.苦心孤诣   洗耳恭听   不求深解   鸦雀无声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亚洲艺术作品展上,中国画家的作品创意独特,见异思迁,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B.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C.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工匠们,无不对技术精益求精,其精神令观众深受感动。 D.网络直播规则的建立和实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宜“一刀切”。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写秋天农村晚景,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明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文言文阅读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不亦说乎 (       ) (2)温故而知新(       ) (3)静以修身 (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强调了修身治学、惜时;甲文侧重谈学习态度和方法,乙文侧重在立志、成才。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4.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甲】文提出做到“(1)____________”,可以使自己心情愉悦;做到“(2)__________”,可以做老师了。【乙】文中主张做学问应该在“(3)____”字上多下功夫,做好这一点才能实现远大目标。(请用原文回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鸟 梁实秋 ①我爱鸟。 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蹓跶(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邻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的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③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④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啄,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烂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的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脚,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的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⑤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的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的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⑥鸟并不永久的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诗人哈代在一首诗里说,他在圣诞的前夕,炉里燃着熊熊的火,满室生春,桌上摆着丰盛的筵席,准备着过一个普天同庆的夜晚,蓦然看见在窗外一片美丽的雪景当中,有一只小鸟畏畏缩缩的在寒枝的梢头踞立,正在啄食一颗残馀的僵冻的果儿,禁不住那料峭的寒风,栽倒地上死了,滚成一个雪团!诗人感喟曰:“鸟!你连这一个快乐的夜晚都不给我!”我也有过一次类似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栗的跳动抖擞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的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⑦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1.文章按照不同的鸟给予自己的不同感受,写到了哪几类鸟?请简要概括。 2.第②段中作者运用哪些修辞写“鸟儿的苦闷”?写出其中的两种,并简要赏析。 3.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 4.文章第⑥段写道,鸟“有时也给人悲苦”。这与作者看到笼中鸟时的感情有何不同? 5.作者着力写了鸟给人的喜悦和鸟生活的悲苦,从这些描写中,你感悟到作者希望有怎样的社会和人生?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乙】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① 强②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①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②强,勉强。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一首田园诗,描写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B.甲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C.乙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一个“强”字,表明重阳佳节来临作者情不自禁去登高远眺故园。 D.乙诗是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的情绪包容在一起加以抒发,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2.体会乙诗中“遥怜故园菊”中“遥”字的表达效果。 3.两首诗都有“菊”这一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判断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填在括号内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 (3)海燕象黑色的闪电。( ) (4)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 ) (5)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      ) 七、作文(共40分) 生活中,你一定有自己的偶像吧?是歌星、影星、球星,还是小王子、哈利波特?是毛泽东、鲁迅、钱学森那样的现当代名人,还是曹操、李白那样的历史人物?试围绕“我的偶像”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