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2732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省(市市区区)姓姓名名准准考考证证号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了,一时间觉得非常尴尬。王老师的做法恰当的是()。2021-20222021-2022 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练习试题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练习试题B B 卷卷 附解析附解析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5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A.承诺课后查字典B.当场用手机查询C.立即向学生请教D.借打印不清掩饰5、甲骨文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殷商史的研究,学界将中国近代四位学者合称为“甲骨

2、四堂”。下列人物中,属于“甲骨四堂”的()。A.王国维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929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858 分)分)1、下列表述,与并非“只有本地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的判断一致的是()。A.要想把企业搞好,必须由本地人当经理B.只要把企业搞好了,谁来当经理都可以C.不由本地人当经理,也可以把企业搞好D.不由本地人当经理,就不能把企业搞好2、“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3、创立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门捷列夫B.

3、波义耳C.居里夫人D.波尔4、新学期开学,王老师在点名时,被“肖德彬”这个名字难住了。前两个字已经读出口了,第三个字到底读什么呢?彬字虽然能看清但好打印不如前两字清晰,他想凭感觉读一下,又怕读错B.孙治让C.季羡林D.陈寅恪6、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创造条件。”A教育B平等教育C普及教育D终身教育7、下列关于教育平等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C.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

4、学D.适龄儿童.少年不得在非户口所在地入学8、根据我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物的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其中, 山梨酸钾、 苯甲酸钠是 () 。A着色剂第 1 页 共 6 页B增味剂C甜味剂D防腐剂9、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A.“取法乎下”B.“取法乎中”C.“取法乎上”D.“无法即法”10、高一学生小峰的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小峰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权对小峰父母予以训诫的是()。A教育行政部门B公安机关C学校B.丰富的学识修养C.较强的教育能力D.高尚的职业道德14

5、、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反映气候、物候的变化,用以指导农事。下列节气中,白量最长的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15、某县级政府为了提高本县的中考成绩 .将辖区内两所初中列为重点学校.并给予政府倾斜.该县级政府的做法()。A.合法,县级政府有权自主管理B.合法,有助于校际教育质暈竞争C.不合法,不能设置重点校和非重点校D.不合法,应该平均分配各类教育资料16、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A县级B市级C省级D中央17、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见得真正

6、有利于学生。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美国政府用于教育项目的投入的总量增加了 150%,而此期间,学生在标准考试中的成绩却逐年下降。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个假设?()A.学生在标准考试中的成绩是衡量教育项目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D人民法院1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12、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治史思想的史学家是()。A司马迁B司马相如C班固D司马光13、当工作遇到挫折时,刘老师总是能够乐观、豁达地面对。这表明刘老师具备()。A.健康的职业心理第 2 页 共 6 页B.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各种教育项目

7、,包括政府资助的项目失去兴趣。C.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学生在美国人口中的比例没有很大的提高。D.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美国的教育投入本来是可较好地用于健康和福利事业的。18、“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这副对联所指的历史人物是()。A诸葛亮B文天祥C林则徐D岳飞19、只要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动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得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这正如将彼此孤立的湖泊,串连成一片大的水域,避免零星的湖水消失在一块块贫瘠的沙地里。一旦资本流动起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就会在市场中野蛮生长

8、。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A.国家需尊重多数国民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B.没有法律保护的所有权,是效率偏低、缺乏活动的所有权C.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与一国决策者的水平密切相关D.所有权合法化,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关键20、“四书”是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它所指的是下列哪四本书?()。A史记、春秋、汉书、诗经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史记、论语、诗经、汉书D论语、春秋、诗经、中庸21、小黄在学习时关注的是知识的内容和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奖励。根据成就目标理论,小黄的目标导向属于()。A、成绩趋近B、成绩回避C、掌握趋近D、摹握回避22、“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

9、教师劳动具有()。A.情境性B.创造性C.示范性D.个别性23、我国古代有五行之说,指的是()。A青、黄、赤、白、黑B仁、义、礼、智、信C金、木、水、火、土D宫、商、角、徵、羽24、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A.高于B.接近C.不低于或者高于D.同等于25、天天快报报社组织拓展训练,最后一天对所有参加拓展的员工进行考核。如果考核结果达到 3 分或 3 分以上,记为优秀。在考核之前,有几个人就成绩讨论起来。陈东说:“小军、小霞身体素质都不错,他们俩至少有一个优秀。”牛力说:“训练的时间太短,大家练习都不够,这次没有人能得优秀。”马方说:“怎么可能呢?有人以前就参加过训练

10、,他们一定能得优秀。”假设这三个人只有一个人的猜测得到了验证.那么一定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A.牛力说的对,参加拓展的报社成员没有人得优秀第 3 页 共 6 页B.没法确定对错,但所有训练成员都得到优秀C.马方说的对,有人获得了优秀,但也有人不优秀D.陈东说的不对,小霞没有得到优秀26、下列所述不符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是()。A.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教学计划B.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C.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教学宗旨D.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开展教学过程27、小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从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一题多解。小红的思维方式属于()。A、聚合思维

11、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具体思维28、进入 20 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A.初等B.中等C.高等D.成人29、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的分析是()。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因果分析D.系统分析1、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的嘟” -“的嘟”-声,这声音犹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紧接着,像有谁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齐”,所有的学生都向左边看去。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师喊出话来,坐在靠窗边的同学已经站起来,叭在窗台上向外张望,其他的同学更是着急,他们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长,平时上课就坐不住的索性冲出座位,涌到窗前。他们你扒我,我推他

12、,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原来是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由南向北从窗前驶过教室里恢复平静后,请看以上2 位教师的做法:A 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写下来。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B 老师面对以上情境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而学生却余兴未止, 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B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 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问题:A、B 两位老师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2、材料一:李老师是一名中学美术老师,他常常说:“美术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画画,还应该培养学生更多

13、的能力。”有一次,在和学生聊天时,李老师听说学生家里都有不少闲置的废旧衣物,弃之可惜,留之占地。于是,李老师组织了“变旧为新”创意大赛,号召大家收集家里无用的旧衣物,将其进行改造,这一活动吸引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参与,有的学生将旧衣服改成符合时尚潮流又具有独特魅力的新衣服;有的学生将旧衣物裁剪成布条、布块,制作成灯笼,小布娃等布艺饰品学生们给旧衣物赋予了新的功能和价值,制作出缤纷多彩的作品。在教学中,李老师经常运用绘图技术进行视觉教学,听音乐作画、古诗词意境配画等,他还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 3 3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414 分,共分,共 4242 分)分)带学生去郊外

14、写生。每年市里举办美术展览,他都带学生去参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体第 4 页 共 6 页会,李老师的美术课成了学生追捧的热门课,他个人也被称为学校最受学生喜爱的“十大明星老师”之一。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三、写作题(本大题共三、写作题(本大题共 1 1 小题,共小题,共 5050 分)分)1、请以“如何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 字。第 5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929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5858 分

15、)分)1、C2、C3、A4、C5、A6、D7、D8、D9、C10、B11、A12、A13、A14、答案:B15、D16、A17、 【参考答案】A18、B19、D20、B21、C22、B23、C24、C25、D26、D27、B28、B29、A力的活教材,引导学生看、听、说、写;指导他们学会了正确、全面、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 B 老师的教学是一种“插秧式”的教学,这种教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记刻的课堂秩序,即极端的课堂纪律,通过这种方式来确立所谓的老师权威。B 老师“以知识、学科为本位”,把学生当做“学科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 成长中的完整的人”。他力图完成教

16、学内容和任务,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求、情感,不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活动。2、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正确的,践行了科学的素质教育观。首先,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材料中李老师教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还积极组织变废为宝等各项课余活动,拓展了学生视野和其他领域的知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成长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使学生活泼地成长,材料中李老师在教学中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技术手段, 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同时开展“变废为宝”等个性化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最后, 李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要完成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特殊使命。材料中,李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