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十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金诺****简谱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50KB
约3页
文档ID:299825447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十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_第1页
1/3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十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专题十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新思想的萌发 1.魏源与《海国图志》: 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介绍并传播西方先进技术在书中,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 2.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①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近代l 西学,宣传维新思想的必要性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 风”,“火山大喷火”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③严复:编译《天演论》,是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他对君权论进行严厉批判,他指出,封建君主为“大盗窃国”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主权在民的道理,用民权否定君权,直接动摇了君权论的基础 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①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还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 三、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鲁迅,李大钊,胡适)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1917年: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百家争鸣” 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成为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前期: ①倡导民主和科学(核心),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为此,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因此,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鲁迅的《狂人日记》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3.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①新文化运动前期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②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 ③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①创办各类刊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除《新青年》外,还有《每周评论》等 ②翻译和撰写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文章李大钊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标志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2010年:《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组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会和早期共产党组织 ④有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大力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导致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准备工作。

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