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伏组件串联设计的思考(中)导读:在《关于光伏组件串联设计的思考(一)》中,笔者给大家分享了传统的光伏组串设计方式然而,在传统设计中往往会出现某些计算误差今天笔者将对这些误差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思路在传统设计中,会产生计算误差1、温度取值造成的误差由于极端低温是采用全天环境温度的最低值,运行时的组件温度应高于这一值因此,上文中的N1结果会偏低假设全天环境温度的最低值为-30℃,肯定出现在非运行的夜间;如果白天运行时的极端低温在-18℃以上时,计算得N1≤23,每个组串就可以采用23串的方案因此,若采用昼间极端低温进行计算,每个组串的串联数量可能会增加2、开路电压的取值例1中计算时,Voc取标称功率下的开路电压,即260W时的开路电压,此时辐照度=1000W/m2然而,当辐照度=1000W/m2时,必然是中午前后,肯定不会出现极端低温从图2的I-U曲线可以看出,当辐照度下降时,开路电压虽然变化不大,但还是有小幅下降表1中的组件参数,分为STC条件和NOCT条件NOCT条件时,辐照度=800W/m2时,虽然此时肯定不会出现极端低温,但相对于辐照度=1000W/m2时,参数取值相对更准确。
根据表1,使用矫正后方法进行例1的组串设计时,各量的取值如下表:表3矫正后的电压取值计算结果如下表可以看出,当其他条件完全相同,采用矫正后方法计算,例1的计算结果为:开路电压:N1≤24;MPPT电压:17≤N2≤25,最终串联个数取24个当然,辐照度=800W/m2时出现极端低温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若采用辐照度=200W/m2时的组件参数,计算结果应该会更加准确;但进行矫正后,说明260W组件在极端低温≥-30℃情况下,采用每串24个组件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