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绿林镇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绿林镇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关于物质的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如果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SO42-存在        B.在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存在        C.在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后如果生成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一定是铵盐溶液        D.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稀硝酸,溶液变血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2+存在 参考答案: AD 略 2. 矿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还混有SO42-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矿盐生产食盐,除去SO42- 最合适的试剂是Ba(NO3)2 B.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 C.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中的溶解度 D.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参考答案: D 略 3.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B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gNO3溶液中         D.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参考答案: B 略 4.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丙中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实验 试剂甲 试剂乙 试剂丙 丙中的现象 A 浓硫酸 Na2SO3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浓盐酸 KMnO4 淀粉—KI溶液 溶液变蓝 C 稀盐酸 CaCO3 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D 浓氨水 CaO AlCl3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参考答案: B 5. 常温下,加水稀释时c(H+)/c(OH-)值明显增大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 K+、Cl-、NO3-、AlO2-             ② K+、Fe2+、I-、SO42-                                            ③ Ba2+、Cl-、NO3-、Na+             ④ Na+、Ca2+、Al3+、 Cl-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B 略 6.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向含Mg2+、Al3+、NH4+的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沉淀的量与NaOH的体积的关系图。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g2+):n(Al3+):n( NH4+)=2:1:2        B.图①中使用的NaOH的浓度为2 mol·L-1        C.图②中物质A反应生成物质C,△H>0 D.图②中曲线表示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若使用催化剂,E值会减小 参考答案: D 略 7.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C是金属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和-1;A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D两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为A、B两种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之和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 D< E B.对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 > E        C.B与C、B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E 参考答案: D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B为O元素;A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和﹣1,原子序数小于氧,则A为H元素;A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处于第ⅠA族,C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则C为Na元素;C、D两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为A、B两种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之和的3倍,则D的核外电子数为3×(1+8)﹣11=16,则D为硫元素;E的原子序数最大,为主族元素,则E为Cl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B为O元素;A元素常见化合价为+1和﹣1,原子序数小于氧,则A为H元素;A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处于第ⅠA族,C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大于氧元素,则C为Na元素;C、D两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为A、B两种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之和的3倍,则D的核外电子数为3×(1+8)﹣11=16,则D为硫元素;E的原子序数最大,为主族元素,则E为Cl元素,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H<O<Cl<S<Na,即A<B<E<D<C,故A错误;B.非金属性S<Cl,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对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E,故B错误;C.B与C形成Na2O、Na2O2,氧化钠含有离子键,过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共价键,B与D形成SO3、SO2,只含有共价键,故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故HClO4的酸性最强,故D正确. 8. 做有机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甲醛:在盛有2 mL 10%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0%氢氧化钠溶液0.5 mL,混合均匀,滴入待检液,加热 B.实验室制硝基苯:先加入苯,再加浓硫酸,最后滴入浓硝酸 C.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加热 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参考答案: D 略 9. 将51.2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  ) A.0.2mol   B.0.6mol  C.0.8mol  D.1.0mol 参考答案: C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51.2gCu的物质的量为0.8mol,整个过程发生的反应较复杂,但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可以简化为铜和氮间电子的转移,铜和硝酸反应铜还原硝酸生成氮氧化合物,在NaOH溶液中氮氧化合物又转化成NaNO3和NaNO2,我们可以认为铜将失去的电子给了硝酸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了NaNO2,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得到2n(Cu)=2n(NaNO2),据此解答. 解答:-解:用终态分析法容易看出只有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其一是Cu→Cu(NO3)2,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每个Cu原子失2个电子;另一个是HNO3→NaNO2,N元素由+5价降低为+3价,每个N原子得2个电子,51.2gCu的物质的量为:n(Cu)===0.8mol,共失电子为0.8mol×2=1.6mol,HNO3到NaNO2共得到电子1.6mol,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得到2n(Cu)=2n(NaNO2),故产物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0.8mol,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用终态分析法判断失去的电子等于HNO3到NaNO2得到的电子是解题的关键. 10.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均属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风力发电和火力发电均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二氧化碳和氮气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D.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参考答案: A 略 11.   参考答案: C 12. 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B.图②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C.图③表示在1L 1mol·L-1FeBr2溶液中通入Cl2时Br-的量的变化 D.图④表示一定浓度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CO2与滴加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 参考答案: C 略 13. 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g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前者恒温,后者相对前者,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从而使Br2的转化率降低。   14. 石墨是层状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一个个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的网状结构。如果将每对相邻原子间的化学键看成是一个化学键,则石墨晶体每一层内碳原子数与碳—碳化学键数的比是 A.1∶1              B.1∶2        C.1∶3             D.2∶3 参考答案: D 略 15. 下列物质与其用途完全符合的是 ①Na2O2—供氧剂        ②晶体Si—太阳能电池   ③AgI—人工降雨     ④NaCl—制纯碱          ⑤Al2O3—焊接钢轨      ⑥NaClO—消毒剂            ⑦Fe2O3—红色油漆或涂料    ⑧SO2—食品防腐剂      ⑨NH3—制冷剂        ⑩水玻璃—耐火材料 A.①④⑤⑧⑨                   B.①②③⑥⑦⑨ C.①②③④⑥⑦⑨⑩           D.①②③④⑥⑦⑨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化学研究小组对Cu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研究的问题和过程如下: ①在周期表中Cu和Al位置比较接近,Al(OH)3具有两性,Cu(OH)2是否也有两性? ②通常情况下,+2价Fe不如十3价Fe稳定,十l价Cu也一定不如+2价Cu稳定吗? ③CuO有氧化性,能被H2、CO还原,CuO也能被NH3还原吗? (I)为探究问题①,除Cu(OH)2外必须选用的试剂为____(填序号): a、稀H2SO4    b、浓的NaOH溶液    c、浓氨水   d.浓的Na2CO3溶液 (II)为探究问题②,进行如下实验:     (1)将CuO粉末加热至以上完全分解成红色的Cu2O粉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说明:在高温条件下,十l价的Cu比十2价Cu更         (填“稳定”或“不稳定”)。     (2)向Cu2O中加适量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和一种红色固体,由此可知,在酸性溶液中,+1价Cu比+2价Cu更        (填“稳定”或“不稳定”)。 (III)为解决问题③,同时测定Cu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未画): (1)装置C中说明CuO能够被NH3还原的现象为           ,NH3和CuO反应生成铜,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测定反应物CuO和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