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试卷】大气的运动章末测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3分)某校学生设计模拟实验如下:将两个烧杯分别装入300ml水和干沙,并排放在一起。把两支温度计分别插入水和干沙中,用100瓦的白炽灯照射两个烧杯(如图)。该实验可以验证(  ) A.温室效应 B.热岛效应 C.水循环过程 D.海陆热力差异 2.(3分)受江淮气旋的影响,2022年3月25日当天上海地区的天气变化是(  ) ①气温明显升高 ②气压明显上升 ③出现较强降水 ④风力明显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3分)如图为2018年3月9号12点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示意图,图中(  ) A.北京地区受倒春寒天气的影响 B.渤海海域比黄海海域风大浪高 C.日本南部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 D.上海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好 4.(3分)云层增厚,降水概率较大的地点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5.(3分)读天气系统示意图,今年入冬以来福建多次出现大幅度降温天气,其主要的影响天气系统是(  ) A. B. C. D. 6.(3分)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图示季节(  ) A.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B.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 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 7.(3分)来自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为亚洲部分地区带来大量水汽。下列地区中受西南季风影响最明显的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江南丘陵 8.(3分)如图为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盛行风示意图。此时当地的季节及气候特征为(  ) A.冬季,寒冷干燥 B.冬季,寒冷湿润 C.夏季,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 9.(3分)如图表示北半球大气环流状况的季节是(  ) A.冬季 B.春季 C.秋季 D.夏季 10.(3分)如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天气现象。该天气常出现在每年的(  ) A.5月中旬至6月上旬 B.5月上旬至5月下旬 C.7月上旬至7月下旬 D.6月中旬至7月上旬 11.(3分)如图为2021年3月某次沙尘暴移动过程中四个时刻沙尘天气的分布状况,推动此次沙尘暴快速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旋南下 B.反气旋北上 C.冷锋南下 D.暖锋北上 12.(3分)正常年份 6、7 月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 A.多梅雨 B.多伏旱 C.多龙卷风 D.多冻雨 13.(3分)如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中7﹣9月降水稀少,其原因主要是(  )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C.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14.(3分)2021年11月10日,受强冷空气影响,东北、内蒙古多地发生特大暴雪。导致这次强冷空气活动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 A. B. C. D. 15.(3分)受寒潮影响,11月21日14时至23日14时,我国中东地区将有4﹣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10℃。下列各天气系统示意图中,能表示与寒潮的形成有关的是(  ) A. B. C. D.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5分) 16.(1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昌都段是澜沧江上游河段,海拔2500﹣4500米,发有中高山地貌,沟壑纵横,河谷深切,为典型高山峡谷区,为滑坡、崩塌等斜坡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昌都河谷植被覆盖率较低,以低矮灌木为主。 (1)描述澜沧江昌都段河谷的形成过程。 (2)从地形地势角度,指出澜沧江昌都段气候特征的成因。 (3)说明澜沧江昌都河谷植被覆盖率低的原因。 17.(18分)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示意某月世界海平面气压中心分布状况(局部)。 (1)图示月份为    (选填“1月”或“7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呈带状的    (填气压带名称)被分裂为图中甲所示的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甲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 (2)亚欧大陆西海岸40°﹣60°纬度地带,全年受    (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形成的是    (填气候类型)。 材料二:图2为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图3为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极地俯视图,图中各数码代表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箭头代表气流运动方向。 (3)从全球来看,由于太阳辐射能的    分布不均,导致甲地气流上升,丙地气流下沉,进而促使乙、丁两地中的    地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   地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4)图3中,与甲地气压带对应的数码代号是    ,其气压带名称是    。 (5)图3中,常年被①控制的地区,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 (6)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3中⑤的形成原因。 18.(1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南美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与洋流分布图。 材料二:厄尔尼诺又称“圣婴”现象。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的自然现象。 材料三:根据亚马孙人类与环境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数据,在2021年8月,亚马孙雨林共发生2.8万起火灾,连续三年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1)乙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丙地的植被是    ,从甲地到丙地自然景观的更替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地带性分异规律,形成该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 (2)甲地年日照时数比乙地    (多或少),影响因素是    。 (3)丁地附近海域洋流为    (填名称),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洋流会    (加强或减弱),沿岸附近的降水会    (增多或减少) (4)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大面积烧毁对水循环环节强弱的影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分析】陆地与海洋相比,陆地比热容较小,在同等太阳辐射条件下增温快,降温快;相反,海洋与陆地相比,海洋比热容较大,增温慢,降温慢,所以存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答】解: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保温效应增强,A错误。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的生产和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B错误。 水循环包括陆上循环、海上循环和海陆间循环,图中体现水和沙地受热状况,和水循环无关,C错误。 根据材料及图文信息知,水和干沙的比热容不同,导致升温、降温速度不同,因此图中是模拟海陆热力热力性质差异,D正确。 故选:D。 2.【分析】气旋(低压中心),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案例:台风。 【解答】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气旋过境会导致风力明显增大,出现强降水天气,③④正确。 气旋过境不会使气温上升,①错误。 气旋过境时气压降低,②错误。 故选:C。 3.【分析】冷锋过境会产生降温、阴雨、大风东南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过境时容易产生连绵阴雨,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气旋的气流为北逆南顺辐合,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反气旋的气流为北顺南逆辐散,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 【解答】解:B、读图可知,渤海海域等压线稠密,风力大,比黄海海域风大浪高,故正确。 A、根据等压线数值和分布可知,北京地区位于暖锋锋后,暖锋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而倒春寒为快行冷锋的影响,所以北京没有受倒春寒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C、日本南部有一小气旋存在,有可能出现小范围的降水过程,但3月份气温高,降雪天气的可能性小,不符合题意。 D、读图可知,上海受反气旋控制,气流下沉,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分析】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云层增厚和雨、雪天气。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 【解答】解:根据图中信息,②地位于冷锋的锋后,降水概率大,故②对。 ③地处在低压中心,有上升气流,降水概率大,故③对。 ⑤地处在暖锋的锋前,降水概率大,故⑤对。 ①地处在高压脊,气流辐散,降水概率小,故①错。 ④处在冷锋的锋前,降水概率小,故④错误。 故选:C。 5.【分析】冷暖锋的判断:1、根据锋的符号来判断:若天气形势图中出现三角锯齿的符号,则表示冷锋,且有三角锯齿的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若出现半圆形的符号,则表示暖锋,且有半圆形的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2、根据冷暖气团运动方向来判断: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解答】解:材料提到出现大幅度降温,是冷锋天气造成的,图中甲是冷锋,A正确。 乙是暖锋,丙是低气压系统,丁是高气压系统,BCD错误。 故选:A。 6.【分析】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高纬极地东风带。 【解答】解:据图示信息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都向北移动,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 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A选项错误。 夏季东亚地区吹东南季风,B选项正确。 夏季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季风,洋流按顺时针方向流动,C选项错误。 南部非洲位于南半球,此时是冬季,草木枯黄,D选项错误。 故选:B。 7.【分析】季风对于气候的影响需要结合海陆位置、地形、纬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吹来,主要影响我国的西南地区,故A、D错误。 而青藏高原西南侧为喜马拉雅山,地势较高,西南风难以逾越,故A错误。 云贵高原位于西南地区且地势较低,故C正确。 故选:C。 8.【分析】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解答】解:从图中可知,澳大利亚西北部为西北风,而西北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导致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故应为当地的夏季,西北风从低纬吹响高纬,经过海洋故性质为高温多雨。 故选:D。 9.【分析】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方向大致与季节一致,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上升气流”附近的虚线箭头所在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其位置向南移动,可判断此季节太阳直射南半球,为北半球冬季,A正确。 故选:A。 10.【分析】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4﹣5月份在南岭一带,华南为雨季;约6月份雨带随锋面推移至长江流域,在江淮地区停留1个月左右,形成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7﹣8月份雨带北移至华北、东北地区;9月份雨带迅速南撤,10月份夏季风从我国大陆上退出,雨季结束。 【解答】解:读图可知,副热带高压停留在25°N附近,在30°N以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阴雨天气,故判断此时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天气,D正确。 故选:D。 11.【分析】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为冷锋,冷锋过境时会产生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 【解答】解:沙尘暴是由于冷锋过境带来大风,且有沙尘形成的,我国冷锋主要是由西北向东南移动,导致沙尘暴向东南方向移动,C正确。 此次沙尘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