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学*** 文档编号:333421878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7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考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考试试题姓名:_班级:_学号:_考试须知: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 分钟,本卷满分为 100 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能力按照它的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_和_。2、马斯洛认为,人类有 5 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 _和_。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_和_。4、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_和_。5、思维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脑中_和_的反映。6、

2、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的个别差异, 主要表现在能力类型差异、 _的差异和 _ 差异。7、心理学是研究_ 及其_科学。8、行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_于_创立的一个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9、马洛斯认为只有_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_需要。10、注意分配的条件是, 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有一种是_的,而且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具有_的。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A.个案研究法B.观察法C.定性研

3、究法D.定量研究法2、属于大学教师的教育能力的是()第 1 页 共 11 页A.班级管理能力B.心理辅导能力C.敏锐的思维能力D.教学的能力3、社会心理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表现出来的?()A.社会行为B.社会舆论C.社会潮流D.社会传统4、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5、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6、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A.正强化B.负强化

4、C.奖惩D.间接强化7、()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 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奖惩D.自我强化第 2 页 共 11 页8、 ()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9、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A.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情境性10、黏液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C.强、平衡、不灵活D.弱11、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

5、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2、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理13、 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 思想加以综合整理, 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 (A.简述语意技术B.澄清C.提问第 3 页 共 11 页)D.具体化14、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特性。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15、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色觉B.知觉C.感觉D.统觉16、狭义的文化的核心是()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价值观及其行为方式D.制度文化17、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

6、)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18、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l 个月B.2 个月C.3 个月D.4 个月19、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第 4 页 共 11 页)D.双重趋避冲突20、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有意后注意:2、注意的分配:3、想象:4、情绪记忆:5、倒摄记忆:6、情景记忆:7、知觉

7、:8、心理学: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 ()人的特殊能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2、 ()情绪是人和动物都有的。3、 ()气质具有天赋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此,气质是不能改变的。4、 ()“印度狼孩”卡玛拉的故事说明了社会生活实践在人心理产生中的制约作用。5、 ()朝令夕改、人云亦云、随风转舵是缺乏意志自制力的表现。6、() “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悠美的音乐, 天生的盲人决不能想象出春天的美景。 ”说明想象是有现实基础的,材料来自客观现实。7、 ()复述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机制。8、 (

8、)复杂意志行动过程中,执行决策阶段是最关键的阶段。9、 ()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 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分散现象。第 5 页 共 11 页10、 ()在复习时把相似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复习效果会更好。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气质和性格之间具有什么关系?2、教师的情绪与情感的及其作用。3、记忆的品质和培养。4、梦的伪装方法主要有哪些?5、意识有哪些特征?6、简述知觉种类。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第 6 页

9、 共 11 页1、论述知觉的特性?第 7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一、填空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操作能力社交能力2、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保持再现(或回忆和再认)4、性格能力5、间接概括6、能力发展水平能力表现的早晚7、心理现象规律8、华生 20 世纪初9、低级高一级10、熟练内在联系二、选择题(共二、选择题(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C2、D3、A4、B5、C6、C7、D8、B9、B10、C11、A12、A13、A14、B15、B16、C17、C18、B

10、19、B20、C三、名词解释(共三、名词解释(共 8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616 分)分)1、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有一定目的,不需要意志的注意。2、注意的分配:是指注意同时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3、想象: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过程。4、情绪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 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5、倒摄记忆:是指后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先学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6、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 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7、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

11、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8、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四、判断题(共四、判断题(共 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第 8 页 共 11 页1、错2、对3、错4、对5、错6、对7、对8、对9、错10、错五、简答题(共五、简答题(共 6 6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1、性格和气质关系十分密切, 它们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都是人脑的活动。一般认为,气质和性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

12、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状态,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地表现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 例如:具有勤劳性格特征的人, 多血质的人表现为情绪饱满、 情绪充沛; 黏液质的人表现为操作精细, 踏实肯干等等。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状态。 例如, 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这种性格特征。 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 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13、。 例如, 从事精细操作的科学实验人员应该具有冷静沉着的性格特征,这种要求在职业训练中有可能掩盖或改造他原来具有的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胆汁质的气质特征。2、 (一)教师情绪与情感的亲切功能,可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人际关系,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生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乐于亲近老师,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健康发展。(二)教师情绪与情感的理解功能,可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老师利用自己情绪与情感的感染力向学生提出要求,会使学生感到亲切与善意,就易于为他们所接受,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三)教师情绪与情感的迁移功能,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感情“投射”到学生的

14、心灵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亲切感、信任感,进而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他所教授的课上。(四)教师情绪与情感的内化功能,可使学生效法老师。模仿是青少年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而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他们进行模仿学习。3、 (1)记忆的品质是衡量一个人记忆力好坏的标准,它主要包括: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2)记忆力的培养唤起记忆的愿望。 教师在各科教学中应及时给学生提供识记的目的、 任务和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 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主动自觉地提出记忆的任务, 特别是长远的记忆目标和任务。增强记忆的信心。记忆活动是一种艰苦的脑力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意志坚强,

15、信心十足,因此老师要打破学生的自卑感,培养学生的记忆信心。第 9 页 共 11 页 教授记忆的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与运用记忆的方法, 是培养记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老师要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掌握符合记忆规律的科学记忆方法。 培养自我检查的习惯。自我测验、自我复述、自问自答、独立作业等都是自我检验的有效方式。 讲究记忆卫生。主要包括:保持稳定而愉快的情绪,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科学用脑等。4、答:伪装的方法有四种:1、减缩:删减显性梦境的情节。2、转移:转移显性梦境的情节。3、象征:潜性梦境中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以象征性的表征出现在显性梦境中。4、再修正:个体在陈述显性梦境时,会对梦中

16、情节加以修正。5、人类意识概括起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意识的觉知性,它是人类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指人对外界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事件的了解。意识的能动性。它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表现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意识的前进性。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人类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的6、根据知觉的分类标准不同,可把知觉划分为以下种类:根据在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活动,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听知觉和触摸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的特性,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空间特性的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 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在空间位置移动速度的知觉。根据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把知觉分为正确知觉与错觉。错觉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主观歪曲的知觉。六、论述题(共六、论述题(共 1 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1、答: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