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山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谪守(dí)       更定(gēng)       日星隐曜(yào)   弈者胜(yì) B.汀兰(dīng)   琅琊(yá)          宠辱偕忘(xié)   淫雨霏霏(fēi) C.岸芷(zhǐ)     岩穴暝(míng)   樯倾楫摧(jí)     浩浩汤汤(tāng) D.绮户(qǐ)       毳衣(cuì)        伛偻提携(yǔ)     雾凇沆砀(hà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髀骨        嗤笑        浑身解数        潺潺流水 B.拮据        糟蹋        莫明其妙        郑重其事 C.荒唐        褴褛        与日俱增        迟疑不诀 D.乖巧        肥硕        无忧无虑        致之不理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园林中,匾额、刻石,碑碣等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往往对景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B.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汶川抗震救灾的队员往往突然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C.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时,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D.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谈起李敖,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朋友,都无法否认他不是当代文坛上的奇人! B.纪梵希是法国高级服装界的一位重要人物,在半个多世纪里一直是巴黎优雅的象征。 C.霍金的《时间简史》自1988年首版以来,至少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销售了超过千万。 D.电影《红海行动》再次点燃中国人的大国豪情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担当精神。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2)___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4)梅绕村庄,_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 (5)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④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宋句践:古人名。②游:指游说。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自得。 1.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⑴薄暮冥冥__________ ⑵去国怀乡__________ ⑶吾语子游__________ ⑷人知之,亦嚣嚣__________ 2.下列加横线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穷则独善其身。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人知之,亦嚣嚣。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达则兼善天下。 D.其喜洋洋者矣。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3.翻译下列句子。 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⑵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4.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第③段对上文所写的“览物之情”中的“悲”给予否定,而肯定了“喜”表现了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 B.甲文末,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议论抒情,点明了全篇的主旨。 C.甲文语言很有特色,骈散结合,读起来富于节奏感,朗朗上口。 D.乙文中孟子提出了一个士人无论得志还是失意都要重德爱义的主张。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母爱如灯 陈祖明 ①今晚,同学聚会,回到家已是子夜时分,发现家里的门灯亮着,看来古稀之年的母亲记性差,又忘记关灯。而“忘记关灯”这四个字,是我小时候母亲常在我耳边唠叨的话。 ②初中时,母亲总是教导我们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家里电灯泡的瓦数常用最小的,昏昏暗暗,跟火油灯似的。我对母亲说:“换个60瓦的吧!亮一点,读书清晰。”母亲说:“你在火油灯下不也是读完了小学,也拿过奖状?”有时候,我去房间了,堂屋的灯没关,母亲会悄悄关掉,嘴里又在唠叨:“你看又忘记关灯了!”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是一个用电节约的人。在农村装通电灯多么不容易,盼了几十年。所以,母亲特别珍惜用电。 ③说起火油灯,那是我一辈子忘不了的事,像烙印在心里。读小学时,村里还没通电,就点着土做的火油灯读书、写作业,母亲在一边陪着我。她手里从不闲着:纳鞋底、缝衣服,或是挑选田园的种子。她和我合用着一盏火油灯,来节约火油。【A】母亲就把两瓶火油塞在床底下,像宝贝一样藏着,怕人偷去似的,或是怕不小心打翻。 ④四年级暑假,邻居小军约我晚上去田野“照田鸡”,我说没灯没火油。【B】小军说灯自己做,容易的;火油么,你我家里各自倒一点。我说母亲会骂的。小军说就一点点,而且暑假晚上不做作业,火油用得少。我点头了,在母亲的床底下偷偷倒了有半斤火油,晚上收获了半竹篓田鸡。 ⑤第二天,这事被母亲知道了,她不由分说,狠狠地举起赶鸡用的小竹棍,往我的屁股上、手上打,嘴里一个劲地骂:“我叫你偷火油!我叫你偷火油!”又把半竹篓田鸡倒进水沟。母亲发泄完后,看着我身上的一道道血痕,抱着我痛哭:“孩子,你真不懂事,要好好读书,火油多金贵,出了钱也买不到。这两瓶火油是积存下来供你读书的,是父母的指望!”【C】从此,一盏小小的火油灯永远记在我心里。母亲用一盏小小的火油灯,把我送上锦绣前程。 ⑥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盖了别墅,为了真诚地回报母亲,我给她房间装了空调,买了电视机,电灯也装得明明亮亮。可到了夏天,母亲很少开空调,依旧摇把蒲扇,或开个微型吊扇,把一个个炎热的夏天熬过。开灯也省,开了吸顶灯,就不开筒灯,还是按她几十年不变的习惯,节约用电。在母亲的心里,一盏火油灯、一盏电灯,是多么金贵!那是照亮桌案的灯,是照亮子女前程的灯。【D】 ⑦深夜归来的我关了门灯,开启堂屋的灯,从母亲房门口经过,见母亲的房门虚掩着。我开口随便问一下:“妈,你睡了?门灯又忘记关了。”母亲说:“我没睡,灯是为你开的。怕你喝多酒,找不着钥匙。”我打开母亲房里的灯,原来她和衣靠在床头。我被感动得流泪,瞬间明白了母亲的心思:她在等一个晚归的人平安到家,灯是为他亮着的。母亲的爱似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母亲的爱似一盏小小的火油灯、一盏家中的门灯,照亮着家院,照亮着我的心。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那时候,火油都是凭票供应,很紧张。 A.【A】 B.【B】 C.【C】 D.【D】 2.文章第②—⑤段采用了哪种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何妙处? 母亲会悄悄关掉,嘴里又在唠叨:“你看又忘记关灯了!” 4.文章第③—⑥段写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母爱如灯”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用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你还读到一首怀念艾青的诗,很有感触,想在中间再加一节,投稿班刊。 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 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 ______________//走了走了。 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 七、作文(共40分) 请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上阕这幅北国雪景图。字数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