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确定主题】课文系统:(一)课标要求1.识字与写字: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欣赏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2.阅读与鉴赏: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3.表达与交流: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把握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4.梳理与探究: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体会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媒介呈现探究结果。
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由三项活动探究任务和一项口语交际构成任务一是新闻阅读,共选录六篇新闻作品,编为五课六篇文章作为典范的新闻作品,又不尽相同一是体裁不同《消息二则》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新闻中的消息,其中前者较为简短,既有新闻的一般特性,又蕴含着作者的态度观点,后者重点侧重于消息中的“倒金字塔”式,结构完整《“飞天”凌空》是新闻特写,选择新闻横断面进行描写,语言生动,使人有现场感《一着惊海天》是篇通讯,事件叙述完整生动,体现了通讯的一般特点《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篇新闻评论,突出了评论事件的价值及时效性,以及文章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二是三类新闻作品在结构、篇幅、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本单元选录的新闻作品涵盖军事、体育等领域,体现出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预习系统:初读文本,整体感知识字造句,积累拓展借助单元提示、旁批、技巧点拨等了解新闻知识,学习阅读新闻和写作的的基本方法。
练习系统:重点字词句的积累,并能做相关语言运用和迁移拓展性作业拓展生活实际,借助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贴近时代脉搏,关心国内外时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世界观探究性作业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深度探究,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本单元的语文策略:本单元课文内容的学习,侧重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经历文本的形成过程,发挥创造力,构建属于自己的有机的知识结构,获取更多的直接知识并形成相应的语文能力确定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以新闻的方式学新闻【学习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核心素养,培养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语文核心能力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中,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3.阅读新闻报道、时事评论等作品,关注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就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进行线上线下过论,根据目的与对象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交流沟通核心任务】任务一:新闻阅读任务二:新闻采访任务三:新闻写作【任务分析】本单元的第一个任务是新闻阅读,也是基础任务。
本单元共选入六篇新闻作品,综合考虑新闻体裁和国别,编为五课它们都是新闻作品,都秉持“用事实说话”的原则,不仅能够体现消息、新闻特写、通讯和新闻评论在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且自身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和鲜明的风格《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结构清晰,事实准确,行文精粹,言简意丰,鲜明体现出作者的态度《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堪称“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本,平实而严谨《“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新闻特写中的佳作,它将跳水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的瞬间定格为三个画面,一一描写,语言生动,笔触细腻《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报道我国母舰载战斗机的首次成功着舰,叙述详尽,描写生动,既有全球视野,又有历史维度,分显示了通讯的特长《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就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日发表评论,引述大量新闻事实,阐述“牢记历史,维护和平”的观点,道理充足任务二是新闻采访教材对这一任务有制定采访方案、草拟采访提纲、采访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提示任务三是新闻写作分为必做、选做和拓展三方面综合性学习以“讲述”为主题的口语交际,主要介绍了讲述值得注意的三个点。
三项任务组成一个体系,阅读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把握新闻的体裁、特点等基础知识,为新闻写作提供条件和抓手,新闻采访为新闻写作提供内容,新闻写作则是将前两项任务结合起来综合性学习主题是“孝亲敬老,从我做起”,通过本次综合性活动,进一步懂得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学习活动中深入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能真正做到体谅父母,关心父母,敬爱老人.【学情分析】在七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八年级学生的基础水平有了提高,但是基础还不够扎实学生的水平个体差异较大,对记叙文的阅读、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把握还不够,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学生刚刚接触新闻体裁,对于新闻体裁的结构部分把握不好,对于战争的背景了解还不太清楚,教师要在这两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多读”、“多看”、“多练”仍然很适合八年级的学生,为以后语文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规划】第一课段:6课时第一课时:初步认识“新闻”1)出示八种中外新闻学界对新闻的定义,请学生结合自己剪选的新闻谈一谈个人对新闻定义的理解①新闻是新近报道的事情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已故院长弗兰克·莫特)②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中国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③对一个足以引起读者兴趣的观念或事情,在不违背正确原则下所做的最新报道,皆为新闻。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卡迪斯·D·麦道高)④新闻是对事实或意见的及时报道,此等报道对于相当多的人而言,具有兴趣或重要性,或兼而有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米切尔·查莱)⑤新闻就是把最新的事实、现象在最短的时间内连续地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德国柏林大学教授道比法特)⑥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实性的事实的报道和批评,是用最短的时距有规律地、连续地来进行广泛传播的东西日本新闻学者小野秀雄)⑦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甘惜分)⑧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著名报人查尔斯·丹纳)(2)小组内交换、传阅组员剪选的新闻,然后结合问题进行讨论①新闻的特点是什么?②新闻具有哪些社会功能?③新闻的价值是什么?④新闻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出示任务一术语表,从新闻、新闻题材、新闻要素、新闻价值、新闻事实、新闻背景等方面了解新闻第二课时:1.阅读《消息二则》,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和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和立场2.通过填写表格,把握课文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品味语言,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3.通过拓展阅读,掌握消息这一新闻题材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拓展阅读)新华社北京 3 月 4 日电教育部 4 日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课后服务的主要内容,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意见提出,课后服务的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以及娱乐游戏等同时,必须坚持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的工作机制意见指出,广大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作为,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对确实不具备条件但有课后服务需求的,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学校、社区、校外活动中心等资源给上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结合课本《消息二则》所学,探讨本则消息标题的特点第三课时:1.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2.根据思维导图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3.根据思维导图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首届诺贝尔奖颁发①路透社斯德哥尔摩 1901 年 12 月 10 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②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 X 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 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③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 4 个机构(瑞典 3 个、挪威 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 12 月 10 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④1867 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1896 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 5 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1)这则消息的电头部分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2)从消息语言特点方面,赏析文中划线词语“发现”“发明”的效果3)熟读这则消息,说说其语言特点?第四课时:1.阅读《“飞天”凌空》了解课文内容,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2.通过填写表格,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3.通过思考探究“(1)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是抓住哪一个瞬间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的?(2)运用比喻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举一例分析。
3)作者除了从正面直接描写运动员的瞬间跳水动作,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对此做分析相关问题,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第五课时:1.阅读《一着惊海天》,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2.通过补充性材料阅读,思考作者是怎样获取、组织各种新闻事实的,理解新闻采访的作用和价值3.通过比较阅读,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比较阅读)2022 年 4 月 16 日 9 时 56 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太空“出差”的 3 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的怀抱离开地球的日子里,神舟十三号创造了一项又一项新的航天纪录:神舟飞船首次太空径向交会对接、中国人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女性首次出舱活动、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过春节、神舟飞船首次快速返回……中国人在太空一次次迈出的一小步,汇聚成了中国航天的一大步神舟凯旋之时,标志着中国空间。